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貌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地貌学教程
  • 杨景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1438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貌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

第二节 地貌学的学科分类4

第三节 地貌学的发展简史5

第二章 坡地地貌7

第一节 风化作用7

一、物理风化7

二、化学风化8

三、生物风化9

第二节 崩塌及其地貌9

一、崩塌的作用方式9

二、崩塌的分类10

三、形成崩塌的条件10

四、崩塌堆积地貌和结构12

第三节 滑坡14

一、滑坡体的运动14

二、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15

三、滑坡的形态特征16

四、滑坡的类型和发展17

第四节 土屑蠕动19

第五节 土溜20

一、融冻土溜20

二、热带土溜21

第六节 坡面侵蚀和坡积裙21

一、坡面侵蚀21

二、坡积裙23

第七节 坡地发育与山麓剥蚀面23

一、坡地发育24

二、山麓剥蚀面25

第三章 河流地貌26

第一节 河流流水作用27

一、流水的基本特征27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29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29

四、河流的堆积作用30

第二节 河床30

一、河床纵剖面的形成与发展30

二、影响河床纵剖面发展的因素32

三、河床中的地形33

四、河床平面形态35

第三节 河漫滩38

一、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38

二、河漫滩的结构39

三、河漫滩的形态特征40

四、自然地理条件对河漫滩发育的影响41

第四节 泥石流42

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42

二、泥石流的类型43

三、泥石流的地貌作用46

第五节 洪积扇47

一、洪积扇的形态特征与成因47

二、洪积扇的结构48

三、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对洪积扇发育的影响50

第六节 冲积平原51

一、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与地貌特征51

二、冲积平原的结构53

第七节 河口区地貌53

一、河口区地貌特征和动力作用54

二、三角湾(三角港)55

三、三角洲55

第八节 河流阶地60

一、河流阶地的成因61

二、河流阶地的类型64

第九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67

一、水系的形成67

二、水系的发展67

三、分水岭的迁移和河流袭夺69

四、河流地貌的发育70

第四章 岩溶地貌73

第一节 岩溶作用73

一、岩溶化学作用过程74

二、影响岩溶作用的因素74

第二节 岩溶水77

一、岩溶水的分布特征77

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77

三、岩溶水的分带78

第三节 地表岩溶形态79

一、溶沟和石芽79

二、落水洞81

三、漏斗81

四、溶蚀洼地81

五、岩溶盆地83

六、干谷和盲谷84

七、峰丛、峰林和孤峰85

第四节 地下岩溶形态86

一、洞穴的形成和形态特征86

二、洞穴堆积物和堆积形态88

三、地下河和岩溶泉88

第五节 岩溶地貌发育和地貌组合89

一、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89

二、岩溶地貌发育的阶段性90

三、岩溶地貌发育的变异91

第五章 冰川地貌93

第一节 冰川和冰川作用93

一、雪线93

二、冰川形成过程94

三、冰川的类型95

四、冰川的运动97

五、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100

第二节 冰川地貌103

一、冰蚀地貌103

二、冰碛地貌106

三、冰水堆积地貌107

第三节 冰川地貌的组合与发育111

一、冰川地貌的组合111

二、第四纪冰期及其对地貌发育的影响111

三、冰川地貌的发育113

第六章 冻土地貌117

第一节 冻土117

一、冻土的分布117

二、冻土的厚度117

三、冻土的结构120

四、冻土的热状态122

五、冻土的成因122

第二节 冻土地貌123

一、石海、石河和石冰川123

二、多边形构造土125

三、石环、石圈和石带128

四、冰核丘和冰丘131

五、土溜阶坎133

六、热喀斯特洼地134

