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丝绸艺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丝绸艺术史
  • 赵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763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古丝绸-工艺美术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丝绸艺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丝绸艺术史的内容7

研究的资料7

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7

传世品的收藏7

中国丝绸艺术史的研究状况7

第一章 生产技术7

1 丝绸的起源7

丝纤维利用的物证10

起源的条件10

文化契机10

丝绸利用三阶段10

中国文明的特质之一10

2 丝绸发展的历程10

商周时期:初级阶段13

辉煌的战国秦汉:古典技术体系13

转折中的魏晋隋唐13

宋元明清:传统技术体系13

近代丝绸工业技术体系13

3 桑、蚕、茧13

《蚕织图》反映的流程15

栽桑15

蚕种15

养蚕15

贮茧15

4 丝线的形成与加工15

缫丝车18

生丝的规格18

打绵线18

捻丝合线18

绒丝与劈丝18

金银线18

孔雀羽18

5 织机的类型18

多种多样的原始腰机26

双轴织机26

踏板斜织机26

踏板立机26

踏板卧机26

单动式双综双蹑机26

互动式双综双蹑机26

从挑花到提花26

多综式提花机26

竹编花本式提花机26

中亚纬锦织机26

束综提花机26

罗机26

绒织机26

6 染料与染色26

精练33

捣练33

酶练33

石染33

草木染料33

红花染33

蓝染33

媒染33

色名33

色彩的流行33

第二章 丝织品种33

1 品种分类的依据33

丝织物的命名模式37

命名的要素37

组织分类37

工艺的分类37

织物的规格37

织款37

丝织品种的分类法37

2 绢类织物37

绢、帛、缯——平纹素织物的通称41

生熟之分41

轻纱重绨41

重平结构41

绉纱为縠41

绵纳41

名称上的分类41

实物分析的分类41

3 平纹地暗花织物41

汉绮唐绫45

商式组织与1-2织法45

四枚斜纹与2-2织法45

隔梭平纹隔梭花45

并丝织法45

交梭工艺的发展45

省综设计思想45

清代的平纹绸45

4 斜纹地暗花织物45

绫盛于唐50

绫的结构分类50

异向绫50

同向绫50

缎花绫50

浮花绫50

特殊的绫50

5 缎纹地暗花织物50

历代缎名53

从斜纹到缎纹53

从缎纹纬锦到暗花缎53

暗花缎53

素缎53

6 绞经暗花织物53

纱与罗的区别56

链式罗56

暗花纱56

横罗和直罗56

并无成规56

三经绞罗56

假纱与假罗56

7 单层色织物56

工艺上的分类62

条格图案62

晕?的效果62

艾得来斯的前身62

花式纱的应用62

色织绫绮62

闪缎62

熟线罗62

缂丝的起源和发展62

缂丝花卉62

元代织御容62

缂画作品62

缂丝毛62

8 地结类重织物62

单插合和双插合67

经地结的方法67

全越、半越和隔67

花名织物67

地结类织金织物67

妆花织物67

妆金织物67

织金妆花类67

鸟羽的妙用67

9 锦67

双插合的种类75

锦之名75

经锦75

挂彩锦75

绒圈锦和凸纹锦75

平纹纬锦75

斜纹纬锦75

波斯锦、粟特锦和撒搭剌欺75

从唐式纬锦到辽式纬锦75

绒背锦75

纳石失75

明清织锦75

三大名锦75

改机和双层锦75

双面锦75

10 起绒织物75

怯绵里78

起绒织物的分类78

绒类素织物78

双色绒和三色绒78

漳缎78

彩漳缎78

栽绒丝毯78

11 手编织物78

组织元的概念82

斜编织物82

绞编织物82

环编织物82

古代编织物的命名82

第三章 染缬品种82

1 染缬的种类82

从绘画到印染84

染缬的种类84

中国染缬的特点84

2 绞缬84

缬的本义86

绞缬的实物86

绞缬的名目86

缝绞法86

绑扎法86

打结法86

染色工艺86

3 直接印花86

马王堆的发现91

凸版的证实91

宋元的发展91

轧纹印花91

拓印花和刷印花91

汉代的镂空版涂料印花91

印金盛况91

泥金91

贴金91

销金91

撒金91

镂空版印彩91

弹墨91

4 夹缬91

夹缬的记载94

夹缬的定义94

夹缬的实物94

浙南民间夹缬94

夹缬花版94

夹缬工艺94

5 蜡缬与灰缬94

蜡缬的传入97

点蜡法97

蜡缬与夹缬的结合97

从蜡缬到灰缬97

灰缬的工艺97

浆水缬97

拔染印花97

第四章 刺绣品种97

1 刺绣的种类97

