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 第2版
  • 鸟哥编著;许伟,林彩娥改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622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1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认识Linux及Linux主机规划与安装第1章 什么是Linux2

1.1 什么是Linux3

1.1.1 计算机:计算的辅助工具3

1.1.2 什么是操作系统3

1.1.3 Linux之前UNIX的历史5

1.1.4 关于GNU计划9

1.2 Torvalds的Linux开发11

1.2.1 与Minix之间11

1.2.2 386硬件的多任务测试11

1.2.3 初次发布Linux 0.0212

1.2.4 Linux的开发:虚拟团队的产生13

1.2.5 Linux版本14

1.3 Linux的特性15

1.3.1 Linux的特性16

1.3.2 Linux的优缺点16

1.3.3 其他相关信息17

1.4 习题18

1.5 参考资料19

第2章 如何学习Linux20

2.1 Linux的应用21

2.2 基础学习22

2.2.1 从头学习22

2.2.2 选择工具书23

2.2.3 实践再实践23

2.3 学习方法23

2.3.1 X Window还是命令行24

2.3.2 主机/网络数据查询24

2.3.3 向别人提问25

2.3.4 笔者的建议25

2.4 习题26

第3章 Linux主机的规划27

3.1 认识主机硬件组件28

3.1.1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配置28

3.1.2 选择适合Linux系统的主机配置33

3.1.3 Linux中的硬件设备号35

3.2 安装Linux前的规划36

3.2.1 选择适当的版本36

3.2.2 主机服务规划与硬件的关系37

3.2.3 主机硬盘的主要规划38

3.2.4 练习机的安装建议39

3.3 实际案例39

3.4 习题40

3.5 参考资料41

第4章 安装FC4与多重启动技巧42

4.1 安装Linux的第一步:规划43

4.1.1 练习机的规划43

4.1.2 硬盘连接与硬盘号44

4.1.3 识别硬盘分区45

4.1.4 Linux安装模式中硬盘分区的选择(极重要)46

4.2 开始安装Fedora Core Release Ⅳ47

4.2.1 选择启动顺序并启动47

4.2.2 选择安装模式48

4.2.3 选择安装程序的语系与键盘配置49

4.2.4 安装的系统类型与磁盘分区51

4.2.5 选择引导程序56

4.2.6 设置网络与防火墙56

4.2.7 选择时区与设置root密码58

4.2.8 选择软件包59

4.2.9 其他注意事项62

4.3 多重启动安装流程与技巧62

4.4 大硬盘导致无法启动的问题64

4.5 习题64

第5章 启动关机、在线求助与执行命令的方式65

5.1 首次登入系统66

5.1.1 首次登入FC图形界面66

5.1.2 KDE的简单操作73

5.1.3 切换X Window与命令行模式76

5.2 用命令行模式登入Linux76

5.3 在命令行模式执行命令77

5.3.1 开始执行命令78

5.3.2 基础命令操作79

5.3.3 重要的热键[Tab]、[Ctrl]-c、[Ctrl]-d81

5.3.4 查看错误信息82

5.4 在线帮助:man page/info page83

5.4.1 man page83

5.4.2 info page87

5.4.3 其他有用的文档88

5.5 正确的关机方法(shutdown、reboot、init、halt)89

5.5.1 数据同步写入磁盘:sync89

5.5.2 常用的关机命令:shutdown90

5.5.3 重新启动和关机:reboot、halt、poweroff90

5.6 启动过程的故障排除91

5.6.1 扇区错乱的问题91

5.6.2 忘记root密码92

5.7 习题92

第二部分 Linux文件、目录与磁盘格式第6章 Linux的文件属性与目录配置95

6.1 用户与用户组96

6.2 Linux文件权限97

6.2.1 Linux文件属性97

6.2.2 更改文件权限100

6.2.3 目录属性的意义103

6.2.4 Linux文件类型与扩展名104

6.3 Linux目录配置106

6.3.1 Linux目录配置标准FHS106

6.3.2 目录配置的内容107

6.3.3 特殊目录111

6.3.4 一般主机分区与目录的配置111

6.4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112

6.5 参考资料113

6.6 习题113

第7章 Linux文件和目录管理114

