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靶器官与环境有害因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靶器官与环境有害因素
  • 常元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071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72页
  • 文件大小:316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环境-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器官-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靶器官与环境有害因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和功能2

一、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2

二、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特点和损伤的主要表现5

一、神经系统的特点5

二、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表现6

第四节 化学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4

铅14

四乙基铅20

有机汞22

锰24

铊26

甲苯28

二甲苯29

二硫化碳30

汽油33

环氧乙烷34

正己烷37

一氧化碳38

二氧化碳40

氰化氢41

硫化氢43

氯丙烯44

丙烯酰胺46

烷基锡47

溴甲烷50

溴乙烷51

三氟氯乙烷52

丙酮53

有机磷农药5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56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58

毒鼠强59

第五节 物理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0

噪声60

振动62

高温63

低温64

异常气压64

非电离辐射66

电离辐射66

第六节 生物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68

主要霉菌和真菌毒素68

细菌70

病毒71

动物和植物中的生物毒素71

第七节 药物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76

第八节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78

不良嗜好78

不良习惯及不科学的运动80

疾病81

第二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血液结构和功能83

一、血浆83

二、血细胞84

第三节 血液的生成和破坏88

一、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88

二、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89

三、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90

第四节 造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90

一、骨髓组织结构90

二、脾脏结构92

三、淋巴组织结构93

第五节 环境有害因素对血液系统的损害表现95

一、对红细胞的影响97

二、对白细胞的影响98

三、对血小板的影响99

四、出凝血障碍99

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0

第六节 化学因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00

亚硝酸钠100

苯101

甲苯和二甲苯106

硝基苯108

三硝基甲苯111

苯胺及苯胺类113

杀鼠灵116

溴敌拿鼠117

铅118

砷122

砷化氢124

第七节 物理因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26

电离辐射126

第八节 生物因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38

植物毒素139

有毒动物144

第三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54

第一节 概述15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5

一、结构155

二、功能158

第三节 致呼吸系统损伤的环境有害因素160

一、对呼吸系统有害的化学因素存在形态160

二、致呼吸系统损伤的化学因素161

三、致呼吸系统损伤的生物因素162

第四节 致呼吸系统损伤的表现163

一、肺炎163

二、肺水肿164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4

四、肺尘埃沉着病165

五、肺肿瘤166

六、变态反应167

七、粉尘沉着症167

第五节 化学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67

二氧化硅167

石棉169

铬171

砷174

铝尘176

镍尘178

二氧化硫180

氮氧化物181

氨183

甲醛184

乙醛185

苯酚185

多环芳烃186

第六节 生物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87

肺结核18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188

流行性感冒190

禽流感191

百日咳192

炭疽192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3

肺鼠疫194

军团菌肺炎195

肺真菌病196

第四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97

第一节 概述197

第二节 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简介197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197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198

