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殖民统治与“青年” 台湾总督府“青年”教化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殖民统治与“青年” 台湾总督府“青年”教化政策
  • 陈文松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78986350058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殖民统治与“青年” 台湾总督府“青年”教化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课题与方法——近代民族主义、「青年」与地域社会1

一、吴浊流「即使如此」(それでも)留下的课题1

二、先行研究14

(一)抗日运动史研究——阶层结构论与世代论18

(二)同化(国语)教育政策史研究——从同化的内涵到台湾社会22

(三)社会教化政策史研究——由战争动员、社会教化团体到政策史24

(四)「青年」及青年团体的研究——国家/国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核心28

(五)学历与职业的研究——取得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手段,从社会现象到政策意图、决策过程的分析32

三、本书的课题41

(一)近代化的孪生子——民族主义和「青年」42

(二)「青年」教化政策的本质44

(三)台湾社会中「协力机制」的结构——学历、职业配套的特权与教师在地化50

第一章 殖民统治政策与「青年」的诞生——镇压与怀柔的夹缝53

一、问题所在53

二、从「士」到「青年」的夺胎换骨55

(一)近代学校教育展开「造士」的过程55

(二)扬文会:统治者的意图与乡绅阶层的对应65

三、「青年」的诞生72

(一)学龄制度的递嬗73

(二)年龄集团的分段化75

(三)近代「学历」与职业的拥有者79

四、享有特权地位的「青年」83

(一)青年的特权:学历与职业的配套83

(二)国语学校的升学热、入学难与毕业生的出路87

(三)「青年界」的形成95

五、教师职业的诞生97

(一)转任实业界100

(二)前往海外留学103

(三)参加高等或普通文官考试104

(四)转任地方行政机关低阶文官或街庄役场协议会员105

小结108

第二章 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青年」教育、教化的中枢与「双语读写能力」的训练所109

一、问题所在109

二、「校友」的诞生120

三、国语学校校友会与《校友会杂志》127

(一)「国语学校校友会」与《校友会杂志》的特殊性127

(二)《校友会杂志》的内容及其流通129

四、「双语读写能力」与《校友会杂志》133

(一)「双语读写能力」的调查133

(二)作为「双语读写能力」训练所的《校友会杂志》137

五、「国黌」的「青年」像145

小结150

第三章 殖民地「青年」的争夺——从校内到校外153

一、问题所在153

二、殖民统治前期的「青年」教化政策155

(一)学校教育为中心的「青年」教化政策155

(二)地方教化团体伞下的青年夜学会160

(三)地方教化团体的分化与消极的「青年」教化政策166

(四)「台湾青年」的另类「青年团」提案174

三、「青年」的争夺及其展开183

(一)新竹州新埔庄的事例191

(二)「台北青年会事件」192

(三)台中州草屯庄炎峰青年会196

四、「青年」教化政策的转换199

(一)「青年」教化政策的总司令部——文教局的新设199

(二)文教局设立的政治决策过程201

(三)文教局设立的时机及其意图205

五、「青年」教化与殖民母国间的连动207

(一)台湾青年团参加日本本土活动的开始209

(二)官制青年团指导者的养成211

小结215

第四章 殖民地「青年」争夺的落幕——「学阀」雏形的扶植与「高等游民」的排除219

一、问题所在219

二、何谓派系?何谓学阀?221

三、战后旧师范派与战前国师同窗会之关系224

四、台湾近代学阀形成的雏形——国语学校同窗会226

(一)从校友会到国语学校同窗会227

(二)同窗会核心人物——干事长刘克明230

(三)同窗会的活动内容232

五、「高等游民」的被排除与重新结集245

(一)背景:升学难兼就业难的学历社会245

(二)新、旧世代「台湾青年」的重新集结256

六、总力战体制与「青年」争夺的终结260

(一)教化总力战体制下的国语学校校友260

(二)「青师人」锺肇政所见的殖民统治体制崩解光景262

小结272

第五章 总督府国语学校内、台人校友在地域社会的角色——草屯的事例275

一、问题所在275

二、培育新式人才与近代学校的诞生280

(一)国语教育的展开与「青年」的诞生280

(二)学校经费的征收与乡绅、住民的负担287

(三)国语学校内地人教师与校长的派任295

(四)君临草屯地域的内地人校友——渥美宽藏297

三、地域社会中内、台人教师的学缘关系299

(一)渥美宽藏与草屯地域台湾人教师的培育299

(二)地域社会台湾人教师的分发原则303

(三)学缘关系下民族间龟裂的淡化309

小结313

第六章 地域社会「青年」的多元面貌及其政治实践——草屯洪姓一族的事例317

一、问题所在317

二、殖民政策推动的得力助手——洪清江320

三、地域社会青年教化的指导者——洪深坑334

四、洪元煌的乘龙快婿兼左右手——吴万成349

(一)公学校训导与雄辩的辩士351

(二)从记者沦为「高等游民」362

小结365

结论 夹缝中的殖民地台湾「青年」像373

一、殖民统治下台湾的「青年」教化政策373

二、处于反抗与协力夹缝中的「青年」像375

三、今后的展望379

后记381

参考文献383

事项索引411

人名索引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