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绒山羊饲养与疾病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绒山羊饲养与疾病防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791535.jpg)
- 尹长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735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山羊:毛用羊-饲养管理;山羊:毛用羊-羊病-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绒山羊饲养与疾病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绒山羊发展的概况1
一、山羊的起源与分类1
(一)起源1
(二)分类3
二、我国绒山羊的现状3
(一)绒山羊和产绒山羊的数量3
(二)绒山羊的分布4
(三)绒山羊的发展6
(四)我国山羊绒加工业的发展8
三、世界山羊绒的发展9
第二章 绒山羊品种11
一、绒山羊的起源11
二、国内主要绒山羊品种12
(一)产白绒山羊品种12
(二)产紫绒山羊品种21
(三)其他产绒山羊品种24
三、国外主要绒山羊品种26
(一)奥伦堡山羊(Orenburg)26
(二)顿河山羊(Don,又称波里顿山羊)27
(三)阿尔泰山地山羊(Altal Moutain)27
四、其他产绒山羊品种28
(一)印度28
(二)蒙古28
(三)吉尔吉斯斯坦28
(四)乌兹别克黑山羊(Uzbek Black)28
(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8
第三章 山羊绒的特性30
一、绒山羊的皮肤构造及绒毛发生30
(一)绒山羊皮肤的结构30
(二)皮肤的发生与发育31
(三)毛囊和毛囊群32
二、山羊绒的结构33
(一)山羊绒的形态学结构33
(二)组织学结构34
三、山羊绒的形成与生长36
(一)山羊绒的发生36
(二)山羊绒的形成37
(三)山羊绒的生长38
(四)影响山羊绒毛生长的因素38
(五)山羊绒生长的机制39
四、被毛组成40
(一)纤维类型40
(二)被毛类型41
(三)被毛组成42
五、山羊绒的主要性能43
(一)山羊绒的物理性能43
(二)山羊绒的化学性能46
(三)山羊绒含粗率及含杂率46
六、山羊绒的分类及分等48
(一)山羊绒的分类与路分48
(二)山羊绒的鉴别方法50
(三)无毛绒55
(四)影响山羊绒品质的因素55
第四章 舍饲绒山羊的饲料57
一、饲料的种类57
(一)粗饲料57
(二)精饲料61
(三)饲料添加剂68
二、饲料的利用76
(一)蛋白酶抑制因子76
(二)植酸77
(三)胃肠胀气因子77
(四)植物凝集素78
(五)单宁78
(六)香豆素78
(七)抗维生素因子79
(八)抗原蛋白79
(九)产雌激素因子79
(十)水溶性非淀粉多糖79
三、饲料中的有毒物质79
(一)细菌及霉菌类的有毒物质79
(二)植物性饲料毒物82
第五章 饲草料的加工调制87
一、秸秆的加工87
(一)秸秆的组成87
(二)秸秆的处理88
(三)碱化处理技术90
(四)秸秆氨化技术92
(五)秸秆微贮技术99
(六)高效秸秆微生物贮料调制剂101
(七)秸秆热喷技术103
二、青干草的调制105
(一)青干草的特点105
(二)调制方法106
(三)品质鉴定108
(四)干草的饲喂109
三、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110
(一)意义110
(二)制作的必备条件111
(三)青贮设施及设备112
(四)制作技术和要求113
(五)质量评定115
(六)取料与饲喂116
第六章 绒山羊的营养需要118
一、绒山羊消化器官组成及功能118
(一)口腔118
(二)复胃119
(三)小肠125
(四)大肠125
二、绒山羊的营养需要126
(一)能量需要126
(二)蛋白质需要130
(三)粗纤维的营养需要135
(四)矿物质营养需要137
(五)维生素需要143
(六)水的需要146
三、绒山羊的饲养标准148
第七章 放牧饲养151
一、山羊的消化特点及生活习性151
(一)消化特点151
(二)生活习性152
(三)放牧习性152
二、放牧的有利条件153
(一)山羊可啃食低矮牧草153
(二)草场资源丰富154
三、放牧的要求及选择155
(一)放牧的基本要求155
(二)放牧队形157
(三)四季牧场的选择158
四、放牧技术158
(一)荒漠、半荒漠地区放牧159
(二)干旱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放牧160
五、放牧的组织165
(一)劳力安排165
(二)适度规模166
(三)合理羊群结构的确定166
六、提高放牧效率的措施170
(一)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170
(二)依草定畜172
(三)适宜的采食高度174
(四)建立休牧制度174
七、禁牧与舍饲175
(一)禁牧后舍饲的紧迫性175
(二)牧草多样性与舍饲的关系176
八、舍饲的可行性和好处177
(一)舍饲的可行性177
(二)舍饲的好处178
九、舍饲的效果178
第八章 各类羊的饲养管理180
一、一般饲养管理技术180
二、种公羊的饲养管理181
(一)配种期饲养181
(二)非配种期饲养182
三、母羊的饲养管理183
(一)怀孕前期母羊的饲养183
(二)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184
(三)母羊分娩期的饲养管理189
四、哺乳期饲养192
五、空怀母羊的饲养管理192
六、育肥羊的饲养管理193
七、羔羊的饲养管理195
(一)生长发育规律195
