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 农村德育论 指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 农村德育论 指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
  • 马多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30953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农村-少年儿童-学校教育-德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 农村德育论 指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综述4

(一)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4

(二)关于对处境不利儿童心灵关怀的研究15

(三)关于城市化的研究18

(四)关于农村学校德育的研究24

三、研究方法32

(一)对方法论的思考32

(二)具体方法的选择34

四、研究框架37

第一章 城市化与农村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41

第一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和留守儿童44

一、城市化带来的农村社会变革47

(一)凋零的“空巢村”47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51

(三)农村伦理价值观念的变革52

(四)农民乡土观念的变革55

(五)农民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57

二、生活破碎化:留守儿童的现实遭遇59

(一)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感受和体验60

(二)留守儿童对父母感情的表达63

第二节 农村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68

一、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的特殊群体69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向农村学校的让渡69

(二)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状况堪忧72

二、心灵关怀缺失是留守儿童的特殊问题77

(一)自杀78

(二)犯罪81

(三)生活中的“无聊”感84

(四)厌学、逃学、辍学现象86

三、心灵关怀:农村学校德育的应然取向87

第二章 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解读91

第一节 心灵关怀概念辨析92

一、对心灵和关怀的理解92

(一)什么是心灵92

(二)什么是关怀93

二、心灵关怀的内涵和特征97

第二节 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缺失问题的特征101

一、物质需要满足≠精神需要满足101

二、外在行为规范≠内在心灵健康108

三、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缺失具有迟效性特征112

第三节 对留守儿童心灵关怀德育意蕴的展现117

一、闭锁心扉的打开118

二、尊重感、平等感的获得121

三、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希望125

第三章 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129

第一节 学校管理难以保障管理的道德性133

一、“应试教育”致使农村学校德育边缘化134

(一)尴尬的农村学校德育135

(二)窄化的农村学校德育138

(三)形式化的农村学校德育141

二、校园安全致使农村学校德育困难化143

(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式的消极德育心态144

(二)圈、防、堵式的德育策略146

(三)说教式的单一的德育方法150

第二节 制约农村教师关怀留守儿童的因素分析153

一、教师的生存状况不佳导致对留守儿童情感的冷漠156

二、“应试教育”致使教师无暇给予留守儿童心灵关怀167

三、师生关系的疏远化、对立化和功利化174

(一)师生关系的疏远化174

(二)师生关系的对立化178

(三)师生关系的功利化180

第三节 家长支持农村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障碍182

一、留守儿童父母婚变使家庭德育力量削弱183

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到位189

三、家长对农村学校支持存在时空上的限制194

四、家校之间沟通组织不健全196

第四章 心灵关怀取向的农村学校德育的实现条件199

第一节 学校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199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200

(一)积极关注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需要201

(二)唤醒留守儿童潜在的道德主体意识203

(三)发挥农村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205

二、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209

(一)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210

(二)在教师管理中要注重情感投资212

(三)对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214

第二节 教师对留守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215

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要敏感216

二、成为留守儿童忠实的听众219

三、充分信任留守儿童221

四、给予留守儿童充足的关爱224

第三节 联合留守儿童家庭的德育力量226

一、农村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227

二、形成正确的农村家长观念229

三、家校沟通形式要灵活和多样231

结语:让爱与温暖伴随留守儿童成长235

附录241

附录1 两封留守儿童的来信241

附录2 四则留守儿童的日记245

附录3 两篇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文章248

附录4 两封农村教师的来信258

附录5 一份农村高中校长的发言稿263

参考文献270

后记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