图书介绍
现代奶牛生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奶牛生产](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750432.jpg)
- 李建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7169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奶牛生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奶牛品种1
第一节 国外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1
一、荷斯坦牛1
二、娟姗牛2
三、爱尔夏牛3
四、瑞士褐牛3
五、西门塔尔牛4
第二节 我国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5
一、中国荷斯坦牛5
二、中国西门塔尔牛6
三、三河牛7
四、新疆褐牛7
五、中国草原红牛8
第二章 奶牛的体型外貌鉴定与体况评分9
第一节 奶牛的体型外貌9
一、外貌鉴定的意义9
二、奶牛体各部位的名称9
三、奶牛的外貌特征10
第二节 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13
一、体尺测量13
二、体尺指数14
三、体重15
第三节 年龄鉴定15
一、根据牙齿鉴别15
二、根据角轮鉴别17
三、根据外貌鉴别17
第四节 体型线性评定17
一、体型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17
二、线性鉴定的特点18
三、评定方法18
第五节 体况评分37
一、体况评分时间38
二、评分部位与方法38
三、奶牛不同阶段的理想体况41
第三章 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测定43
第一节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43
一、遗传因素43
二、生理因素44
三、环境因素45
第二节 产奶性能的测定47
一、产奶量的测定和计算47
二、乳脂率和乳脂量的测定和计算48
三、饲料转化率的计算49
四、乳蛋白率的测定49
五、排乳速度49
六、前乳房指数49
七、其他50
八、中国荷斯坦牛产乳量的校正50
第三节 DHI体系及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51
一、奶牛性能测定(DHI)的目的和意义51
二、奶样的采集、保存与送检51
三、DHI检测包含的内容52
四、DHI报告分析与应用54
第四章 奶牛的选育63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63
一、质量性状64
二、数量性状67
第二节 选种71
一、个体选择71
二、系谱选择74
三、同胞选择76
四、后裔选择77
五、综合选择指数法83
第三节 选配84
一、选配的原则84
二、选配类型85
三、选配计划的制定87
第四节 育种方法90
一、纯种繁育90
二、杂交繁育93
第五节 奶牛育种工作的组织与实施97
一、制定品种区域规划,建立育种协作组织97
二、制定育种计划,建立繁育体系97
三、推广良种奶牛登记制度98
四、奶牛场日常的育种措施98
第五章 奶牛的繁殖100
第一节 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100
一、公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100
二、母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103
第二节 初情期、性成熟和体成熟106
一、初情期106
二、性成熟106
三、体成熟106
第三节 母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107
一、发情季节107
二、发情周期108
三、发情表现108
四、发情鉴定109
第四节 公牛的采精与精液冷冻111
一、采精111
二、精液的组成与精子的发生周期113
三、精液品质鉴定114
四、影响精液品质的因素118
五、冷冻精液的生产119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牛冷冻精液121
第五节 奶牛人工授精127
一、授精前的准备127
二、人工授精的技术程序128
三、适时输精129
第六节 受精、妊娠与分娩131
一、受精131
二、妊娠与妊娠诊断132
三、分娩135
第七节 现代繁殖技术138
一、同期发情138
二、超数排卵141
三、胚胎移植142
第八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149
一、母牛繁殖力的概念149
二、衡量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150
三、提高肉牛繁殖力的措施151
第九节 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程154
一、总则154
二、种公牛繁殖的技术管理154
三、乳用母牛繁殖的技术管理155
第六章 奶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利用158
第一节 奶牛的消化道结构158
一、唾液腺和食管沟158
二、复胃结构159
三、肠160
第二节 奶牛的采食与反刍160
一、采食160
二、反刍161
第三节 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161
一、瘤胃的消化及其调控161
二、瓣胃的消化171
三、皱胃的消化172
四、小肠的消化172
五、大肠的消化与吸收173
第七章 奶牛的营养需要174
第一节 干物质采食量174
一、干物质的营养作用174
二、干物质采食量174
第二节 能量的营养需要176
一、能量的来源和营养作用176
二、饲料能量在奶牛体内的转化176
三、饲料能值的计算177
四、能量需要178
第三节 蛋白质的营养需要179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9
二、非蛋白氮的营养作用180
三、蛋白质需要180
第四节 日粮纤维需要182
一、日粮纤维的含义182
二、纤维需要量183
第五节 矿物质需要184
一、常量元素184
二、微量元素186
第六节 维生素的营养需要188
一、脂溶性维生素189
二、水溶性维生素190
第七节 水的需要量191
一、水的营养作用191
二、水的需要量191
第八节 奶牛的饲养标准192
一、我国奶牛的饲养标准192
