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会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84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教育经费-经济史-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教育财政发展史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选题的意义4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4
2.教育财政问题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6
3.有助于拓宽教育财政史研究的领域8
二、概念的界定11
(一)财政概念及其本质11
(二)教育财政概念及其本质12
1.教育服务的经济性质13
2.教育财政的概念15
3.教育财政的本质17
(三)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17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9
(一)有关教育财政理论的研究20
(二)对教育财政史的研究22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25
(一)研究的目的25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26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教育财政(1949——1979)28
一、新中国前三十年国家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演变28
(一)“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阶段(1950——1953)29
(二)“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管理体制阶段(1954——1979)36
二、教育财政经费状况与教育事业发展42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规模状况43
(二)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规模的变化46
(三)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状况49
三、国家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52
(一)统收统支,高度集中53
(二)直接管理,年度平衡54
(三)完全指令,条块分割54
(四)两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55
四、小结57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两级分权的中国教育财政(1980——1993)60
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61
(一)经济体制和财政制度变革不断深化61
(二)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与面临窘境64
(三)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和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展开67
(四)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68
二、转型中的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72
(一)基础教育财政“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的形成73
(二)基础教育财政制度运行机制的特征83
(三)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原因92
三、高等教育财政分权体制改革93
(一)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94
(二)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分权体制的形成96
(三)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改革100
(四)高等教育微观财政管理改革103
(五)高等教育的成本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的建立105
(六)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机制的初步确立107
(七)高等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与管理改革108
(八)高等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特征110
四、教育财政支出状况112
(一)教育支出的绝对规模大幅增长,相对规模长期偏低113
(二)教育投入结构不尽合理118
(三)教育经费来源逐步形成由单一到多渠道筹措的新格局123
(四)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收效显著,经费分配和使用仍明显脱节125
五、小结126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公共教育财政(1993——至今)129
一、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框架的确立130
(一)构建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背景130
(二)以立法形式规定国家、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137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体制的确立和完善141
(四)教育财政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体系145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探索149
(一)财税改革对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挑战150
(二)“以县为主”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确立160
(三)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164
(四)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的专项支持176
(五)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特征184
三、“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教财政体制的形成186
(一)“两级管理、以省为主、条块结合”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186
(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192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197
(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收费制度建立199
(五)高等教育专项经费项目管理202
(六)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主要特征207
四、教育财政支出成效211
(一)“两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212
(二)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213
(三)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初步形成215
(四)教育机会不均等加剧216
五、中外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224
(一)各国教育财政改革的背景和教育财政改革的共同特点224
(二)基础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228
(三)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237
六、小结246
第四章 学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改革247
一、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变迁248
(一)改革开放前学生资助制度的形成与调整时期248
(二)免费教育到收费教育的过渡时期252
(三)收费标准属地化时期255
(四)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变迁的特征259
二、高等教育收费和学生资助的理论基础261
(一)学费的概念262
(二)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263
(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264
三、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的国际比较269
(一)国外高等教育学费与资助政策270
(二)我国高校学费制度和学生资助的现状277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经验启示及我国应采取对策的政策建议285
四、高等教育收费与教育公平分析293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293
(二)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公平的影响294
五、小结298
第五章 中国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与对策299
一、中国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99
(一)我国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300
(二)存在的问题310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财政发展的特点和基本经验318
(一)中国教育发展财政发展的特点318
(二)中国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特征324
(三)中国教育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326
三、中国教育财政改革的目标和对策329
(一)转变国家财政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329
(二)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框架332
(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335
(四)加强教育财政理论研究347
参考文献349
后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