第三节 环境有害因素对消化系统损伤的表现210

一、口腔病变210

二、胃肠病变210

三、肝脏病变214

第四节 化学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216

四氯化碳217

三氯甲烷222

二氯乙烷225

1,1,1-三氯乙烷229

1,1,2-三氯乙烷232

四氯乙烷234

氯乙烯236

三氯乙烯239

四氯乙烯243

乙醇245

氯乙醇247

五氯酚249

肼251

二甲基肼252

磷253

磷化氢255

三氧化二砷257

砷化氢258

甲苯胺261

三硝基甲苯262

二甲基亚硝胺264

多氯联苯265

苯乙烯268

第五节 生物因素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269

一、食管感染性疾病269

二、胃肠感染性疾病274

三、肝脏感染性疾病307

四、胆道感染性疾病327

五、胰脏感染性疾病327

第五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33

第一节 概述333

一、免疫的概念333

二、免疫的功能333

三、免疫的种类333

第二节 免疫系统334

一、中枢免疫器官(一级淋巴器官)334

二、周围免疫器官(二级淋巴器官)334

三、免疫活性细胞335

四、参与免疫反应的其他细胞336

第三节 抗原337

一、抗原性质337

二、抗原的种类338

三、佐剂339

第四节 抗体339

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339

二、抗体形成的学说340

三、lg的基本结构340

四、抗体的性质341

五、抗体的抗原类型341

六、抗体种类342

七、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43

第五节 补体344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344

二、补体的激活途径344

三、补体激活的调控345

四、补体的生物活性345

第六节 环境有害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46

机油废气颗粒347

烟草烟雾348

镍349

铬350

锌351

铅353

汞354

硒355

多氯联苯356

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357

多环芳烃359

有机磷农药360

氨基甲酸酯362

臭氧363

苯364

2,4-二硝基甲苯365

四氯化碳365

二氯乙烯366

乙烯雌酚368

雄性激素368

肾上腺皮质激素368

大麻及其衍生物369

可卡因369

海洛因和吗啡370

乙醇371

二氧化硅371

石棉37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73

高原气候376

药物过敏377

重要致敏昆虫380

乳胶类产品381

电离辐射383

第六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泌尿系统的影响386

第一节 概述386

第二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386

一、肾脏387

二、输尿管道393

第三节 泌尿系统的损伤表现394

一、肾脏的损伤表现394

二、膀胱的损伤表现397

第四节 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有害因素397

一、肾脏397

二、膀胱399

第五节 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机制403

一、肾脏403

二、膀胱405

第六节 金属和类金属致泌尿系统损伤405

金406

镉407

汞410

铋414

铬414

硅415

锂416

镍416

铅417

砷419

铊421

铜421

银422

铀及其化合物423

锡424

第七节 化合物致泌尿系统损伤425

砷化氢427

丙酮428

甲酸429

五氯酚430

邻苯二酚431

间苯二酚432

三氟氯乙烯433

四氯化碳434

乙二醇435

乙二酸436

乙腈437

合成染料438

联苯胺439

第八节 农药致泌尿系统损伤440

有机氯农药442

有机磷农药443

第九节 药物致肾损伤444

一、西药444

二、中草药448

第十节 电离辐射致肾损伤450

第十一节 动物毒致肾损伤452

一、毒蛇咬伤452

二、毒虫伤454

三、鱼胆中毒454

第十二节 微生物致肾损伤455

一、赭曲霉毒素A455

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456

三、蘑菇456

四、螺旋细胞毒素457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457

第七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458

第一节 概述458

第二节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61

一、女性生殖系统461

二、男性生殖系统467

第三节 环境有害因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472

一、环境有害因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472

二、环境有害因素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474

三、生活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主要生殖毒性物质475

第四节 化学因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477

铅及其化合物477

汞及其化合物481

镉及其化合物485

碘489

氟493

苯497

二硫化碳499

正己烷502

三氯乙烯504

麻醉剂气体506

氯乙烯509

丙烯腈512

烟草514

乙醇519

农药522

环境雌激素528

第五节 物理因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533

电磁辐射533

视屏显示终端542

噪声545

振动548

高温551

第六节 生物因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554

弓形虫感染554

风疹病毒感染557

巨细胞病毒感染559

第八章 环境有害因素对皮肤和眼的影响563

第一部分 皮肤563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结构与功能563

一、皮肤的解剖结构563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566

第二节 环境中对皮肤产生影响的部分因素568

一、化学因素568

二、物理因素570

三、生物因素570

四、药物因素570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572

一、皮肤病的病因学572

二、皮肤病的症状574

第四节 常见化学因素对皮肤的影响577

硫酸577

硝酸578

盐酸578

磷酸579

甲酸580

乙酸581

石炭酸581

水杨酸类(以乙酰水杨酸为例)58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583

氧化钙和氢氧化钙584

氨和氢氧化铵585

甲基胺类586

乙二胺587

氯化汞588

氯化锌589

二甲基亚砜589

丙烯腈590

己内酰胺591

煤焦油592

杂酚油593

二噁英593

铬及其化合物594

第五节 常见物理因素对皮肤的影响596

射线性皮炎596

光电性皮炎597

光敏性皮炎598

第六节 常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及其他因素对皮肤的影响598

病毒性皮肤病598

球菌性皮肤病599

杆菌性皮肤病600

真菌病602

其他604

药物致皮肤、黏膜不良反应608

第二部分 眼610

第一节 眼的解剖和生理610

一、眼球的解剖和生理610

二、视神经、视路、瞳孔路的解剖和生理614

三、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616

四、眼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618

第二节 对眼产生影响的部分环境有害因素620

一、角膜与结膜620

二、虹膜、房水和睫状体621

三、晶状体621

四、脉络膜与视网膜621

五、视神经621

第三节 化学因素对眼影响的临床表现621

第四节 物理因素所致眼病623

物理性和辐射线性眼病623

第五节 常见物理因素对眼的影响628

激光628

微波630

红外线631

紫外线632

第六节 常见化学因素对眼的影响633

三硝基甲苯633

甲醇634

萘635

1,5-二硝基萘636

2,4-二硝基苯酚637

第七节 常见药物因素对眼的影响637

一、药物致角膜、结膜的不良反应637

二、药物致晶状体浑浊638

三、药物致眼内压升高639

四、药物致球后视神经炎640

五、药物致视神经萎缩641

六、药物致视网膜病变641

七、药物致眼部其他不良反应643

第八节 常见生物因素对眼的影响643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643

沙眼644

睑腺炎(麦粒肿)645

第九章 环境有害因素的致癌作用646

第一节 概述646

第二节 化学性致癌因素647

黄曲霉毒素647

亚硝基化合物649

苯652

石棉653

多环芳烃654

氯乙烯655

砷656

第三节 物理性致癌因素656

电离辐射656

电磁辐射658

紫外线659

第四节 生物性致癌因素660

肝炎病毒660

EB病毒660

人乳头状瘤病毒661

第五节 常见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恶性肿瘤防治原则661

肺癌661

食管癌663

大肠癌665

肝癌666

宫颈癌667

乳腺癌669

鼻咽癌670

参考文献6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