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工业发展报告 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工业园区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上海工业发展报告 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工业园区建设
  • 龚仰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911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工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工业发展报告 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工业园区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理论篇3

第一章 工业区位理论3

第一节 传统工业区位理论4

一、杜能的区位理论5

二、韦伯的区位理论8

三、帕兰德的区位理论13

四、胡佛的区位论15

五、豪泰林的区位论18

六、廖什的市场区位论20

第二节 现代工业区位理论22

一、艾萨德的区位论22

二、格林哈特的区位论25

三、纳斯的区位理论27

四、史密斯的区位理论27

五、普雷德的行为区位论30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工业布局理论的比较与综合31

第一章主要参考文献32

第二章 工业集聚理论33

第一节 传统工业集聚理论34

一、韦伯的工业集聚论34

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35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38

四、马歇尔产业区理论40

第二节 现代工业集聚理论42

一、新产业区理论42

二、马库森新产业区理论的发展43

三、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47

四、新的产业空间学派51

五、“创新环境”学派和“创新系统”学派53

六、克鲁格曼的空间集聚理论55

第二章主要参考文献56

历史篇61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上海工业布局6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上海工业总体情况与工业布局61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工业61

二、1949年的上海工业62

三、上海工业的总体布局63

第二节 上海主要工业部门的布局状况64

一、纺织工业的布局状况64

二、卷烟工业的布局状况65

三、造纸工业的布局状况70

四、食品工业的布局状况72

五、面粉工业的布局状况74

六、日用化学工业的布局状况77

七、机电工业的布局状况79

八、化学工业的布局状况81

九、钢铁工业的布局状况83

第三章主要参考文献84

第四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上海工业布局85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工业结构与工业布局的变化85

一、上海工业结构的变化85

二、上海工业布局的变化90

第二节 主要工业部门的布局状况96

一、机电工业的布局状况96

二、化学工业的布局状况99

三、钢铁工业的布局状况104

第四章主要参考文献107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工业布局10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业的发展109

一、工业结构的调整109

二、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112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1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业布局的调整11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土地面积和行政区划的变动情况115