第三节 冻土地貌的发育134

一、冻土地貌发育的时间差异134

二、冻土地貌发育的空间差异135

三、冻土地貌的组合135

第七章 荒漠地貌137

第一节 荒漠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37

第二节 风的作用139

一、风蚀作用139

二、风的搬运作用139

三、风积作用141

第三节 风成地貌142

一、风蚀地貌142

二、风积地貌144

第四节 影响风成地貌的各种因素153

一、地面特征对风成地貌的影响153

二、气流特征对风成地貌的影响156

三、人类经济活动对风成地貌的影响157

第五节 干旱区荒漠的类型160

一、岩漠160

二、砾漠161

三、沙漠161

四、泥漠162

第八章 黄土地貌163

第一节 黄土的分布与性质163

一、黄土的分布163

二、黄土的性质163

第二节 黄土地貌类型165

一、黄土沟谷地貌165

二、黄土沟(谷)间地地貌166

三、黄土谷坡地貌168

四、黄土潜蚀地貌169

第三节 黄土地貌发育169

第九章 海岸地貌171

第一节 波浪与海岸172

一、波浪作用172

二、波浪形成的海岸地貌177

第二节 潮汐与海岸185

一、潮汐作用185

二、潮汐作用下的海岸地貌特征188

第三节 海岸演化与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191

一、海岸演化191

二、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193

第十章 大地构造地貌196

第一节 大陆和海洋196

一、大陆和海洋的分布196

二、陆壳与洋壳197

三、地壳均衡197

四、大陆漂移198

第二节 构造山系和大陆裂谷199

一、构造山系199

二、大陆裂谷201

第三节 大陆架和大陆坡203

一、大陆架203

二、大陆坡207

第四节 岛弧、海沟和边缘海盆地208

一、岛弧、海沟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态和构造208

二、岛弧、海沟和边缘海盆地的成因210

第五节 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210

一、大洋盆地210

二、大洋中脊211

第十一章 褶曲构造地貌213

第一节 原生褶曲构造地貌213

一、活动褶曲构造山地213

二、拱曲上升的地貌变形特征214

第二节 次生褶曲构造地貌217

一、向斜山和背斜谷217

二、单面山和猪背脊218

三、褶曲构造控制的河谷发育218

第三节 穹窿构造地貌219

一、盐丘219

二、穹窿构造的地貌发育221

第十二章 断层构造地貌223

第一节 断层崖223

一、断层崖的排列形式223

二、断层崖的坡面发育223

三、断层三角面和断层线崖224

四、断层崖的活动次数、幅度和时间的确定225

第二节 断层谷226

一、断层谷的走向受断层的走向和排列方式控制226

二、断层谷常呈宽狭相间串珠状分布226

三、断层谷中的高位古河道227

第三节 断陷盆地228

一、断陷盆地形态特征228

二、断陷盆地的成因和结构230

第四节 断块山地232

一、断块山地的一般特征232

二、断块山地的河谷发育232

三、断块山地的山麓阶梯和夷平面233

第五节 断层活动和河流阶地变形234

一、断层垂直运动和河流阶地变形234

二、断层水平运动和河流阶地变形236

第六节 断层水平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238

一、断层水平运动形成的构造错断地貌238

二、断层水平运动形成的派生构造地貌239

第七节 基底断裂活动盖层形成的构造地貌242

第十三章 火山和熔岩流地貌243

第一节 火山243

一、火山的成因243

二、火山的结构244

三、火山的类型246

四、活火山和死火山247

五、泥火山和隐火山248

第二节 熔岩流地貌250

一、熔岩丘250

二、熔岩垅岗和熔岩盖250

三、熔岩隧道251

四、熔岩堰塞湖252

第十四章 地貌调查与制图253

第一节 地貌调查253

一、地貌调查程序253

二、野外地貌观测和记录的内容255

第二节 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调查256

一、沉积物颜色的观测与描述257

二、沉积物结构的观测与描述257

三、沉积物的构造观测与描述259

四、沉积物的厚度观测与描述259

五、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研究259

六、沉积物的地层时代划分260

第三节 地貌制图260

一、地貌图的类型260

二、地貌分类262

三、地貌图例系统和图例表示方法264

第四节 地貌剖面图269

一、实测地貌剖面图270

二、地貌剖面示意图271

三、地貌综合剖面图272

参考文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