二、NRC泌乳牛饲养标准206
三、奶牛常用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207
第八章 奶牛的饲料及饲料供应212
第一节 青、粗饲料212
一、粗饲料及加工调制212
二、青绿多汁饲料及加工调制218
三、青贮饲料及加工调制219
第二节 精料补充料223
一、能量饲料223
二、蛋白质饲料225
三、矿物质饲料227
四、饲料添加剂227
五、精饲料的加工调制232
第三节 配合饲料234
一、奶牛饲料的分类234
二、配合饲料的优点235
三、日粮配合的原则235
四、日粮配合的方法23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239
第四节 奶牛饲料供给方式244
一、均衡供给244
二、季度供给245
三、TMR饲喂技术246
第九章 优质饲草种植技术250
第一节 饲草的分类和我国饲草的栽培区划250
一、饲草的分类250
二、我国饲草的栽培区划250
第二节 土壤耕作与施肥253
一、土壤耕作253
二、施肥254
第三节 种子的处理和播种254
一、种子的处理254
二、播种255
第四节 田间管理和刈割利用256
一、田间管理256
二、刈割利用257
第五节 饲草的栽培技术257
一、饲料作物栽培技术257
二、优质牧草栽培技术260
第十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75
第一节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75
一、乳用犊牛培育的原则和基本要求275
二、乳用犊牛生长发育特点275
三、初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276
四、常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278
第二节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84
一、育成牛的生长发育特点284
二、育成牛的日粮284
三、育成牛的管理286
第三节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87
一、青年牛的特点287
二、青年牛日粮287
三、青年牛的管理288
第四节 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88
一、成年母牛生理及生产特点288
二、成年母牛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290
三、干奶期牛的饲养管理技术297
四、围产期牛的饲养管理技术301
五、泌乳早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305
六、泌乳中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310
七、泌乳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311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312
第五节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317
一、种公牛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317
二、种公牛饲养318
三、种公牛管理319
第十一章 奶牛场的设计与建设322
第一节 奶牛对环境的要求322
一、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322
二、环境安全控制技术323
第二节 奶牛场建设328
一、奶牛场的选址328
二、奶牛场的布局与规划329
三、奶牛舍的建筑333
四、挤奶厅339
五、养牛设备345
第三节 奶牛场废弃物处理351
一、粪尿的分离技术351
二、奶牛粪便的处理与利用352
三、污水的处理与利用354
第十二章 奶牛疫病防制技术355
第一节 奶牛的卫生保健355
一、奶牛场卫生防疫措施355
二、奶牛的保健措施35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59
第二节 奶牛疾病防制362
一、传染病362
二、寄生虫病368
三、内科病370
四、中毒病377
五、产科疾病379
六、外科病388
七、犊牛疾病391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95
第十三章 原料奶的质量控制402
第一节 牛奶的理化性质402
一、牛奶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402
二、牛奶的物理性质406
第二节 原料奶的质量管理40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408
二、牛乳的验收与分级413
第三节 原料奶的质量控制416
一、牛乳的污染来源416
二、异常乳418
三、控制措施419
第四节 牛乳的处理与保存421
一、牛乳的净化421
二、牛乳的冷却421
三、牛乳的贮存与运输423
第五节 掺假牛乳的鉴别423
一、掺水的鉴别423
二、掺碱的鉴别424
三、掺盐的鉴别424
四、掺豆浆的鉴别424
五、掺尿素的鉴别425
六、掺淀粉的鉴别425
七、掺蔗糖的鉴别425
第十四章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426
第一节 奶牛养殖场的组织与管理426
一、奶牛场的组织结构426
二、奶牛场的岗位职责与管理426
三、生产定额管理429
第二节 奶牛养殖场的计划管理430
一、牛群周转计划431
二、牛群的配种、产犊计划432
三、产奶计划433
四、饲料供应计划434
五、财务计划436
第三节 奶牛场常用的牛群档案与生产记录436
一、牛籍卡436
二、日常生产记录438
第四节 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441
一、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441
二、丰顿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DMS3.0)介绍442
第五节 奶牛生产良好农业规范449
一、良好农业规范的概念449
二、良好农业规范——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450
三、CHINAGAP认证受理程序462
参考文献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