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富源文集 第1卷 形上智慧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陶富源文集 第1卷 形上智慧论
  • 陶富源著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6227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本问题-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陶富源文集 第1卷 形上智慧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学的本质意蕴1

一、哲学的本质是世界观理论1

(一)“哲学无定论”之述评2

(二)哲学世界观的科学理解8

二、宇宙人生关系的总体把握12

(一)哲学是宇宙人生的统一论12

(二)中西传统哲学的天人之论15

三、真善美统一的追求21

(一)真、善、美及其辩证关系21

(二)哲学史上的真善美关系论25

(三)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30

第二章 哲学的文化定位35

一、原始神话是文化的源头35

(一)根植于现实的艺术创造36

(二)虚幻描写中的神灵意识37

(三)天人互渗的混沌世界观38

(四)幼稚谬误中的合理认识39

二、人为宗教是哲学的母体41

(一)自发宗教与人为宗教41

(二)人为宗教催生了哲学47

三、哲学是近现代人类文化的核心52

(一)哲学成为人类文化核心的上升过程52

(二)哲学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本质内涵56

第三章 哲学的认识指向66

一、哲学的一般对象66

(一)哲学一般对象的两层次66

(二)哲学基础对象的理解70

(三)哲学核心对象的把握77

二、哲学对象的共性与个性85

(一)不同层次哲学对象的共性与个性85

(二)不同视点哲学对象的共性与个性89

(三)不同功能哲学对象的共性与个性93

(四)各种门类哲学对象的共性与个性94

(五)哲学对象的一般性统摄其特殊性9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9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对象共性9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对象个性97

第四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101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表现形式101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人类认识史追溯101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人类本体论说明105

(三)哲学基本问题不可拒斥108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112

(一)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理解112

(二)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理解117

(三)哲学基本问题应有其第三方面120

三、哲学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变革123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实践理解123

(二)立足实践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变革127

第五章 哲学的时代内涵131

一、哲学受制于它的时代131

(一)哲学时代论的梳理131

(二)哲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135

(三)哲学依赖时代发挥作用137

(四)哲学家是时代产儿138

二、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141

(一)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凝结141

(二)时代精神精华的基本内涵144

三、哲学的不断时代化150

(一)时代化是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15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的思想魅力154

(三)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56

第六章 哲学的一般功能168

一、哲学功能的阶位168

(一)哲学功能之正确定位168

(二)哲学大用是根本之用175

二、哲学功能的表现177

(一)精神教养178

(二)思维训练182

(三)方法指导187

(四)干预现实19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发挥196

(一)科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196

(二)科学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200

第七章 哲学与科学204

一、哲学与科学关系理解的三种旧模式204

(一)“知识总汇”的理解模式204

(二)“科学之科学”的理解模式206

(三)“哲学科学化”的理解模式208

二、哲学与科学的辩证统一210

(一)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210

(二)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动力212

(三)哲学对科学的概括和指导21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的相互促进222

(一)科学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222

(二)现代科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2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227

(四)建立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的巩固联盟232

第八章 哲学与政治234

一、哲学的两重社会职能234

(一)哲学科学职能的根据234

(二)哲学政治职能的根据238

(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241

(四)克服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243

二、政治对哲学的影响和作用245

(一)政治需要促进哲学的产生246

(二)政治需要影响哲学作用发挥248

(三)政治斗争引发哲学党派斗争249

(四)政治统治需要某种国家哲学251

三、哲学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253

(一)哲学革命对政治革命的先导作用254

(二)哲学对政治制度的规划设计作用256

(三)哲学为一定政治力量提供思想路线257

(四)国民哲学素质提高的重要政治作用259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政治作用260

第九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263

一、思维方式263

(一)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263

(二)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264

(三)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质267

(四)思维方式的分类270

二、哲学思维方式的思辨性272

(一)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是思辨性272

(二)哲学的科学思辨性的基本规定279

三、哲学的反思、批判和整合280

(一)哲学的思辨性反思280

(二)哲学对对象理论前提的批判284

(三)哲学是世界整体观念的综合286

第十章 哲学理论的逻辑体系289

一、哲学的体系性289

(一)成熟的哲学都有体系289

(二)哲学体系的相对性29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29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开放性300

二、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302

(一)逻辑起点的地位302

(二)逻辑起点的获得30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起点是辩证物质30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起点的两种误解308

三、哲学体系的逻辑展开316

(一)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316

(二)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原则31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324

第十一章 哲学理论的发展途径326

一、哲学的自由精神326

(一)独立思考的精神326

(二)追求真理的精神330

(三)自由争论的精神332

(四)自由精神是哲学的根本精神335

二、哲学理论的论争337

(一)不同哲学基本派别的争论337

(二)不同哲学理论体系的争论340

(三)哲学理论体系内在的争论344

三、哲学论争的旨归347

(一)哲学论争的原则347

(二)哲学论争的旨归352

主要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