刺绣的起源与发展100

若干基本概念100

刺绣针法的种类100

绣备100

绣之事100

2 直针绣法100

大器晚成103

接针103

排针103

间针103

交针103

3 环针绣和结针绣103

遥远的源头104

锁针104

环编针104

打籽针104

4 经纬绣法104

经纬绣法与经纬绣105

串绣105

纳绣与纳锦105

点绣与挑绣105

5 钉线钉物绣法105

钉线绣107

钉金绣107

压金彩绣107

穿珠绣107

堆绫绣107

6 组合针法与绣品107

组合针法112

绣品之名112

画绣112

顾绣112

发绣及其他112

地方性名绣112

第五章 商律周韵112

1 殷商西周的织绣图案112

出土丝织图案实例115

绣绘图案115

绣绘图案之源115

丝织图案之源115

丝绸图案与青铜艺术115

2 战国几何纹样115

小几何纹119

大几何纹119

杯纹119

散点几何纹119

打散构成思想119

打散构成的契机119

3 动物纹样119

拘谨的编织动物纹123

大话龙凤123

灵动之中的规律123

浪漫的风格123

第六章 云间众兽123

1 连烟和云123

长寿之云125

云雾之路125

如意之云125

火之烟云125

无处不在的杯纹125

2 汉式云气动物纹锦125

云气动物纹锦中云的分类133

万兽云布133

众禽群骤133

人形纹样133

锦中铭文133

五星、五色与五行133

云气动物锦纹的系谱133

文化背景133

工艺特点133

3 非主流纹样133

兽面纹祥137

连璧和交龙137

茱萸纹137

双鱼137

曲波几何之纹137

山石鸟树纹锦137

第七章 丝路大转折137

1 新题材自西来137

波斯锦来到中国146

珍禽异兽146

提婆之神146

太阳神赫利奥斯146

飞天吉祥146

生命的植物146

异样文字146

联珠纹146

新型的骨架146

2 继承与融合146

车马与乐舞149

涡云层楼149

绵线织锦中的图案149

纬锦中的无骨架对称149

编织中的夔龙纹149

铭文的简约化149

3 新样团窠149

时尚求新样154

团窠与团花154

西方的联珠团窠154

联珠团窠的国产化154

陵阳公样154

唐式团窠环154

雍容宝花154

赞丹尼奇154

4 走向自然154

唐草158

折枝花鸟的兴起158

自由的场面158

转折的过程158

第八章 南北异风158

1 跟着唐风走158

团花的发展164

团窠花鸟164

盘龙和盘凤164

旋转重复164

鞋帽上的龙、凤、摩羯164

团窠对雁164

无骨架的排列164

散搭子164

2 几何的结构164

《营造法式》与琐文图案170

锦地新窠170

八搭晕170

方胜和球路170

错排形成的龟背170

盘绦纹170

神雕侠侣170

斯芬克司和格力芬170

肩襴纹样170

3 花鸟世界170

花卉的题材174

卷叶花卉174

写生花卉174

一年景和四季花174

岁寒三友松竹梅174

花丛中的鸟蝶瑞禽174

4 吉祥初现174

丰富的记载177

卍字177

杂宝纹样177

婴戏177

5 北国风光177

春水秋山179

山花野草179

满池娇179

第九章 民俗大观179

1 吉祥之门179

吉祥的表示方式182

有吉祥之实无吉祥之名182

卫杰的记载182

意必吉祥182

2 四季花卉182

缠枝与折枝185

团花与樗蒲185

独技花185

皮球花185

流水落花185

喜庆的粤绣185

3 世俗百景185

寿字百变190

贺寿之作190

仕女190

婴戏190

暗八仙190

杂宝、八宝、八吉祥190

博古纹190

五谷丰登190

艾虎五毒190

西湖十样景190

4 以宋式锦的名义190

琐文的沿用发展192

四通八达192

球路与龟背192

锦上添花192

故宫的佛衣披肩192

5 中国风和大洋花192

中国风196

扬196

罗菲尔和里昂丝绸196

传入中国的中国风作品196

外销产品196

无从查考的澳门产品196

进口的欧洲丝绸196

第十章 昭名辨等196

1 十二章196

十二章的起源200

十二章的意义200

肩挑日月200

明代十二章200

清代十二章200

2 帝王之龙200

龙的演变206

最早的团龙袍206

明代之团龙206

元代的缠身大龙206

朱檀的云肩襴袖龙袍206

定陵出土的织成龙袍料206

衮服、朝服和吉服中的龙206

清帝服饰中龙的造型206

似龙非龙206

3 与龙共舞206

凤凰造型的变化211

凤凰和鸾凤211

翟鸟211

从灵芝云到骨朵云211

清代的云211

幸福的蝙蝠211

江崖海水211

4 百官等级211

禽兽初为衣冠等级217

佩绶色彩和纹样217

蒙元胸背217

公服和常服花样217

胸背花样之滥觞217

应景补子217

清代补子217

命妇品级217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