7.1 目录与路径115

7.1.1 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115

7.1.2 目录的相关操作115

7.1.3 执行文件路径的变量:$PATH118

7.2 管理文件与目录118

7.2.1 查看文件和目录:ls119

7.2.2 复制、移动和删除:cp、rm、mv120

7.2.3 获取路径的文件名与目录名123

7.3 查看文件内容124

7.3.1 直接查看文件内容124

7.3.2 翻页查看126

7.3.3 数据选取127

7.3.4 非纯文本文件:od128

7.3.5 修改文件时间与创建新文件:touch128

7.4 文件与目录的默认权限与隐藏权限130

7.4.1 文件默认权限:umask131

7.4.2 文件隐藏属性132

7.4.3 文件特殊权限:SUID/SGID/Sticky Bit133

7.4.4 文件类型:file135

7.5 搜索文件135

7.6 习题138

第8章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140

8.1 认识EXT2文件系统141

8.1.1 硬盘物理组成141

8.1.2 分区142

8.1.3 文件系统142

8.1.4 Linux的EXT2文件系统(inode)143

8.1.5 EXT2/EXT3文件的访问与日志文件系统的功能145

8.1.6 Linux文件系统的运行148

8.1.7 载入点148

8.1.8 Linux支持的其他文件系统148

8.2 文件系统的简单操作149

8.2.1 磁盘与目录的容量149

8.2.2 连接文件:ln152

8.3 磁盘的分区、格式化、检验与载入154

8.3.1 分区:fdisk155

8.3.2 磁盘格式化159

8.3.3 磁盘检验:fsck、badblocks160

8.3.4 磁盘载入与卸载162

8.3.5 修改磁盘参数164

8.4 设置启动载入167

8.4.1 载入磁盘、中文编码和U盘167

8.4.2 启动载入/etc/fstab和/etc/mtab168

8.5 建立虚拟内存170

8.5.1 建立虚拟内存设备170

8.5.2 建立虚拟内存文件171

8.6 参考资料172

8.7 习题172

第9章 文件的压缩与打包173

9.1 压缩文件的用途与技术174

9.2 Linux系统常见的压缩命令175

9.2.1 compress175

9.2.2 gzip、zcat176

9.2.3 bzip2、bzcat177

9.2.4 tar177

9.2.5 dd179

9.2.6 cpio180

第三部分 学习Shell和Shell脚本183

第10章 vi文字处理器183

10.1 vi与vim184

10.2 vi的使用184

10.2.1 简单执行范例185

10.2.2 命令行内容说明186

10.2.3 案例练习190

10.2.4 文件的恢复与暂存盘190

10.3 vim的附加功能191

10.3.1 块选择(Visual Block)191

10.3.2 多文件编辑192

10.3.3 多窗口功能193

10.3.4 vim环境设置194

10.4 使用vi进行编辑的练习195

10.5 DOS与Linux的换行符196

10.6 本章与LPI的关系196

10.7 参考资料197

10.8 习题197

第11章 认识Bash Shell198

11.1 Bash Shell199

11.1.1 什么是Shell199

11.1.2 系统的shell与/etc/shells功能200

11.1.3 Bash Shell的功能201

11.1.4 Bash Shell的内置命令:type202

11.1.5 执行命令203

11.2 Shell的变量功能204

11.2.1 变量的获取与设置:echo、变量设置规则、unset205

11.2.2 变量的用途207

11.2.3 环境变量的功能208

11.2.4 语系文件的变量(locale)211

11.2.5 变量的有效范围213

11.2.6 变量键盘读取、数组与声明:read、array、declare213

11.2.7 与文件系统及程序的限制关系:ulimit215

11.2.8 附加的变量设置功能215

11.3 命令别名与历史命令217

11.3.1 命令别名设置:alias、unalias217

11.3.2 历史命令:history218

11.4 Bash Shell使用环境220

11.4.1 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220

11.4.2 登录消息显示数据:/etc/issue、/etc/motd221

11.4.3 环境设置文件:bashrc、~/.bashrc、~/.profile、profile...、/etc/inputrc、source222

11.4.4 终端的环境设置:stty、set224

