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感热病证妙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外感热病证妙谛
  • 文彬,贺松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1800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外感病-中医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外感热病证妙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感冒1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

一、战国《黄帝内经》:类似感冒症状的论述1

二、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2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外感风热的成因和临床特征2

四、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伤风病名3

五、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感冒病名3

六、朱丹溪《丹溪心法》:辛温、辛凉两大法则3

七、龚廷贤《万病回春》:风寒感冒3

八、张介宾《景岳全书》:伤风与伤寒3

九、林佩琴《类证治裁》:时行感冒4

十、李用粹《证治汇补》:补脾胃治虚人伤风。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

一、谢昌仁论治感冒注重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4

二、吕承全将四季外感归属三型诊治经验5

三、李辅仁治疗感冒发热,注重宣肺6

四、黄文政诊治感冒变证的经验7

五、于己百治疗感冒的经验8

六、严继林治疗昆明地区感冒的经验10

七、任继学治疗感冒后久咳的经验11

八、白云辉辨治感冒经验12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14

一、荆防败毒散14

二、桂枝汤18

三、银翘散27

四、桑菊饮33

五、参苏饮38

六、麻黄附子细辛汤43

第2章 风温52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53

一、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首次提出风温病名53

二、王叔和《伤寒例》:风温与伏气温病53

三、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风温的病因、主症及治法54

四、庞安时《伤寒总病论》:风温的病因与证治54

五、许叔微《伤寒发微论·论风温证》:风温病乃感受风邪而成54

六、汪石山《重订广温热论》:新感风温55

七、王孟英《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风温的发病季节、病变部位、病邪传变及治疗宜忌55

八、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建立56

九、吴鞠通《温病条辨》:风温的辨治60

十、吴坤安《伤寒指掌·伤寒类症》:气候反常与风温为病60

十一、章虚谷《医门棒喝》:气候变迁与风温为病61

十二、陆子贤《六因条辨》:风与温合的病理62

十三、张畹香《张氏温暑医旨》:风温从三焦辨治62

十四、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伤寒与风温的异同之治62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63

一、丁甘仁治疗风温的用药特点63

二、吴承忠治疗风温以清宣肺气为要64

三、江育仁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经验65

四、汪履秋治疗风温肺炎经验67

五、何任治疗风温的体会69

六、戴裕光在风温病中运用清化热痰法的经验70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71

一、麻杏石甘汤71

二、葛根芩连汤80

三、白虎汤89

四、调胃承气汤93

五、竹叶石膏汤98

第3章 春温105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05

一、战国《黄帝内经》:伏气温病105

二、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温病候》:春温的病因106

三、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四十三问》:春温与温疫107

四、郭雍《伤寒补亡论》:春温的范畴107

五、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春温的病理过程108

六、吴又可《瘟疫论》:对春温病因的重新认识108

七、章虚谷《医门棒喝》:温病病因析109

八、王孟英《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春温的病因病机及小儿春温109

九、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春温证治分虚实两端110

十、吴坤安《伤寒指掌》邵仙根按: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111

十一、林之翰《温疫萃言》:以清泄里热为本111

十二、何梦瑶《医碥》:伤寒与温病辨治111

十三、雷少逸《时病论》:春温伏邪之所112

十四、柳宝治《温热逢源》:春温辨治的理法方药113

十五、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温热总论》:伏气兼夹他邪的治法114

十六、陆子贤《六因条辨》:风温治法114

十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春温病因病机及辨治115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16

一、秦伯未治春温116

二、张鹳一治疗春温挟郁117

三、祝静芬治疗春温气营两燔的经验118

四、张立秋运用清泄里热法治疗小儿春温118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119

一、黄芩汤119

二、凉膈散123

三、增液承气汤130

四、玉女煎135

五、犀角地黄汤141

六、黄连阿胶汤146

七、青蒿鳖甲汤151

八、大定风珠155

第4章 暑温160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161

一、战国《黄帝内经》:暑病病名、发病时令及症状、病因病机161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暑病的病因、临床证候、治法、方药161

三、朱丹溪《丹溪心法》:冒暑、伤暑、中暑161

四、张景岳《景岳全书》:阴暑和阳暑、暑证162

五、王纶《明医杂著·暑病》:暑病的感邪性质、途径、致病特点及治则162

六、龚信《古今医鉴》:暑温的治则163

七、李梃《医学入门》:暑风163

八、王肯堂《伤寒准绳》:中暑与热病的脉证163

九、张凤逵《伤暑全书》:暑病证治163

十、雷少逸《时病论》:暑病的分类及其证治166

十一、喻嘉言《医门法律》:暑风的病因病机及治则168

十二、吴鞠通《温病条辨》:暑温病名、暑温病的辨治169

十三、《温热经纬》王士雄按:暑性纯阳172

十四、曹炳章《暑病证治要略·下篇》:暑温的证治175

十五、张耀卿、陈道隆《内科临证录·暑湿》:暑病的特性179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180

