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行车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彭其渊,王慈光主编;马驷,闫海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009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铁路行车-行车组织-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路行车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复习思考题5
第一篇 车站工作组织8
第一章 概 述8
第一节 车站的概念和作用8
第二节 车站的分类8
第三节 车站的生产活动及技术作业过程9
第四节 车站的组织管理系统14
复习思考题16
第二章 接发列车工作和技术站列车技术作业17
第一节 列车及其分类17
第二节 车站接发列车工作20
第三节 技术站列车技术作业21
复习思考题24
第三章 调车工作的理论及方法25
第一节 概 述25
第二节 调车设备及调车作业方式27
第三节 调车的基本因素及作业时间标准35
第四节 调车作业计划的基本编制方法37
复习思考题45
第四章 货车集结过程46
第一节 基本概念46
第二节 货车集结时间的分析计算47
第三节 货车集结时间的查定方法51
复习思考题54
第五章 货物作业车的取送技术作业55
第一节 取送车工作概述55
第二节 取送车次数问题58
第三节 放射形专用线取送车顺序问题60
第四节 树枝形专用线取送车顺序问题63
复习思考题67
第六章 车站各子系统工作的协调条件及技术设备合理数量的确定与运用68
第一节 车站各子系统工作的协调条件68
第二节 输入流、作业时间的统计分布规律71
第三节 技术设备合理数量的确定与运用73
第四节 编组站各项设备的综合计算78
第五节 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80
复习思考题85
第七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和统计分析86
第一节 车站作业计划86
第二节 车站调度指挥95
第三节 车站工作统计96
第四节 车站工作分析103
复习思考题106
第八章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107
第一节 概 述107
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109
第三节 编组站信息管理系统112
第四节 数据处理系统116
第五节 编组站调度指挥决策支持系统118
第六节 我国主要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19
复习思考题122
第二篇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124
第一章 概 述124
第一节 车流组织概念124
第二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与作用127
第三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资料129
第四节 车流径路的选择130
复习思考题131
第二章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132
第一节 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有利性及适用条件132
第二节 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效益分析133
第三节 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38
复习思考题139
第三章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40
第一节 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140
第二节 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基本原理144
第三节 绝对计算法148
第四节 表格计算法150
第五节 整数规划模型和二次0 1规划模型简介159
第六节 分组列车编组计划163
第七节 区段管内列车编组计划170
复习思考题173
第四章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175
第一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175
第二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执行177
复习思考题178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180
第一章 概 述180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180
第二节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180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的分类185
复习思考题188
第二章 列车运行图要素189
第一节 概 述189
第二节 车站间隔时间191
第三节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195
复习思考题205
第三章 列车运行图结构分析及晚点传播理论206
第一节 列车运行图结构单元特征分析206
第二节 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的概率分布210
第三节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212
第四节 列车进入晚点及缓冲时间的分布函数218
第五节 两相邻列车间的晚点传播220
第六节 平均列车后效晚点时间222
复习思考题227
第四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228
第一节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228
第二节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29
第三节 以非平行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法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244
第四节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天窗设置251
第五节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255
复习思考题258
第五章 列车旅行速度260
第一节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参数260
第二节 列车旅行速度的分析计算262
第三节 旅客列车追踪铺画对货物列车旅行速度系数影响的分析计算265
复习思考题266
第六章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267
第一节 概 述267
第二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267
第三节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269
复习思考题274
第七章 重载列车工作组织275
第一节 重载运输组织概述275
第二节 重载列车装卸基地工作组织277
第三节 重载列车组合运行工作组织279
第四节 固定车底列车循环运行组织284
复习思考题285
第八章 机车及动车组运用工作组织286
第一节 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286
第二节 机车乘务组织287
第三节 机车周转时间288
第四节 动车组运用工作组织289
复习思考题295
第九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296
第一节 概 述296
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298
第三节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302
第四节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07
第五节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10
第六节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311
第七节 重载货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313
第八节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315
复习思考题317
第十章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与方法318
第一节 概 述318
第二节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数学模型321
第三节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算法描述327
第四节 列车运行图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31
复习思考题333
第十一章 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334
第一节 运输能力的适应性分析334
第二节 加强运输能力的途径337
第三节 加强运输能力的措施338
复习思考题350
第四篇 铁路枢纽工作组织352
第一章 概 述352
第一节 铁路枢纽及其分类352
第二节 铁路枢纽综合技术作业过程354
复习思考题355
第二章 枢纽内各站间的作业分工356
第一节 枢纽内车流改编作业的分工356
第二节 枢纽内中转列车技术作业的分工359
第三节 枢纽内货运工作的分工360
第四节 枢纽内客运站间的分工361
第五节 枢纽内各站间分工方案的综合比选362
复习思考题363
第三章 枢纽内的车流组织及列车运行组织364
第一节 枢纽内的车流组织364
第二节 枢纽内的列车运行组织368
复习思考题371
第五篇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374
第一章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374
第一节 概 述374
第二节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的编制375
第三节 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的执行与考核382
复习思考题383
第二章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384
第一节 概 述384
第二节 车辆运用数量指标计划385
第三节 车辆运用质量指标计划393
第四节 运用车保有量计划401
第五节 机车运用计划402
复习思考题406
第三章 运输方案408
第一节 概 述408
第二节 运输方案的编制410
复习思考题413
第六篇 铁路运输调度工作416
第一章 概 述416
第一节 铁路运输调度的机构设置416
第二节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任务419
复习思考题421
第二章 车流预测与调整422
第一节 车流预测422
第二节 车流调整424
复习思考题427
第三章 货物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的编制428
第一节 运输工作日常计划的作用428
第二节 运输工作日计划的编制428
复习思考题441
第四章 列车运行调整及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442
第一节 列车调度员工作442
第二节 列车运行调整计划443
第三节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445
第四节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448
复习思考题453
第五章 运输生产活动的信息管理——日常统计与分析454
第一节 货物运输工作日常统计454
第二节 货物运输工作分析456
复习思考题462
第六章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463
第一节 概 述463
第二节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作用、功能及与既有线调度系统的协调467
复习思考题471
参考文献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