11.4.5 通配符与特殊符号226

11.4.6 数据流重导向228

11.4.7 什么是数据流重导向228

11.4.8 命令执行的判断根据:;、&&、丨丨231

11.5 管道命令(pipe)232

11.5.1 选取命令:cut、grep232

11.5.2 排序命令:sort、wc、uniq234

11.5.3 双向重导向:tee236

11.5.4 字符转换命令:tr、col、join、paste、expand236

11.5.5 拆分命令:split239

11.5.6 参数代换:xargs240

11.5.7 减号(-)的用途241

11.6 参考资料241

11.7 习题241

第12章 正则表达式242

12.1 简介243

12.1.1 什么是正则表达式243

12.1.2 系统管理员使用正则表达式243

12.1.3 正则表达式的广泛用途243

12.1.4 正则表达式与Shell在Linux中的角色定位244

12.1.5 扩展的正则表达式244

12.2 基础正则表达式244

12.2.1 通过grep选取字符串244

12.2.2 重要特殊字符(characters)250

12.3 扩展正则表达式251

12.4 格式化显示:printf252

12.5 sed工具简介254

12.6 awk工具简介255

12.7 文件数据比较与显示的相关功能258

12.7.1 文件比较258

12.7.2 文件打印准备:pr260

12.8 重点回顾261

12.9 参考资料261

12.10 习题261

第13章 学习Shell脚本262

13.1 什么是Shell脚本263

13.1.1 为什么学习Shell脚本263

13.1.2 第一个脚本的编写与执行264

13.1.3 编写Shell脚本的良好习惯265

13.2 简单的Shell脚本练习265

13.3 善用判断条件267

13.3.1 使用test命令的测试功能267

13.3.2 使用判断符号[]270

13.3.3 Shell脚本的默认变量($0,$1...)271

13.4 条件判断272

13.4.1 使用if...then272

13.4.2 使用case...esac判断275

13.4.3 使用函数功能277

13.5 循环279

13.5.1 while do done、until do done279

13.5.2 for...do...done280

13.6 Shell脚本的追踪与调试282

13.7 习题283

第四部分 Linux用户管理285

第14章 Linux账号与身份管理285

14.1 Linux的账号与用户组286

14.1.1 用户识别:UID与GID286

14.1.2 用户账号:/etc/passwd,/etc/shadow287

14.1.3 关于用户组:有效与初始用户组、groups、newgrp289

14.2 账号管理291

14.2.1 新增与删除用户:useradd、相关设置文件、passwd、usermod、userdel291

14.2.2 用户功能:chfn,chsh296

14.2.3 新增与删除用户组298

14.2.4 密码管理:passwd300

14.3 切换用户身份301

14.3.1 su302

14.3.2 sudo303

14.4 用户的特殊Shell与PAM模块306

14.4.1 特殊的shell、/sbin/nologin306

14.4.2 PAM模块:/etc/nologin、/etc/securetty306

14.5 Linux系统的用户对话与邮件的使用309

14.5.1 查询用户:w、who、last、lastlog309

14.5.2 用户对话:talk、mesg、wall309

14.5.3 用户邮件信箱:mail310

14.6 手动增加用户312

14.6.1 一些检查工具312

14.6.2 特殊账号,如纯数字账号的建立313

14.6.3 不开放终端登录的账号(ex>mail account)314

14.6.4 建立账号的范例315

14.7 习题316

第15章 Linux磁盘配额317

15.1 什么是磁盘配额318

15.2 基本磁盘配额命令319

15.3 磁盘配额实例322

15.4 不更改现有系统的磁盘配额实例326

15.5 习题327

第16章 例行性命令的建立328

16.1 什么是例行性命令329

16.1.1 Linux工作任务分配的种类:at、cron329

16.1.2 系统常见的例行性命令329

16.2 仅进行一次的工作任务分配:at330

16.3 循环执行的例行性命令332

16.3.1 用户的设置:crontab332

16.3.2 系统的设置:/etc/crontab334

16.4 一些使用特性335

16.5 习题336

第17章 程序与资源管理337

17.1 什么是进程338

17.1.1 进程与程序338

17.1.2 Linux的多用户、多任务环境339

17.2 作业管理:&、[ctrl]-z、jobs、fg、bg、kill341

