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制度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检察制度史纲要
  • 刘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777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司法制度-法制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制度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1

第一章 检察制度的概念和表征 1

第一节 检察制度的概念1

第二节 检察制度的表征 8

一、人类社会检察制度表现为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0

二、公诉权是检察制度存续的基本线索 13

三、侦查权是检察追诉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18

四、诉讼监督是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21

第二章 西方检察制度25

第一节 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28

一、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起源28

二、英美法系检察制度的起源33

三、对西方检察制度起源论中分歧观点的评析40

第二节 西方主要法治国家检察制度概况45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检察制度45

(一)法国检察制度45

(二)德国检察制度50

(三)日本检察制度54

(四)荷兰检察制度61

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检察制度62

(一)英国检察制度62

(二)美国检察制度67

(三)韩国检察制度74

三、西方主要法治国家检察制度的区别77

(一)德国检察制度与法国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77

(二)美国检察制度与英国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79

(三)日本检察制度与法国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8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检察制度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产生的前提83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产生的理论前提84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促使了检察制度的产生85

三、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是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形成的指导思想86

四、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对旧司法体制的“扬弃”88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决定其检察制度的性质89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90

一、苏联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90

(一)历史渊源90

(二)时代背景92

(三)形成过程93

二、前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95

(一)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95

(二)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变化95

(三)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96

(四)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96

三、前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97

(一)检察机关具有高度统一的组织形式和极高的法律地位97

(二)实行法律监督与追诉犯罪相结合的原则98

四、前苏联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与西方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 100

(一)权力理念上的差别 100

(二)权力特征上的差别 102

(三)权力配置上的差别 104

第四章 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 106

第一节 促使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形成的历史动因 107

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造就了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  108

二、中国古代的司法体制决定了中国检察职能的特殊性 111

三、高度政治集权统治的需要淡化了中国检察权的诉讼功能 112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的起源与形成 115

一、御史制度的起源 115

二、御史制度的发展和变化 116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的主要特征 120

一、高度集权专制下的权力制衡模式 120

二、监督权力十分广泛 121

三、法律监督与行政监察合而为一 122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当代检察制度的共性和区别 123

一、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中国当代检察制度的共性 123

二、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中国当代检察制度的区别 126

第四节 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西方早期检察制度的联系和区别 129

一、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西方早期检察制度的联系 130

二、中国古代法律监督制度与西方早期检察制度的区别  133

第五章 清朝末期检察制度改革 140

第一节 清末检察改制的历史背景 140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司法主权的丧失 140

二、清末仿效西方的宪政活动 142

三、资产阶级法学的输入与“礼、法之争” 144

第二节 清末检察改制的基本概况 145

一、检察改制的法律成果 145

二、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 147

三、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 148

(一)对司法警察的调度权 148

(二)刑事侦查及取证权 149

(三)接受告发和行使公诉权 150

(四)对法庭审判及其判决执行的监督 151

四、检察官的管理 151

(一)检察官的任职主管 151

(二)检察官的任职资格 152

(三)检察官的禁任条件 152

(四)检察官的执业保障 152

第三节 清末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153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烙印 153

二、西法与中法的结合 154

三、缺乏法制实践基础 156

四、属于一种象征性的制度 158

第四节 清末检察改制的借鉴作用 159

一、实行控审分离,创立专门检察官制度 160

二、行政与司法相分离,检察官享有独立行使诉讼的权力 161

三、实行一般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分离 163

四、仿照大陆法系建立检察制度,符合中国法制的基本传统 164

第六章 中华民国时期检察制度 166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检察制度 166

一、南京临时政府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66

二、南京临时政府司法体制概略 168

(一)司法行政机关 168

(二)审判机关 169

三、南京临时政府检察机关的设置及主要职能 169

第二节 北洋政府检察制度 171

一、北洋政府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171

二、北洋政府司法体制概况 172

(一)中央司法机关 173

(二)地方司法机关 173

三、北洋政府检察机关的设置和变化 174

(一)北洋政府检察机关的设置 174

(二)北洋政府检察机关设置的变化 175

四、北洋政府检察机关的职能 175

(一)公诉职能 175

(二)侦查职能 176

(三)诉讼监督职能 177

(四)参与民事诉讼职能 178

五、检察官的管理 178

(一)检察官资格的取得 178

(二)检察官的任用 179

(三)检察官的奖惩179

(四)检察官等级待遇180

(五)处务制度180

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检察制度180

一、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180

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司法制度概况181

(一)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制度181

(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司法改革181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检察制度的主要内容182

