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建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建模
  • 劳帼龄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88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信息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建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本书研究意义3

1.3 本书研究内容4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资源理论概述10

2.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10

2.1.1 电子商务的定义11

2.1.2 电子商务架构理论的发展14

2.1.3 电子商务的跨学科特性与研究分类17

2.1.4 两代电子商务的比较21

2.1.5 电子商务的功能与特点24

2.2 信息资源基本概念27

2.2.1 信息资源的含义与特征28

2.2.2 信息资源的原理31

2.2.3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32

2.2.4 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35

2.3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36

2.3.1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概念产生的背景36

2.3.2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概念的确立37

2.4 电子商务推动企业信息资源的内外整合38

2.5 小结41

本章参考文献42

第三章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企业资源计划视角44

3.1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44

3.2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研究层面46

3.2.1 信息整合46

3.2.2 应用系统整合47

3.2.3 业务整合48

3.3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49

3.3.1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49

3.3.2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50

3.3.3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决策分析52

3.3.4 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中的作用52

3.4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案例探讨57

3.4.1 制造业:龙杰的信息资源整合57

3.4.2 零售业:苏宁的信息资源整合61

3.5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博弈分析64

3.5.1 博弈基本理论思想64

3.5.2 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博弈分析68

3.5.3 公司参与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博弈分析72

3.5.4 结论与分析78

3.6 小结78

本章参考文献79

第四章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整合——协同供应链视角82

4.1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82

4.2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三个研究层面84

4.2.1 战略层协同84

4.2.2 策略层协同86

4.2.3 协同技术87

4.3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88

4.3.1 协同供应链的管理思想88

4.3.2 协同供应链的内在动因90

4.3.3 供应链协同的形式92

4.3.4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94

4.4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整合案例探讨95

4.5 企业内外部供应链整合及评价101

4.5.1 企业内外部供应链的整合101

4.5.2 供应链协同效果的评价102

4.6 企业间信息资源整合的博弈分析105

4.6.1 博弈论对供应链企业关系研究的相关成果及其进展105

4.6.2 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108

4.6.3 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111

4.6.4 结论与分析114

4.7 小结115

本章参考文献116

第五章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建模分析的理论基础——复杂适应系统120

5.1 运用CAS理论分析企业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意义120

5.2 CAS概述123

5.2.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123

5.2.2 CAS理论与复杂性科学126

5.2.3 CAS理论的核心思想127

5.3 CAS理论框架128

5.3.1 两个理论准备128

5.3.2 CAS的四大性质和三大机制130

5.3.3 CAS的微观模型132

5.3.4 CAS的宏观模型——回声(ECHO)模型134

5.3.5 Holland的研究对本书的启示135

5.4 CAS建模方法136

5.4.1 基于CAS理论的主体建模方法概述138

5.4.2 Agent理论概述139

5.4.3 基于CAS理论的主体建模分析143

5.4.4 基于CAS理论的主体建模基本框架146

5.5 主体建模方法在社会复杂系统中的应用149

5.5.1 早期经典研究151

5.5.2 基于主体的可计算经济学研究154

5.5.3 基于主体的企业管理研究157

5.5.4 人工社会建模的评价160

5.6 基于CAS理论的主体建模方法的发展方向161

5.7 小结162

本章参考文献162

第六章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66

6.1 企业组织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66

6.1.1 企业组织内部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167

6.1.2 企业组织复杂性产生的原因169

6.1.3 企业组织复杂适应性的表现形式173

6.2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76

6.2.1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77

6.2.2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复杂性的组织因素178

6.2.3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复杂性在Agent结构中的体现179

6.3 协同供应链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85

6.3.1 基于CAS的供应链研究现状185

6.3.2 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分析186

6.3.3 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形式188

6.3.4 基于CAS的供应链集成190

6.4 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复杂适应性分析193

6.4.1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194

6.4.2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动态性195

6.4.3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分析196

6.4.4 企业外部环境——供应链中信息系统集成的复杂性199

6.4.5 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整合复杂性产生的原因201

6.4.6 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复杂性分析203

6.5 基于CAS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模型209

6.6 小结212

本章参考文献213

第七章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Agent建模217

7.1 Agent建模的步骤与原则217

7.1.1 复杂适应系统的Agent建模概述217

7.1.2 复杂适应系统的Agent建模原则218

7.1.3 复杂适应系统的Agent建模步骤219

7.2 本书的建模思路222

7.3 基于Agent的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分析223

7.3.1 系统定义与边界确认223

7.3.2 定义仿真的目的224

7.3.3 选择抽象层次226

7.4 Agent的分析和设定229

7.4.1 Agent的划分和定义229

7.4.2 Agent的属性设定230

7.4.3 Agent的行为设定233

7.4.4 Agent的消息设定236

7.4.5 Agent的知识库和规则设定236

7.5 小结240

本章参考文献241

第八章 RePast平台上的仿真模拟实现242

8.1 仿真平台的选择242

8.1.1 仿真平台的一般功能242

8.1.2 几种常见的仿真平台243

8.1.3 仿真平台的选择252

8.2 仿真平台实现中的关键技术255

8.2.1 语言的选择256

8.2.2 Java对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仿真的支持256

8.2.3 模型中主要应用的类257

8.3 基于RePast平台的模型定义259

8.3.1 模型整体环境——市场的定义259

8.3.2 企业的构成259

8.3.3 企业Agent的运行适应机制261

8.4 模型的程序实现268

8.4.1 InfoShareModel269

8.4.2 InfoShareSpace281

8.4.3 InfoShareAgent284

8.4.4 SqlBean287

8.5 小结288

本章参考文献288

第九章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仿真结果分析291

9.1 参数的设定与初始化291

9.2 仿真结果的分析293

9.2.1 仿真结果的数据分析293

9.2.2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与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的关系296

9.2.3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与市场份额的关系297

9.2.4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与企业生命力的关系298

9.2.5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行业变化趋势300

9.2.6 结论301

9.3 时间参数(帧)的调整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301

9.3.1 不同时间参数情况下α值的比较302

9.3.2 不同时间参数情况下市场份额的比较305

9.3.3 信息资源整合建设的协调性分析306

9.3.4 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变化趋势分析310

9.4 企业数量的调整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314

9.4.1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变化趋势314

9.4.2 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整合度和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变化316

9.4.3 市场份额的变化317

9.5 市场空间大小的调整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319

9.5.1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变化趋势319

9.5.2 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整合度和信息资源整合倾向度的变化320

9.5.3 市场份额的变化322

9.6 企业初始信息资源整合意愿的改变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323

9.7 初始竞争力的调整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分析325

9.8 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仿真模拟的结论330

9.9 小结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