17.3 进程管理344

17.3.1 进程的观察344

17.3.2 进程的删除349

17.3.3 系统资源的观察350

17.4 进程的执行顺序354

17.5 特殊文件与进程355

17.5.1 SUID/SGID/SBIT的概念355

17.5.2 /proc/*的意义356

17.5.3 查询已打开的文件或已执行进程打开的文件357

17.6 参考资料360

17.7 习题360

第五部分 Linux系统管理员362

第18章 启动关机的流程与加载程序362

18.1 启动流程363

18.1.1 引导加载程序与核心载入363

18.1.2 第一个程序init及设置文件/etc/inittab与runlevel364

18.1.3 init处理系统初始化流程(/etc/rc.d/rc.sysinit)366

18.1.4 启动系统服务与相关启动设置文件(/etc/rc.d/rc.n与/etc/sysconfig)367

18.1.5 用户自定义引导启动程序(/etc/rc.d/rc.local)368

18.1.6 根据/etc/inittab设置加载终端或X-Window界面368

18.1.7 其他启动相关事项369

18.1.8 变换运行等级370

18.2 核心与核心模块371

18.2.1 核心模块与依赖性371

18.2.2 核心模块的观察:lsmod、modinfo372

18.2.3 核心模块的加载与删除:insmod、modprobe、rmmod373

18.2.4 核心模块的额外参数设置:/etc/modprobe.conf374

18.3 引导加载程序:Grub374

18.3.1 引导加载程序的功能与意义374

18.3.2 grub的设置文件/boot/grub/menu.lst与安装类型375

18.3.3 测试与安装grub378

18.3.4 启动前的额外功能修改380

18.3.5 核心功能中的vga设置382

18.3.6 大硬盘的问题382

18.4 引导加载程序:LILO382

18.4.1 LILO的设置文件/etc/lilo.conf383

18.4.2 测试与安装LILO引导加载程序384

18.4.3 问题与解决方法385

18.5 解决启动过程的问题386

18.5.1 忘记root密码的解决方案386

18.5.2 设置错误无法启动387

18.5.3 利用chroot切换到另一个硬盘387

18.6 参考资料388

18.7 习题388

第19章 源码与Tarball套件管理程序389

19.1 简介390

19.1.1 什么是开放源码、编译器与可执行文件390

19.1.2 什么是函数库391

19.1.3 什么是make与configure392

19.1.4 什么是Tarball的套件392

19.1.5 安装与升级套件392

19.2 一个简单的范例393

19.2.1 显示Hello World393

19.2.2 编译子程序394

19.2.3 加入函数库395

19.2.4 使用gcc396

19.3 make的简单用法397

19.3.1 为什么要用make397

19.3.2 make的基本语法与变量398

19.4 Tarball的管理与建议400

19.4.1 使用源码管理套件所需要的基础套件400

19.4.2 Tarball安装的基本步骤401

19.4.3 Tarball套件安装的注意事项(如何删除、升级)402

19.4.4 简单的范例:使用ntp403

19.4.5 使用patch更新源码404

19.5 函数库管理406

19.5.1 动态与静态函数库406

19.5.2 ldconfig与/etc/ld.so.conf407

19.5.3 ldd407

19.6 检验软件正确性:md5sum408

19.7 重点回顾409

19.8 参考资料410

第20章 RPM与SRPM套件管理程序411

20.1 简介412

20.1.1 什么是RPM与SRPM412

20.1.2 什么是i386、i586、i686、noarch413

20.1.3 RPM的优点414

20.1.4 解决RPM属性依赖问题414

20.2 RPM套件管理程序414

20.2.1 RPM的默认安装路径414

20.2.2 RPM安装(install)415

20.2.3 RPM升级与更新416

20.2.4 RPM查询417

20.2.5 RPM验证与数字签名419

20.2.6 RPM卸载与重建数据库421

20.3 SRPM的使用421

20.3.1 使用系统默认值安装SRPM文件421

20.3.2 SRPM使用的路径与需要的套件422

20.3.3 配置文件的主要内容422

20.3.4 SRPM的编译命令425

20.4 范例:打包套件426

20.5 选择RPM还是Tarball427

20.6 重点回顾428

20.7 参考资料429

20.8 习题429

第21章 系统服务守护程序430

21.1 什么是守护程序与服务431

21.1.1 守护程序的主要分类431

