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于进化 以西方文学罪罚观为视角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春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308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7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于进化 以西方文学罪罚观为视角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8章 断裂、传承、多元共竞:20世纪的刑法思想423
8.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24
8.1.1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27
8.1.1.1 “我要反抗一种不健全的文明”:罗曼·罗兰与《约翰·克里斯朵夫》427
8.1.1.2 罹患恋狱癖的社会异己者:让·热内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30
8.1.2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34
8.1.2.1 轰动出版界的刑事案件:劳伦斯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434
8.1.2.2 乔治·奥威尔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37
8.1.3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440
8.1.3.1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41
8.1.3.2 电椅上的美国梦:西奥多·德莱塞与《美国悲剧》445
8.1.3.3 清晰的铭牌——美国制造:理查德·赖特与《土生子》449
8.1.3.4 你为谁辩护:赫尔曼·沃克与《凯恩舰哗变》452
8.1.4 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57
8.1.4.1 迷惘的一代:海明威与《永别了,武器》458
8.1.4.2 五位女性诠释的战争观:鲍里斯·瓦西里耶夫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461
8.1.4.3 邪恶的童真:威廉·戈尔丁与《蝇王》463
8.1.4.4 “德意志的良心”:雷马克与《西线无战事》467
8.1.4.5 冷酷的预言者:海尔曼·黑塞与《荒原狼》469
8.1.4.6 当死亡滚滚而至:海因里希·伯尔与《列车正点到达》471
8.1.4.7 直面罪愆的爱与救赎:本哈德·施林克与《朗读者》472
8.1.4.8 西方国家对待战争罪责的态度479
8.2 现代主义文学485
8.2.1 象征主义文学487
8.2.1.1 虔诚悔罪的朝拜之旅:叶芝与《驶向拜占庭》487
8.2.1.2 圣杯传奇:艾略特与《荒原》488
8.2.2 表现主义文学491
8.2.2.1 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93
8.2.2.2 卡夫卡作品中的刑法思想497
8.3 后现代主义文学512
8.3.1 存在主义文学514
8.3.1.1 “他人即地狱”:萨特与《禁闭》516
8.3.1.2 阿尔贝·加缪作品中的刑法思想517
8.3.2 黑色幽默文学524
8.3.2.1 组织性的混乱与制度化的疯狂:约瑟夫·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526
8.3.2.2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作品中的刑法思想528
8.4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影像作品与刑法思想535
8.5 20世纪西方刑法思想的走向578
8.5.1 政治、科学、哲学思想背景578
8.5.2 文学与法学思想的特征583
8.5.2.1 刑事社会学派584
8.5.2.2 后期古典学派591
第9章 让文学之光照亮法学殿堂605
9.1 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637
9.2 冲突与融合:刑法学与文学644
9.2.1 亲密敌人:刑法学的“傲慢”与文学的“偏见”644
9.2.1.1 本质与使命不同644
9.2.1.2 价值诉求载体不同645
9.2.1.3 事件解读角度不同646
9.2.1.4 价值输出方向不同647
9.2.2 快乐伴侣:刑法学与文学的琴瑟和谐648
9.2.2.1 学科性质的交叉性: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角度649
9.2.2.2 研究方法的互鉴性:刑法学方法论角度650
9.2.2.3 社会功能的同质性:社会控制的视角656
9.2.2.4 个体角色的共融性:文学家与刑法学家660
9.3 镜子里的陌生人:罪之本质676
9.3.1 我本良善:人性论676
9.3.1.1 刑法思想中的人性论677
9.3.1.2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论679
9.3.2 别无选择:犯罪原因与犯罪人类型683
9.3.2.1 刑法思想中的犯罪原因与犯罪人分类683
9.3.2.2 文学作品中的犯罪原因与犯罪人分类685
9.3.3 申冤在我:犯罪行为与犯罪行为人688
9.3.4 从复仇女神到庄严女神: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691
9.4 苦难与救赎:人类的永恒困境695
9.4.1 因何称义:刑罚权根据695
9.4.1.1 契约论696
9.4.1.2 意志自由与意志决定699
9.4.2 报应与救赎:刑罚的本质与功能702
9.4.2.1 西方刑法思想中罚的本质702
9.4.2.2 西方文学作品中罚的本质704
9.4.3 爱的鞭笞:刑罚适用707
9.4.3.1 刑法思想中的刑罚适用708
9.4.3.2 文学作品对刑罚效果的检视709
9.4.3.3 关于监禁刑712
9.4.3.4 关于肉刑716
9.4.3.5 关于死刑719
9.5 重返伊甸园:需要信仰,还是辩护727
9.5.1 “法的门前”:刑法文化的承继与变迁728
9.5.1.1 敬畏刑法728
9.5.1.2 游戏刑法731
9.5.1.3 背叛刑法733
9.5.2 最后的审判:人类永恒的困境735
9.5.2.1 倘若能有明天:犯罪人再社会化737
9.5.2.2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亲情与爱情的守候740
9.5.2.3 荒原中的风信子:人性的追寻与复苏742
余论 把根留住:民族精神与刑法思想746
参考文献749
后记767
索 引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