(一)检察机关的职能182

(二)检察官的选用183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检察制度 183

一、南京国民政府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183

二、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制度概况 185

(一)普通司法机关 186

(二)法外“司法机关” 186

三、南京国民政府检察机关的设置187

(一)普通刑事案件检察机关188

(二)特种刑事案件检察机关189

(三)军事案件检察机关191

四、南京国民政府检察机关的职能191

(一)公诉职能191

(二)侦查职能193

(三)诉讼监督职能194

(四)监所监督职能195

五、检察官的任免与回避制度196

(一)检察官的任免制度196

(二)检察官回避制度197

第七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检察制度198

第一节 中国香港特区检察制度198

一、中国香港特区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198

二、中国香港特区司法制度概况200

(一)中国香港特区司法制度的特点200

(二)中国香港特区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200

三、中国香港特区检察制度的内容和特点203

(一)律政司的检控职能203

(二)警察署的检控职能205

(三)廉政公署的检控职能206

(四)民事检察职能208

四、中国香港特区检察制度与内地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208

(一)法制渊源上的不同209

(二)权力的主体和范围不同210

(三)机构设置和法律定位不同211

第二节 中国澳门特区检察制度212

一、中国澳门特区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212

二、中国澳门特区司法制度概况214

三、中国澳门特区检察制度的内容和形式216

(一)中国澳门特区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216

(二)中国澳门特区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216

(三)中国澳门特区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217

(四)中国澳门特区的检察官制度218

四、中国澳门特区检察制度的特点219

(一)特殊的法律性质和地位219

(二)特殊的机构设置220

(三)特殊的权力运行模式221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223

一、中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223

二、中国台湾地区司法制度概况224

三、中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的内容和形式225

(一)中国台湾地区检察机关的设置与组织体系225

(二)中国台湾地区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226

(三)中国台湾地区的检察官制度228

四、中国台湾地区检察制度与内地检察制度的主要区别229

(一)机构设置上的区别229

(二)权力性质定位区别 230

(三)公诉职能中的区别 231

(四)侦查职能中的区别  231

第四节 “一国两制”前提下中国检察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232

一、“一国两制”前提下检察制度的性质和特征232

二、“一国两制”条件下检察业务的主要特点 233

(一)一国范围内的平等司法协助关系 234

(二)一种单纯的司法关系 234

(三)一种直接合作为主的形式 235

(四)法律适用中的排他性 235

(五)具有高效、快捷、简便、易行的特点 235

三、“一国两制”前提下检察机关的活动原则236

(一)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根本原则 236

(二)贯彻“一国两制”下的司法平等和港澳司法独立的原则 237

(三)应坚持自愿协商、互不干预、积极配合的原则 237

四、“一国两制”前提下检察业务的开展 238

(一)以“三法域”法律为依据订立检察业务协助协议 238

(二)对“三法域”刑事案件管辖冲突的具体解决办法 239

(三)认真保护涉港澳证人和有关当事人 240

(四)注意“三法域”检察机关在程序上的衔接与配合 241

(五)加强“三法域”之间反贪污贿赂犯罪的合作 241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检察制度 24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检察制度 243

一、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43

二、工农民主政权检察机关的设置 244

三、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 24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检察制度 247

一、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47

二、检察机关的设置 249

三、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 250

(一)侦查职能 250

(二)公诉职能 251

(三)协助或担当自诉 251

(四)监督刑事判决的执行 252

(五)参与民事诉讼 25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检察制度 252

一、检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52

二、检察机关的设置 253

(一)人民法庭的检察机构 254

(二)关东地区各级法院的检察机构 254

(三)特别法庭的检察机构 254

三、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 254

(一)人民法庭的检察职能 254

(二)特别法庭的检察职能 255

(三)公安机关代行检察职能 255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的创建与变迁 257

第一节 新中国检察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 257

一、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创建 257

二、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 260

三、中国检察制度的波折与中断 263

四、中国检察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266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变化 267

一、宪法定义的变化 267

二、领导体制的变化 268

三、检察人员任免和任期的完善 270

第三节 影响新中国检察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270

一、列宁法律监督理论与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形成 270

二、西方法制文化对中国检察制度形成的影响 273

三、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对检察制度形成的影响 277

第十章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 280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性质 280

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 281

二、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具有明确的宪法定位 284

三、中国检察机关的各项职能决定了法律监督权的性质 286

第二节 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289

一、系统组织机构的设置290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290

(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291

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291

(一)决策机构292

(二)业务机构292

(三)行政管理机构293

(四)研究培训机构294

第三节 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295

一、检察机关与执政党的领导关系296

二、检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监督和领导关系297

三、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领导关系298

第四节 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299

一、职务犯罪侦查职能300

二、公诉职能302

三、法律监督职能306

(一)对侦查活动的监督307

(二)对审判活动的监督310

(三)对刑罚执行及监管改造场所的监督312

四、其他各项职能314

(一)司法解释权314

(二)特殊检察权315

(三)参与民事、行政诉讼权316

第五节 检察官的管理317

一、中国检察官的职业特点317

二、检察官的任免319

(一)检察官的任职条件319

(二)检察官的免除条件319

(三)检察官的任免程序319

三、检察官的考核、奖惩和晋升320

(一)检察官的考核320

(二)检察官的奖惩 320

(三)检察官的晋升 321

四、检察官的执业保障 321

第六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主要特色 322

一、检察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322

二、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重合 324

(一)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在定义上的重合 324

(二)检察权的全部内容被解释为法律监督权 325

(三)检察职能的发挥以法律监督为导向 326

三、实行“地方领导为主、系统领导为辅”的组织领导模式 327

四、检察机关受执政党的领导 329

(一)党的领导涵盖了执法和司法权 329

(二)党的组织设置于各级检察机关 330

(三)党的领导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导 330

五、检察权具有明显的司法属性 331

(一)宪法和法律的定位决定了检察权趋向于司法权 331

(二)检察权的运行具有明显的司法属性 332

(三)最高检察权中直接地包含了司法权 334

六、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构 335

第七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 337

一、公诉制度的改革 337

(一)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338

(二)量刑建议权的探讨 340

(三)建立暂缓起诉制度 342

(四)建立刑事和解制度 344

(五)建立科学的刑事起诉标准 348

(六)建立民事公诉制度 二、职务犯罪侦查体制350的改革 351

(一)职务犯罪侦查机制改革 351

(二)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 353

三、法律监督机制的改革 357

(一)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程序 357

(二)提高监督能力 359

四、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 361

(一)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概念 361

(二)建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361

(三)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构建 362

主要参考文献 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