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卷烟消费及其对医疗支出的影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卷烟消费及其对医疗支出的影响](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789977.jpg)
- 白远良,张宗益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379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软件-专题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卷烟消费及其对医疗支出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本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1.2 本书研究的角度和理论框架3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6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7
1.5 本书的主要贡献与创新8
2 烟草背景知识11
2.1 烟草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12
2.2 特定禁烟措施对非烟产业的影响14
2.3 烟草消费与医疗保健负担15
2.4 烟草增税对税收和消费的影响16
2.5 烟草税赋的公平性17
2.6 烟草种植补贴与卷烟消费19
2.7 烟草国际贸易与卷烟消费20
2.8 烟草广告与卷烟消费22
2.9 中国民族烟草业发展基本概况23
2.9.1 外国资本输入与外资卷烟厂23
2.9.2 民族卷烟工业在困境中的成长25
2.9.3 20世纪40年代卷烟工业概况27
2.9.4 新中国成立后烟草业发展概况28
2.10 我国吸烟危害与烟草控制概况32
3 文献综述39
3.1 卷烟需求及其研究方法39
3.1.1 非依赖模型与卷烟需求价格弹性39
3.1.2 依赖性模型与卷烟需求46
3.1.3 卷烟需求的行为经济学方法56
3.1.4 其他研究方法57
3.1.5 讨论58
3.2 与吸烟有关的经济损失及其研究方法60
3.2.1 相关概念和知识60
3.2.2 吸烟经济损失的文献综述62
3.2.3 其他有关吸烟的损失研究66
3.2.4 讨论67
4 我国卷烟需求分析70
4.1 我国卷烟需求的研究现状70
4.2 我国卷烟需求的基本情况77
4.3 中国烟草企业与跨国烟草企业81
4.4 我国卷烟需求与有关宏观社会经济指标的对比86
4.4.1 消费支出与卷烟消费86
4.4.2 卷烟消费与全民教育水平88
4.4.3 卷烟消费与城乡消费差异90
4.4.4 卷烟消费与经济增长91
4.4.5 卷烟消费与卷烟平均消费倾向93
4.5 理论模型建立94
4.5.1 卷烟需求与教育水平理论模型的构建94
4.5.2 Theil-Barten需求模型修正98
4.6 数据来源104
4.7 模型实证分析结论105
4.7.1 模型(4.16)实证分析结论106
4.7.2 模型(4.17)和模型(4.18)分析结论107
4.7.3 模型(4.19)分析结论109
4.8 结果讨论111
4.8.1 卷烟需求价格弹性111
4.8.2 卷烟需求消费支出弹性115
4.8.3 卷烟需求与教育水平117
4.8.4 卷烟消费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119
4.8.5 卷烟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120
4.8.6 卷烟消费与卷烟平均消费倾向122
4.8.7 卷烟需求模型拟合优度与地区差异123
5 卷烟消费、理性依赖与医疗保健支出124
5.1 卷烟消费的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24
5.2 我国居民卷烟消费行为及其相关的医疗保健支出研究127
5.3 吸烟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常用核算方法131
5.3.1 特定疾病方法(加法)131
5.3.2 全因素法(减法)135
5.4 基于理性依赖理论的卷烟消费与医疗保健支出理论框架141
5.4.1 基于理性依赖理论的吸烟与医疗保健支出的概念框架141
5.4.2 Becker-Murphy理性依赖模型修正142
5.5 数据来源及说明148
5.6 模型分析结论149
5.7 讨论151
5.7.1 医疗保健支出与卷烟消费151
5.7.2 医疗保健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156
5.7.3 医疗保健支出与教育水平156
5.7.4 医疗保健支出与老龄化157
6 本书研究结论158
6.1 本书研究的结论158
6.2 政策建议160
6.3 后续研究设想162
参考文献163
附录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