一、叶天士治暑温180

二、雷少逸治暑温三法181

三、戴舜珍治暑温邪入心营经验182

四、钱利凝抢救暑温重症的心得183

五、徐汉江下不厌早治疗暑温184

六、王启明辨治小儿暑温185

七、蔡荫庭治疗暑病经验185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186

一、白虎加人参汤186

二、生脉散190

三、黄连解毒汤202

四、清营汤213

五、安宫牛黄丸222

第5章 暑湿231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232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232

二、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232

三、雷少逸《时病论·卷之四》232

四、俞根初《通俗伤寒论》232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233

一、叶天士从三焦治暑湿233

二、雷少逸治暑湿二法234

三、刘仕昌治暑湿235

四、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237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37

新加香薷饮237

第6章 湿温24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243

一、《难经·五十八难》:湿温病名与脉症243

二、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暑温因证脉治244

三、刘安时《伤寒总病论·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244

四、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244

五、李梃《医学入门》245

六、喻嘉言《医门法律》245

七、张石顽《张氏医通》245

八、熊松园《瘟疫传症汇编》246

九、王孟英《温热经纬》:湿温病因病机及证治246

十、吴鞠通《温病条辨》:湿温的证治252

十一、吴鞠通《温病条辨》叶霖按:湿温成因256

十二、雷少逸《时病论·湿温》:湿温的病因及证治256

十三、吴坤安《伤寒指掌》257

十四、严鸿志《感证辑要·湿热证治论》:湿温湿热偏重辨证258

十五、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湿温辨证259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260

一、金子久治疗湿温经验260

二、丁甘仁治疗湿温善用经方、善用反治法、用药贵在轻灵261

三、胡翘武治疗湿温夹虚注重养阴温阳262

四、叶熙春治疗湿温用药精灵达变,重视化气透邪263

五、曹永康辛开苦泄法在湿温治疗中的应用266

六、吴半淞论治湿温病268

七、赵绍琴治疗湿温以宣畅三焦为要269

八、毕美芬辨证论治,分清湿热,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小儿湿温271

九、李自强以三焦辨证为主治疗湿温病271

十、王林静运用苦辛通泄法治疗湿温病272

十一、沈强用通下法治疗湿温272

十二、李际强运用下法在湿温病中的治疗273

十三、陈建明治疗湿温病的体会274

十四、李勇运用“湿温”理论辨治变应性亚败血症276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277

一、三仁汤277

二、甘露消毒丹285

三、藿香正气散293

第7章 秋燥303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04

一、战国《黄帝内经》:燥气为病304

二、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燥气为病的病候特点304

三、张景岳《景岳全书》:秋燥有阴阳之分,寒热之别,表里之异304

四、喻嘉言《医门法律》:秋燥论305

五、张璐《张氏医通》:诸燥之证皆属于肺306

六、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秋燥与风温306

七、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秋燥的辨治307

八、吴鞠通《温病条辨》:秋燥的因证脉治308

九、石寿棠《医原》:治外燥之大法310

十、雷少逸《时病论》:秋燥的辨治311

十一、陆子贤《六因条辨》:秋燥辨治312

十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秋燥伤寒》何廉臣按:秋燥证治大纲313

十三、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按:燥与火不同314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314

一、费伯雄从五脏治燥314

二、米烈汉治疗温燥证的经验317

三、董建华滋阴润燥透邪治秋燥317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19

一、桑杏汤319

二、沙参麦冬汤322

第8章 温疫329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30

一、战国《黄帝内经》:温疫的传染性330

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病的病因及预防330

三、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温疫的流行性330

四、刘河间《伤寒标本》:疫疠与伤寒区别331

五、林之翰《温疫萃言》:疫病的预防331

六、吴又可《温疫论》:温疫的病因病机、传变途径、治疗方法331

七、戴天章《广瘟疫论》:伤寒、温疫辨别之大纲334

八、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治疗温疫的升降散336

九、余霖《余师愚疫病篇》:疫证与伤寒的鉴别337

十、雷丰《时病论》:论温瘟不同338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339

一、余霖应用清瘟败毒饮治疫经验339

二、吴又可运用三承气汤治疗瘟疫的经验341

三、戴天章论治瘟疫,善用五法344

四、杨栗山苦寒解毒治疫346

五、孔伯华治疫经验348

六、王灿晖祛邪扶正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4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51