二、20世纪80年代上海工业布局的调整117

三、20世纪90年代上海工业布局的调整121

四、21世纪上海工业布局的调整方向131

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133

现状篇137

第六章 工业向园区集中137

第一节 “工业向园区集中”政策137

一、“工业向园区集中”政策的提出137

二、“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意义139

三、有关“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政策142

四、主要工业开发区的产业集聚状况145

第二节 微电子产业基地147

一、上海微电子产业发展目标147

二、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的建设148

三、微电子产业基地的主要入驻企业名录158

第三节 汽车产业基地168

一、上海汽车产业发展目标168

二、上海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170

三、汽车产业基地的主要入驻企业名录175

第四节 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178

一、上海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目标178

二、上海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设179

三、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主要入驻企业名录187

第五节 精品钢材基地189

一、上海钢铁产业发展目标189

二、上海精品钢材产业基地的建设189

三、精品钢材产业基地的主要入驻企业名录195

第六节 装备制造产业基地196

一、上海装备制造产业现状196

二、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目标198

三、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200

第七节 船舶制造基地205

一、上海船舶制造产业发展目标205

二、上海船舶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205

三、船舶制造产业基地的主要入驻企业名录212

第六章主要参考文献212

第七章 国家级工业园区215

第一节 金桥出口加工区215

一、金桥出口加工区基本概况215

二、金桥出口加工区产业发展现状220

三、金桥出口加工区竞争优劣势分析223

四、金桥出口加工区发展展望225

第二节 张江高科技园区225

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基本概况225

二、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特色227

三、张江高科技园区优劣势分析235

四、张江高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236

第三节 外高桥保税区237

一、外高桥保税区基本情况237

二、外高桥保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功能特征239

三、外高桥保税区的竞争优劣势分析245

四、外高桥保税区的未来规划246

第四节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247

一、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基本概况247

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251

三、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竞争优劣势分析254

四、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展望255

第五节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256

一、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状况256

二、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259

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竞争优劣势分析262

四、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未来展望263

第七章主要参考文献263

第八章 市级工业园区(一)265

第一节 上海市北工业园区266

一、上海市北工业园区概况266

二、上海市北工业园区产业发展267

三、上海市北工业园区竞争优劣势分析269

四、上海市北工业园区发展展望271

第二节 上海崇明工业园区271

一、上海崇明工业园区概况271

二、上海崇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273

三、上海崇明工业园区竞争优劣势分析274

四、上海崇明工业园区发展展望275

第三节 上海星火工业园区275

一、上海星火工业园区概况275

二、上海星火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277

第四节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78

一、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况278

二、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280

三、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283

四、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展望285

第五节 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285

一、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概况285

二、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288

三、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优势分析291

四、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发展展望291

第六节 上海化学工业园区292

一、上海化学工业园区概况292

二、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294

三、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296

四、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展望296

第七节 上海新杨工业园区298

一、上海新杨工业园区概况298

二、上海新杨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00

三、上海新杨工业园区发展展望301

第八节 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301

一、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概况301

二、上海浦东合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303

第九节 上海南汇工业园区303

一、上海南汇工业园区概况303

二、上海南汇工业园区产业发展305

三、上海南汇工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306

四、上海南汇工业园区发展展望307

第十节 上海奉城工业园区308

一、上海奉城工业园区概况308

二、上海奉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概况308

三、上海奉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10

四、上海奉城工业园区发展展望310

第十一节 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11

一、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概况311

二、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12

第八章主要参考文献313

第九章 市级工业园区(二)314

第一节 松江工业区314

一、松江工业区概况314

二、松江工业区经济发展现状316

三、松江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318

四、松江工业区发展展望319

第二节 嘉定工业区320

一、嘉定工业区基本概况320

二、嘉定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322

三、嘉定工业区发展展望326

第三节 青浦工业园区327

一、青浦工业园区基本概况327

二、青浦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29

三、青浦工业园区发展展望331

第四节 金山工业区332

一、金山工业区基本概况332

二、金山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333

三、金山工业区发展展望336

第五节 莘庄工业区336

一、莘庄工业区基本概况336

二、莘庄工业区产业发展现状338

三、莘庄工业区竞争优势分析340

四、莘庄工业区发展展望340

第六节 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340

一、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基本概况340

二、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343

三、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发展展望345

第七节 宝山工业园区345

一、宝山工业园区概况345

二、宝山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46

三、宝山工业园区竞争优势与发展展望348

第八节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348

一、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概况348

二、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49

三、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竞争优势与发展展望351

第九节 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351

一、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概况351

二、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产业发展现状353

三、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园区竞争优势与发展展望353

第九章主要参考文献354

第十章 区县属工业园区355

第一节 中心城区355

一、黄浦区355

二、卢湾区357

三、徐汇区358

四、静安区361

五、长宁区363

六、普陀区365

七、闸北区368

八、虹口区371

九、杨浦区374

第二节 浦东新区379

第三节 闵行区381

第四节 松江区384

第五节 嘉定区387

第六节 宝山区392

第七节 青浦区395

第八节 南汇区399

第九节 奉贤区402

第十节 金山区406

第十一节 崇明县409

第十章主要参考文献411

第十一章 工业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比较412

第一节 竞争力比较的原理与原则412

一、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412

二、建立工业开发区竞争力评价体系原则417

第二节 综合竞争力比较的数学模型419

一、指标的非量纲化处理419

二、指标的权重赋值419

三、评价矩阵的计算420

第三节 综合竞争力比较的指标体系420

一、综合竞争力比较的理论模型420

二、综合竞争力比较的实际模型422

第四节 上海工业开发区竞争力比较424

一、样本数据的采集424

二、样本数据的处理427

三、分指标权重的确定429

四、各工业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比较430

五、评价比较方法的不足之处434

第五节 基于竞争力比较的有关结论和政策建议435

一、基于综合竞争力评价比较的几点结论435

二、基于综合竞争力评价比较的有关政策建议436

第十一章主要参考文献437

展望篇441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441

第一节 环境退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思441

一、传统生产方式导致资源的枯竭442

二、传统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442

三、经济可持续需要产业系统回归生态型443

第二节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型工业园区444

一、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换444

二、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概念界定445

三、生态型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446

四、生态型工业园区的系统规划448

五、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模式分类449

第三节 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层面452

一、产品层面的绿色度量和绿色评价452

二、企业层面的绿色制造和产品共生453

三、区域层面的产业共生和资源共享454

四、社会层面的废弃回收和再用系统455

第四节 国内外生态型工业园区实践的启示456

一、国外典型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的启示456

二、国内典型生态工业园区实践的启示461

第十二章主要参考文献466

第十三章 上海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升级467

第一节 上海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467

一、资源耗竭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加剧467

二、生态环境过量消耗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471

三、上海经济增长要求发展生态型产业475

第二节 上海构筑生态型工业园区的设想476

一、上海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建设现状476

二、上海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建设目标478

三、上海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条件479

四、上海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建对策481

第三节 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设计483

一、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目标484

二、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导向485

三、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政策法规体系487

第十三章主要参考文献490

后记4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