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科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自然科学基础
  • 黄跃华,温盛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546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自然科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自然科学概述3

第一节 科学与自然科学3

一、科学3

二、自然科学4

第二节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5

一、古代科技成就6

二、近代自然科学成就9

三、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5

第二章 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8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的新变化与新进展18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19

二、走进科学研究世界的科学教育20

三、面向科学历史世界的科学教育21

第二节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23

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23

二、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转变24

第二篇 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29

第三章 物质结构29

第一节 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29

一、构成物质世界的砖石29

二、揭开原子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31

三、原子结构模型探索34

四、质子、中子的发现38

五、基本粒子大家族40

第二节 化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元素周期律45

一、元素46

二、同位素47

三、元素周期律47

第三节 化学反应50

一、物质的变化50

二、探索化学反应的证据52

三、描述化学反应53

四、控制化学反应57

第四章 物体的运动59

第一节 运动和力59

一、运动的描述59

二、几种常见的力63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66

四、牛顿运动定律69

第二节 沉和浮74

一、什么是浮力74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74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75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77

五、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77

第三节 声与听觉78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79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80

三、人的发声和听觉82

第四节 光与视觉84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85

二、透镜成像88

三、眼睛及视觉的形成90

第五章 能量及其转化95

第一节 功与机械95

一、功96

二、机械做功97

第二节 功率与能104

一、功率105

二、能106

第三节 热能与热量110

一、热能110

二、热量115

第四节 太阳与能源118

一、太阳能118

二、核能122

第三篇 奇妙的生命世界127

第六章 生物概述127

第一节 生命的定义127

第二节 生命的共性128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128

二、严整有序的结构129

三、新陈代谢129

四、生长和发育129

五、遗传和变异130

六、繁殖130

七、应激性130

八、适应性131

九、进化131

第七章 生物的多样性133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述133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33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35

三、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丧失135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35

第二节 生物的类群136

一、微生物136

二、植物140

三、动物144

第八章 被子植物的器官156

第一节 根156

一、根系156

二、根的结构157

三、根的生理功能157

四、根瘤与菌根158

第二节 茎159

一、茎的生长方式159

二、茎的变态160

三、茎的结构160

四、茎的生理功能161

第三节 叶162

一、叶的组成162

二、单叶与复叶162

三、叶的变态163

四、叶的组织构造163

五、叶的生理功能164

第四节 花165

一、花的结构166

二、传粉和双受精作用167

第五节 果实168

一、肉果169

二、干果170

第六节 种子172

一、种子的结构172

二、种子的休眠与萌发173

三、种子的传播173

第九章 人体的构造175

第一节 人体重要器官175

一、皮肤175

二、骨骼177

三、关节178

四、胃179

五、小肠180

六、心脏181

七、肺182

第二节 人体系统组成183

一、运动系统183

二、消化系统184

三、循环系统185

四、神经系统186

第十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188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起源过程188

一、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188

二、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188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190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190

二、生物进化的理论192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95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198

一、从猿到人198

二、人类发展的基本阶段199

第四篇 地球科学203

第十一章 地球概貌203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03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203

二、地球的形状204

三、地球的大小205

第二节 绘制我们的世界206

一、纬度和经度206

二、地图的类型208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1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211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213

第十二章 地球的构成216

第一节 矿物216

一、什么是矿物216

二、矿物的形成作用216

三、主要造岩矿物217

四、矿物的用途217

第二节 岩石219

一、岩浆岩219

二、沉积岩221

三、变质岩223

四、岩石的循环225

第三节 土壤226

一、土壤的形成和发育227

二、土壤的基本特性228

三、土壤的分布和主要类型229

第十三章 地表的演化231

第一节 风化、侵蚀231

一、风化作用231

二、侵蚀232

第二节 块体运动、风和冰川234

一、地表的块体运动234

二、风的作用236

三、冰川作用237

第十四章 地球上的大气239

第一节 地球的大气层239

一、大气的组成239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241

第二节 大气的运动242

一、风的形成243

二、大气环流244

第三节 天气245

一、什么是天气246

二、天气预报249

第四节 气候253

一、气候及其成因253

二、气候变化255

第十五章 地球与宇宙258

第一节 天体与天体系统258

一、天体258

二、天体系统260

第二节 太阳和太阳系263

一、太阳263

二、太阳系266

第三节 月球与地月系269

一、月球——地球的卫星270

二、地月系271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275

一、地球的自转275

二、地球的公转277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80

第五篇 环境与我们287

第十六章 人类生存的环境287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287

一、环境的概念和类型287

二、生态因子289

三、生物与环境关系292

第二节 生态系统294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95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298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299

四、生态平衡303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306

第一节 环境问题306

一、环境问题及其发展306

二、目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308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治理314

一、环境保护314

二、自然灾害316

三、防灾减灾318

第六篇 现代高新技术与人类社会323

第十八章 信息技术323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323

一、信息技术323

二、信息社会324

第二节 微电子技术324

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25

二、微电子技术的代表——集成电路技术325

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327

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327

二、电子计算机的组成328

三、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与发展329

第四节 通信技术330

一、微波中继通信与卫星通信331

二、光纤通信332

三、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332

第十九章 生物技术334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概述334

一、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34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与影响335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336

一、发酵工程336

二、酶工程336

三、基因工程337

四、蛋白质工程338

五、细胞工程338

第三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340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340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341

第二十章 新材料技术343

第一节 材料概述343

一、材料的重要性343

二、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344

第二节 现代材料的基本组成346

一、金属材料346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346

三、高分子材料347

四、复合材料347

第三节 现代新材料的发展348

一、高性能金属与合金348

二、先进陶瓷349

三、超导材料350

第二十一章 新能源技术351

第一节 能源与人类社会351

第二节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52

一、太阳能352

二、地热能353

三、核能353

四、氢能354

五、海洋能354

第三节 我国的节能新技术355

一、洁净煤技术355

二、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356

三、其他工业节能技术356

第二十二章 空间技术357

第一节 空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57

第二节 现代空间技术359

一、空间技术的理论基础359

二、空间技术的重要内容360

第三节 空间资源的开发361

一、空间位置资源的开发362

二、空间环境资源的开发363

三、空间物质资源的开发363

第二十三章 海洋技术364

第一节 海洋技术的历史与发展364

一、海洋技术简史364

二、日新月异的海洋技术365

第二节 海洋资源366

一、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367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368

第三节 海洋探测技术372

一、科学考察船372

二、海洋卫星373

三、潜水器373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