21.1.2 与服务有关的端口信息:/etc/services432

21.1.3 守护程序的命名规则433

21.1.4 系统的守护程序位置433

21.1.5 守护程序的启动方式:service434

21.2 解析超级守护程序的设置文件435

21.2.1 解析xinetd.conf435

21.2.2 简单的telnet范例设置438

21.3 TCP_Wrappers440

21.4 系统打开的服务442

21.4.1 观察系统启动的服务442

21.4.2 设置开机后立即启动服务443

21.4.3 一个服务的简单说明445

21.5 习题450

第22章 认识与分析登录文件451

22.1 什么是登录文件452

22.2 登录文件的记录:syslogd453

22.2.1 登录文件内容的一般格式453

22.2.2 登录文件的配置文件:/etc/syslog.conf454

22.2.3 登录文件的安全性设置458

22.2.4 登录文件主机的简单设置459

22.3 登录文件的轮替(logrotate)459

22.3.1 logrotate的设置文件460

22.3.2 实际测试logrotate的操作462

22.4 分析登录文件464

22.4.1 常见命令:last、lastlog、dmesg464

22.4.2 登录文件分析工具465

第23章 Linux备份策略467

23.1 谁需要备份数据468

23.2 备份哪些Linux数据468

23.3 选择备份设备469

23.4 备份的种类470

23.5 选择备份工具471

23.6 备份策略实例472

23.6.1 日常备份行为472

23.6.2 每日备份数据脚本475

23.6.3 远程备份系统475

23.7 还原系统的考虑因素476

23.8 习题477

第24章 X Window简单设置478

24.1 什么是X Window系统479

24.1.1 是否需要启用X Window系统479

24.1.2 X Window的发展历史479

24.1.3 X服务器/X客户端/窗口管理器的关系480

24.1.4 X Window启用的流程482

24.2 与X服务器有关的设置文件484

24.2.1 手动修改xorg.conf或XF86Config485

24.2.2 X字体服务器(Font Server,XFS)488

24.2.3 /etc/inittab489

24.2.4 使用Xorg/XFree86设置默认的设置文件489

24.3 更新显卡驱动程序的范例:NVidia驱动程序489

24.4 解决问题491

24.5 参考资料491

24.6 习题492

第25章 Linux硬件检测与维护493

25.1 准备硬件494

25.1.1 硬件信息的收集:lspci、iostat494

25.1.2 驱动USB设备496

25.1.3 使用lm_sensors取得温度、电压等信息497

25.2 FC4的系统操作:setup功能500

25.3 利用CUPS架构打印机507

25.4 特殊的文件系统:LVM517

25.4.1 什么是LVM:PV、PE、VG、LV517

25.4.2 制作LVM磁盘的流程519

25.4.3 加大原有的LVM磁盘:resize2fs524

25.4.4 注意事项526

25.5 额外的存储设备iSCSI协议的磁盘阵列527

25.5.1 什么是磁盘阵列527

25.5.2 iSCSI磁盘阵列的架设与使用528

25.6 参考资料533

25.7 习题533

第26章 Linux核心编译与管理534

26.1 简介535

26.1.1 什么是核心535

26.1.2 更新核心的原因536

26.1.3 核心的版本与下载最新核心的位置537

26.2 核心源码的获取与升级538

26.2.1 获取原版本提供的核心源码538

26.2.2 获取最新的核心539

26.2.3 保留原设置:利用补丁升级核心源码539

26.2.4 核心目录下的子目录信息539

26.3 设置核心的编译设置(Makefile)539

26.3.1 编辑核心的生成文件540

26.3.2 设置核心内容与模块541

26.4 核心的编译与安装558

26.4.1 编译的流程559

26.4.2 模块安装注意事项559

26.4.3 安装旧版与新版的核心成多重启动系统560

26.5 额外(单一)模块编译560

26.5.1 单一模块编译561

26.5.2 核心模块管理:lsmod、modinfo、modprobe、insmod、rmmod562

附录A GNU的GPL条款564

A.1 序言565

A.2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有关复制、发布和修改的条款和条件565

附录B ext2/ext3文件系统569

B.1 第二扩展文件系统(EXT2)570

B.2 为何选择EXT35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