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神的三足鼎 三种基本文化视野下的抒情诗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诗神的三足鼎 三种基本文化视野下的抒情诗比较
  • 陈本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83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219MB
  • 文件页数:576页
  • 主题词:抒情诗-比较诗学-中国、国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神的三足鼎 三种基本文化视野下的抒情诗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情感特性比较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3

一、文化的道德特性3

(一)半文明宗教文化向道德文化转型4

(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道德特性11

二、诗歌情感的道德特性18

(一)功利性道德情感20

(二)审美性道德情感25

三、异质文化与异质情感33

(一)异质文化——科学文化33

(二)异质情感——自我情感35

四、道德情感与自我情感的历史变化40

第二节 西方抒情诗的情感特性44

一、文化的科学特性44

(一)半文明宗教文化向科学文化转型44

(二)科学文化的心理机能——理智及其他51

二、诗歌情感的自我特性54

(一)功利性自我情感55

(二)审美性自我情感59

三、异质文化与异质情感74

(一)异质文化——宗教文化74

(二)异质情感——宗教情感81

四、自我情感与宗教情感的历史变化89

第三节 西亚南亚抒情诗的情感特性111

一、文化的宗教特性111

(一)半文明宗教文化向文明宗教文化升华111

(二)三种宗教文化的不同特性121

二、诗歌情感的宗教特性125

(一)功利性宗教情感与审美性宗教情感125

(二)三种诗歌宗教情感的不同特性137

三、异质文化与异质情感147

(一)异质文化——科学文化147

(二)异质情感——自我情感159

四、宗教情感与自我情感的历史变化168

第四节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181

一、文化的“科学—政治”特性181

(一)“科学一政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变化182

(二)“科学—政治”文化心理与民族主义、激进主义187

二、诗歌情感的“自我—政治”特性191

(一)功利性“自我—政治”情感与审美性“自我—政治”情感191

(二)“自我—政治”情感是现代诗歌诞生的内在标志205

三、异质文化与异质情感208

(一)异质文化——政治文化208

(二)异质情感——政治情感209

四、自我情感与政治情感的历史变化214

第二章 思想题材比较23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思想题材239

一、忧患思想题材239

(一)忧国、忧民、忧仕途功名239

(二)“忧患意识”与“乐感文化”245

二、亲情思想题材247

(一)亲情与泛亲情——乡情、友情247

(二)自然血缘与文化的内在自然根性252

三、山水思想题材254

(一)山水体道与山水愉情254

(二)自然山水与文化的外在自然根性263

第二节 西方抒情诗的思想题材266

一、爱情思想题材266

(一)为爱而爱的爱情266

(二)爱情的形而上升华272

二、哲理思想题材274

(一)形而上哲理与人生哲理274

(二)诗歌与哲学282

三、宗教思想题材285

(一)赞颂、救赎、天国与死亡285

(二)宗教超越及其他超越293

第三节 西亚南亚抒情诗的思想题材296

一、希伯来抒情诗的思想题材296

(一)宗教思想题材296

(二)世俗思想题材301

二、阿拉伯—波斯抒情诗的思想题材305

(一)宗教思想题材305

(二)世俗思想题材312

三、印度抒情诗的思想题材320

(一)宗教思想题材320

(二)世俗思想题材328

第四节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思想题材333

一、政治思想题材333

(一)政治忧患、政治抗争与政治歌颂333

(二)爱国主义传统与诗歌339

二、爱情思想题材342

(一)感伤的爱、智性的爱与体验的爱342

(二)爱情的变性与扭曲353

三、哲理思想题材355

(一)形而上哲理与人生哲理355

(二)直觉思维与诗歌368

第三章 审美意象比较37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审美意象373

一、意象论与意境论373

(一)意象论的产生与历史变化373

(二)意境论的产生与历史变化376

二、意象与意境的特点381

(一)意象的特点381

(二)意境的特点384

三、意境的审美特性391

(一)意境的审美中和性391

(二)意境的审美形态394

第二节 西方抒情诗的审美意象396

一、意象论396

(一)意象论的来源396

(二)审美意象论与诗歌意象论398

二、意象的特点406

(一)意象的特点406

(二)意象与意境辨析408

三、意象的审美特性411

(一)意象的审美心灵性与审美形式性411

(二)意象的化丑为美与以丑为美418

第三节 西亚南亚抒情诗的审美意象421

一、希伯来抒情诗的审美意象422

(一)《诗篇》等作品的意象422

(二)《雅歌》的意象427

二、阿拉伯—波斯抒情诗的审美意象430

(一)阿拉伯抒情诗的意象430

(二)波斯抒情诗的意象434

三、印度抒情诗的审美意象439

(一)意象的特点439

(二)梵我同一与意象的神秘性442

第四节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审美意象446

一、现代意象论446

(一)两种现代意象论及其来源446

(二)现代诗歌意象论449

二、意象的特点456

(一)意象的特点456

(二)意象与意境辨析462

三、意象的审美特性465

(一)意象的审美心灵性与审美形式性465

(二)诗歌审美意象的存在方式475

第四章 创作手法比较47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创作手法479

一、感物起兴479

二、直观性描写486

三、客观化抒情490

第二节 西方抒情诗的创作手法494

一、沉思赋形494

二、想象性描写508

三、主观化抒情513

第三节 西亚南亚抒情诗的创作手法518

一、希伯来抒情诗的创作手法518

二、阿拉伯—波斯抒情诗的创作手法525

三、印度抒情诗的创作手法533

第四节 中国现代抒情诗的创作手法539

一、沉思赋形539

二、想象性描写548

三、主观化抒情552

余论556

丛书后记5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