(二)吮乳期的饲养管理197
(三)训料期的饲养管理200
(四)断奶期的饲养管理202
八、育成羊的管理203
九、绒山羊的日常管理204
(一)梳绒204
(二)去势206
(三)去角206
(四)药浴207
(五)捕捉羊及导羊前进208
(六)年龄识别208
(七)羊的编号209
(八)修蹄209
第九章 羊舍建筑及设备211
一、环境与饲养的关系211
(一)温度211
(二)湿度211
(三)光照212
(四)气流212
(五)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212
二、场址选择及羊场的布局213
(一)场址的选择213
(二)羊场的布局214
三、羊舍类型及其建筑216
(一)原则216
(二)羊舍建筑217
(三)羊舍类型218
四、羊场设备及加工机械221
(一)羊场设备221
(二)加工机械223
第十章 绒山羊的繁殖技术229
(一)繁殖规律229
(二)发情鉴定及发情调控233
(三)配种季节与配种技术240
第十一章 绒山羊的性状选择及杂交改良249
一、染色体与遗传249
(一)染色体249
(二)外表性状的遗传250
(三)遗传缺陷252
二、遗传与改良254
(一)遗传力254
(二)重复力255
(三)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256
三、选种258
(一)个体表型选择258
(二)系谱选择265
(三)半同胞选择266
(四)后裔测验266
(五)选择方法的应用266
四、主要性状的选择268
(一)主要生产性能指标268
(二)主要性状的选择271
五、杂交改良279
(一)引种279
(二)杂交280
(三)繁育体系285
第十二章 绒山羊的疾病防疫290
一、羊场环境卫生290
(一)圈舍卫生290
(二)定期消毒290
(三)药物预防291
(四)定期驱虫292
(五)免疫接种292
二、羔羊疾病293
(一)羔羊梭菌性痢疾(羔羊痢疾)293
(二)羔羊大肠杆菌病(羔羊白痢)295
(三)破伤风(锁口风、耳直风)297
(四)初生羔羊假死(窒息)298
(五)锁肛及直肠闭锁298
(六)腱挛缩(软蹄症)299
(七)脐炎(脐病)299
(八)羔羊缺奶300
(九)胎粪不下(胎粪停留)300
(十)消化不良301
(十一)佝偻病(小羊骨软症、弯腿症)304
(十二)白肌病(僵羔)305
(十三)羔羊肺炎306
三、急性传染病307
(一)羊快疫307
(二)羊肠毒血症309
(三)羊猝狙310
(四)口蹄疫311
(五)炭疽313
(六)肝肺坏死杆菌病315
(七)李氏杆菌病(旋转病)316
(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317
(九)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流行性眼炎)319
(十)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黄疸)320
(十一)山羊痘(羊天花)322
(十二)蓝舌病(羊瘟)324
(十三)巴氏杆菌病325
(十四)羊布氏杆菌病326
(十五)破伤风330
四、慢性传染病331
(一)山羊结核331
(二)干酪样淋巴结炎(假结核病)332
(三)放线菌病(放线杆菌病)333
(四)山羊关节炎脑炎334
(五)痒病336
(六)羊坏死杆菌病337
五、寄生虫病338
(一)绦虫病338
(二)脑多头蚴病340
(三)棘球蚴病342
(四)片形吸虫病343
(五)羊消化道线虫病346
(六)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胃虫病)349
(七)仰口线虫病(钩虫病)350
(八)食道口线虫病(结节虫病)351
(九)夏伯特线虫病(阔口线虫病)352
(十)羊肺丝虫病352
(十一)螨病353
(十二)羊狂蝇蛆病355
(十三)山羊泰勒虫病356
六、营养代谢性疾病358
(一)维生素B族缺乏症358
(二)骨质软化病(成年羊骨软症)359
(三)食毛症360
(四)异嗜癖361
(五)山羊妊娠毒血症362
(六)低镁血症363
(七)铜缺乏症363
(八)碘缺乏症(甲状腺肿)364
(九)钴缺乏症366
(十)锌缺乏症367
(十一)酮病368
七、中毒性疾病369
(一)疯草中毒369
(二)萱草根中毒370
(三)乌头中毒370
(四)黑勾叶中毒371
(五)山蟛蜞菊中毒371
(六)喷嚏草中毒(呕吐病)372
(七)黑斑病甘薯中毒(烂红苕中毒)372
(八)羽扇豆中毒373
(九)慢性氟中毒373
(十)蛇毒中毒374
(十一)有机磷中毒376
(十二)有机氯中毒377
(十三)有机氟中毒378
(十四)氢氰酸中毒379
(十五)亚硝酸盐中毒380
(十六)蓖麻中毒381
(十七)照山白中毒382
(十八)瘤胃酸中毒382
(十九)马铃薯中毒384
(二十)菜子饼及芥子饼中毒385
(二十一)含砷农药中毒386
(二十二)有机汞农药中毒388
(二十三)磷化锌中毒388
(二十四)安妥中毒389
(二十五)敌鼠中毒390
(二十六)四氯化碳中毒390
(二十七)尿素中毒391
(二十八)蚜虫中毒392
(二十九)感光过敏393
(三十)肉毒梭菌中毒症396
八、普通病397
(一)食管阻塞397
(二)前胃弛缓399
(三)瘤胃积食402
(四)急性瘤胃臌气403
(五)胃肠炎404
(六)子宫脱出405
(七)胎衣不下406
(八)生产瘫痪408
(九)阴道脱出408
(十)子宫内膜炎409
(十一)乳房炎410
附录412
附录一 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412
附录二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卫生指标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