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野火版3.0模具设计与加工:典型实例、专业精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PRO/ENGINEER野火版3.0模具设计与加工:典型实例、专业精讲](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1767114.jpg)
- 刘颜召,周俊波,白晶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480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33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54页
- 主题词: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3.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野火版3.0模具设计与加工:典型实例、专业精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设计起航篇2
第1章 成型和模具介绍 2
1.1 冷冲压成型和冷冲压成型模具2
1.1.1 冷冲压成型2
1.1.2 冷冲压模具5
1.2 塑料成型和塑料成型模具9
1.2.1 工程塑料的成型性能9
1.2.2 塑料成型和塑料成型模具12
1.3 模具设计的步骤21
1.3.1 冷冲压成型模具设计步骤21
1.3.2 塑料模具设计的步骤22
第2章 Pro/ENGINEER模具设计入门 28
2.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简介28
2.1.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特点29
2.1.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界面29
2.2 Pro/MOLDESIGN常用术语39
2.3 Pro/MOLDESIGN模具组件特征40
2.4 Pro/MOLDESIGN环境介绍41
2.4.1 设计环境41
2.4.2 设计菜单42
2.4.3 工具图标42
2.4.4 精度配置43
2.5 Pro/MOLDESIGN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43
第2篇 设计提高篇48
第3章 模具模型 48
3.1 基本的模具模型48
3.2 创建参考模型49
3.2.1 创建参照零件49
3.2.2 定位参照零件50
3.2.3 装配参照零件51
3.3 模具元件54
3.4 创建工件55
3.4.1 自动创建工件55
3.4.2 手动创建工件57
3.4.3 装配工件58
3.5 实例58
3.5.1 自动创建工件创建单一型腔的模具模型58
3.5.2 手动创建工件创建单一型腔模具模型60
3.5.3 创建多型腔的模具模型62
3.5.4 元件放置方法创建多型腔模具模型64
3.5.5 不同型芯的多型腔的模具模型68
第4章 拔模斜度和收缩率 72
4.1 拔模斜度72
4.1.1 拔模术语73
4.1.2 曲面拔模73
4.1.3 曲线拔模74
4.1.4 相切拔模75
4.1.5 拔模斜度检测77
4.2 收缩率79
4.2.1 按尺寸收缩80
4.2.2 按比例收缩81
4.2.3 查看收缩信息82
4.3 实例82
4.3.1 在模具模块中创建曲面拔模特征82
4.3.2 拔模斜度检测实例83
4.3.3 按尺寸设定收缩率84
4.3.4 按尺寸和按比例混合设置收缩率86
第5章 浇注系统和水线 88
5.1 浇注系统88
5.1.1 浇注系统简介88
5.1.2 利用流道创建浇注系统100
5.1.3 去除材料方法创建浇注系统102
5.2 水线102
5.2.1 水线简介102
5.2.2 创建水线菜单102
5.2.3 水线回路的检查103
5.3 顶针孔104
5.4 实例104
5.4.1 创建流道来创建浇注系统104
5.4.2 去除材料方法创建浇注系统107
5.4.3 创建水线108
5.4.4 顶针孔112
第6章 型腔与分型面 114
6.1 型腔设计114
6.1.1 型腔基本理论114
6.1.2 型腔设计工具栏115
6.1.3 型腔布局116
6.1.4 计算型腔的曲面面积117
6.2 分型面介绍117
6.2.1 分型面的选择118
6.2.2 成型零件的设计120
6.2.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24
6.2.4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设计129
6.3 分型曲面的设计环境130
6.3.1 菜单131
6.3.2 工具栏131
6.4 Pro/E中曲面的生成132
6.4.1 拉伸方法生成曲面132
6.4.2 复制方法生成曲面133
6.5 特殊分型面的生成方法134
6.5.1 阴影曲面方法创建分型面134
6.5.2 创建裙边分型面135
6.6 曲面的编辑136
6.6.1 合并136
6.6.2 延伸137
6.6.3 转换139
6.6.4 偏移139
6.7 分型面的检测139
6.8 分型面生成的实例140
6.8.1 拉伸方法生成分型面140
6.8.2 阴影曲面方法生成分型面141
6.8.3 裙边方法生成分型面143
6.8.4 创建含有靠破孔的分型面144
6.8.5 分型面的检测148
第7章 滑块与模具体积块 150
7.1 体积块150
7.1.1 分割法生成体积块150
7.1.2 创建体积块的方法——聚合151
7.1.3 创建体积块的方法——草绘152
7.1.4 创建体积块的方法——滑块153
7.2 滑块153
7.2.1 滑块创建过程153
7.2.2 创建滑块154
7.3 实例155
7.3.1 分割法生成体积块155
7.3.2 聚合方法创建体积块157
7.3.3 草绘方法创建体积块159
7.3.4 创建滑块体积块161
7.3.5 多种方法创建体积块162
第8章 铸模与开模 167
8.1 铸模167
8.2 开模168
8.2.1 开模定义168
8.2.2 开模菜单169
8.2.3 定义开模步骤169
8.2.4 视图定义开模170
8.2 干涉检测172
8.3 实例172
8.3.1 定义开模172
8.3.2 含有滑块的开模175
8.3.3 视图定义开模182
8.3.4 组件模式下的开模184
第9章 模具设计辅助功能 191
9.1 模具检测191
9.1.1 分析菜单191
9.1.2 投影面积计算193
9.1.3 厚度检测193
9.2 塑性顾问195
9.2.1 打开文件195
9.2.2 塑性分析195
9.2.3 选取塑料材料196
9.2.4 浇口位置分析197
9.2.5 塑料流动分析199
9.2.6 模型窗口分析202
9.2.7 冷却质量分析203
9.2.8 缩痕分析204
9.2.9 逃气分析206
9.2.10 制作报告书206
9.3 UDF用户定义特征208
9.3.1 UDF的定义208
9.3.2 UDF菜单209
9.3.3 创建UDF209
9.4 模具布局210
9.4.1 模具布局菜单与工具栏211
9.4.2 创建模具布局实例213
9.5 特征生成失败的处理方法214
9.5.1 生成失败的原因214
9.5.2 特征再生失败的解决方法214
9.5.3 模具精度216
9.6 实例217
9.6.1 投影面积计算和厚度检测217
9.6.2 分型面生成失败的处理方法分型面体积块 需要修改219
9.6.3 创建一个UDF221
第10章 EMX模架设计 223
10.1 模架设计简介223
10.1.1 中小型标准模架的结构形式223
10.1.2 大型模架的结构形式225
10.2 EMX 4.1简介226
10.2.1 EMX 4.1的特点226
10.2.2 EMX 4.1的安装227