一、达原饮351

二、清瘟败毒饮354

三、升降散362

第9章 痢疾371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371

一、战国《黄帝内经》:“肠澼”的病因和症状。371

二、秦越人《难经》:小肠泄和大瘕泄372

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以脉象论预后372

四、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冷热不调可致痢疾373

五、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热冷疳蚀诸痢论》:滞下及痢的分类373

六、杨登文《仁斋直指方·痢病证治》:痢出于积滞373

七、严用和《济生方·痢疾》:病名及病因病机、辨证374

八、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疫毒痢的传染性374

九、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痢疾多本脾肾374

十、喻嘉言《医门法律》:治痢律三条375

十一、尤怡《医学读书记·泄痢不同》:泻泄与痢疾不同375

十二、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痢疾多暑湿375

十三、吴鞠通《温病条辨》:痢疾的辨治376

十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痢疾治法不拘一格376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377

一、喻昌立逆流挽舟法、开支河、清肺源治痢疾377

二、吴鞠通治痢379

三、赵绍琴治痢经验381

四、董建华治久痢六法383

五、蒲辅周治疗痢疾的经验385

六、张泽生痢疾证治述要386

七、印会河自拟清理肠道汤治疗久痢387

八、李庭芬自制木薯粉治热痢388

九、赵恩俭重用当归与白芍,安胎治痢两无碍388

十、周炳文解肌托邪治疫痢389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390

一、芍药汤390

二、白头翁汤394

三、桃花汤402

第10章 疟疾406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407

一、战国时期《素问·疟论》:疟疾病因病机及证治407

二、张仲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疟疾的辨证论治408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山瘴疟疾候》:疟疾的病因病机409

四、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诸疟论》:疟疾从六经论治410

五、王纶《明医杂著》:治疟疾以扶持胃气为本410

六、吴鞠通《温病条辨》:疟疾的分类辨治410

七、雷少逸《时病论》:胎疟当分暑、风、寒、湿而治412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13

一、袁鹤侪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疟疾探幽413

二、刘冠军针药并施治疗疟疾413

三、周筱斋从寒热论治疟疾经验415

四、张道诚运用槟榔、吴茱萸糊外敷内关穴治疗疟疾416

五、王远华运用穴位敷药治疗疟疾416

六、李研运用针刺治疗非洲恶性疟疾417

七、龚秀杭点刺四缝穴配合药物治疗小儿疟疾417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18

一、小柴胡汤418

二、柴胡桂枝干姜汤433

三、鳖甲煎丸438

第11章 大头瘟445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446

一、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大头病446

二、俞震《古今医案按》:大头伤寒446

三、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大头瘟的病因447

四、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大头瘟症状及治疗447

五、吴坤安《伤寒指掌·卷四·大头天行》:大头伤寒(大头瘟)治疗448

六、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大头瘟从三阳辨治448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49

一、刘选清治疗大头瘟449

二、沈文娇大头瘟治验450

三、陈鼎三治疗大头瘟450

四、喻红兵运用五味消毒饮治疗大头瘟451

五、沈大水自拟银英二赤汤治疗大头瘟451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52

一、普济消毒饮452

二、三黄二香散461

第12章 烂喉痧464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465

一、金德鉴《烂喉丹痧辑要·叶天士先生医案》:烂喉痧症状465

二、金保三《烂喉丹痧辑要》:畅汗为第一义465

三、萧霆《痧疹一得·卷上》:烂喉痧不可妄用刀针466

四、汝琴舫《治瘟阐要·烂喉痧》:烂喉痧治疗466

五、清代《秘传烂喉痧治法经验》:烂喉痧的病变特征466

六、陈耕道《疫痧草·辨论疫痧治法》:烂喉痧辨治467

七、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时疫烂喉痧麻正痧、风痧、红痧、白喉总论》:烂喉痧辨治469

八、《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时疫喉痧病案》何廉臣按:烂喉痧初起时解表透邪的重要性470

九、夏春农《疫喉浅论·疫喉痧论治》:以清为主要治则470

第二节 名医经验精粹470

一、高仲山自拟喉痧汤治烂喉丹痧470

二、石玉书治疗儿科烂喉痧471

三、李惠敏运用清泄邪毒法治疗烂喉痧472

四、钱育寿解毒护阴疗丹痧473

五、肖达民运用解表清里法治疗烂喉痧473

六、钱小雷运用解肌汤治疗丹痧473

七、钱利凝运用清热解毒汤治疗烂喉痧474

八、李国琼猩红热证治体会475

九、陈东枢运用刺吐刮三法治烂喉痧476

第三节 名方应用精析477

锡类散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