10.2.3 EMX 4.1的设计界面228
10.2.4 EMX 4.1命令简介229
10.3 模架设计实例232
10.3.1 创建模架设计环境232
10.3.2 将模具装配件装入模架设计环境233
10.3.3 选取模架236
10.3.4 创建顶杆238
10.3.5 模架打开模拟240
第3篇 设计实战篇244
第11章 塑料模具一模一腔实例 244
11.1 塑料外壳模具设计244
11.1.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245
11.1.2 调入参考模型零件246
11.1.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248
11.1.4 创建分型面249
11.1.5 分割模具体积块254
11.1.6 创建镶块和镶针255
11.1.7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267
11.1.8 模架设计269
11.2 塑料上盖模具设计280
11.2.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281
11.2.2 调入参考模型零件282
11.2.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284
11.2.4 创建分型面285
11.2.5 分割模具体积块289
11.2.6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296
11.2.7 模架设计299
11.3 鼠标上表壳模具设计316
11.3.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317
11.3.2 调入分模参照零件318
11.3.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320
11.3.4 创建分型面322
11.3.5 分割模具体积块325
11.3.6 创建流道327
11.3.7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328
11.3.8 模架设计330
11.4 电脑风扇模具设计345
11.4.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346
11.4.2 调入参照模型零件347
11.4.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350
11.4.4 创建分型面351
11.4.5 分割模具体积块362
11.4.6 创建流道364
11.4.7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365
11.4.8 模架设计368
第12章 塑料模具一模多腔实例 383
12.1 梳子模具设计383
12.1.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384
12.1.2 调入分模参照零件385
12.1.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388
12.1.4 创建分型面389
12.1.5 分割模具体积块390
12.1.6 创建流道392
12.1.7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398
12.1.8 模架设计401
12.2 塑料扣件模具设计415
12.2.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415
12.2.2 调入分模参照零件416
12.2.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420
12.2.4 创建分型面421
12.2.5 分割模具体积块424
12.2.6 创建流道427
12.2.7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433
12.2.8 模架设计436
第13章 带有滑块模具实例 450
13.1 机械零件模具设计450
13.1.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451
13.1.2 调入分模参照零件452
13.1.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455
13.1.4 创建分型面456
13.1.5 分割模具体积块463
13.1.6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466
13.1.7 设计流道469
13.1.8 模架设计474
13.2 连接器模具设计492
13.2.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492
13.2.2 调入分模参照零件493
13.2.3 设置收缩率和创建工件497
13.2.4 创建分型面497
13.2.5 分割模具体积块504
13.2.6 铸模与模具开口分析508
13.2.7 设计流道512
13.2.8 模架设计516
第4篇 模具加工篇538
第14章 模具设计加工简介 538
14.1 Pro/ENGINEER模具设计加工的一般流程538
14.1.1 设计生成产品三维模型538
14.1.2 由产品模型生成凹凸模539
14.1.3 设计模架539
14.1.4 生成凹凸模的刀具轨迹540
14.1.5 仿真加工542
14.1.6 进行后置处理生成NC程序542
14.2 Pro/ENGINEER模具加工基础543
14.2.1 加工刀具的分类543
14.2.2 加工刀具的选择544
14.2.3 加工方式的选择544
14.2.4 加工参数的设定547
第15章 风扇凸模加工实例 548
15.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548
15.1.1 凸模分析548
15.1.2 刀路规划549
15.2 数据准备工作549
15.2.1 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设置工作目录549
15.2.2 打开要加工的模具文件,并进行调整549
15.2.3 创建工艺文件551
15.2.4 制造设置556
15.3 风扇凸模加工558
15.3.1 大直径圆鼻刀开粗558
15.3.2 小直径圆鼻刀二次开粗564
15.3.3 平刀对侧壁光刀1567
15.3.4 平刀对侧壁光刀2571
15.3.5 球刀对圆角光刀576
15.3.6 平刀对分型面光刀1580
15.3.7 平刀对分型面光刀2584
15.3.8 平刀对分型面光刀3588
15.4 生成加工NC代码588
第16章 风扇凹模加工实例 591
16.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591
16.1.1 凹模分析591
16.1.2 刀路规划591
16.2 数据准备工作592
16.3 风扇凹模加工594
16.3.1 粗加工594
16.3.2 半精加工598
16.3.3 精加工601
16.4 生成加工NC代码605
第17章 电极加工实例 608
17.1 工艺分析及刀路规划608
17.1.1 电极分析609
17.1.2 刀路规划609
17.2 数据准备工作610
17.3 电极加工611
17.3.1 粗加工电极底座611
17.3.2 粗加工工作部分616
17.3.3 粗加工工作部分顶部619
17.3.4 精加工工作部分顶部622
17.3.5 精加工电极底座626
17.3.6 精加工工作部分628
17.4 生成加工NC代码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