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高薪运维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高薪运维入门
  • 孙亚南,李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45277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高薪运维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必须掌握的Linux基础1

1.1 认识 Linux1

1.1.1 Windows与 Linux的区别1

1.1.2 UNIX与 Linux的区别2

1.2 GNU公共许可证2

1.3 Linux的核版本3

1.4 Linux的发行版本3

1.5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的新特性3

1.5.1 systemd服务管理软件4

1.5.2 网络4

1.5.3 文件系统和存储5

1.5.4 虚拟化6

1.6 学习Linux的建议6

1.7 小结7

1.8 习题7

第2章 Red Hat Enterp rise Linux的安装8

2.1 安装前的准备8

2.1.1 硬件准备8

2.1.2 选择安装方式9

2.2 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10

2.2.1 虚拟机简介10

2.2.2 安装VMware虚拟机11

2.2.3 创建虚拟机13

2.2.4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15

2.3 Linux 的第一次启动25

2.3.1 本地登录25

2.3.2 远程登录26

2.4 小结28

2.5 习题29

第3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图形界面30

3.1 Linux的桌面系统简介30

3.1.1 X Window系统30

3.1.2 KDE桌面环境31

3.1.3 GNOME桌面环境32

3.2 桌面系统的操作32

3.2.1 菜单管理33

3.2.2 设置输入法33

3.2.3 设置日期和时间34

3.2.4 配置网卡和有线35

3.2.5 使用U盘、光盘和移动硬盘36

3.2.6 注销和关机37

3.3 小结37

3.4 习题38

第4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命令行界面39

4.1 认识Linux命令行模式39

4.1.1 为什么要先学习Shell40

4.1.2 如何进入命令行41

4.2 bash Shell的使用42

4.2.1 别名的使用42

4.2.2 历史命令的使用43

4.2.3 命令补齐44

4.2.4 命令行编辑44

4.2.5 通配符45

4.3 管道与重定向46

4.3.1 标准输入与输出46

4.3.2 输入重定向47

4.3.3 输出重定向49

4.3.4 错误输出重定向50

4.3.5 管道51

4.4 Linux的目录结构51

4.5 常用运维命令53

4.5.1 过滤文本grep53

4.5.2 文本操作awk和sed58

4.5.3 打包或解包文件tar59

4.5.4 压缩或解压缩文件和目录zip/unzip60

4.5.5 查看系统负载uptime62

4.5.6 显示系统内存状态free63

4.5.7 单次任务at63

4.5.8 周期任务crond64

4.5.9 使用poweroff终止系统运行66

4.5.10 使用init命令改变系统运行级别66

4.6 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67

4.6.1 进入与退出vi67

4.6.2 移动光标67

4.6.3 输入文本68

4.6.4 复制与粘贴68

4.6.5 删除与修改69

4.6.6 查找与替换69

4.6.7 执行Shell命令69

4.6.8 保存文档70

4.7 范例——用脚本备份重要文件和目录70

4.8 小结73

4.9 习题73

第5章 Linux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75

5.1 认识Linux分区75

5.2 Linux中的文件管理76

5.2.1 文件的类型76

5.2.2 文件的属性与权限78

5.2.3 改变文件所有权79

5.2.4 改变文件权限80

5.3 Linux 中的磁盘管理82

5.3.1 查看磁盘空间占用情况82

5.3.2 查看文件或目录所占用的空间83

5.3.3 调整和查看文件系统参数84

5.3.4 格式化文件系统85

5.3.5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86

5.3.6 基本磁盘管理88

5.4 交换空间管理92

5.5 磁盘冗余阵列RAID93

5.6 范例——监控硬盘空间94

5.7 小结95

5.8 习题95

第6章 Linux日志系统97

6.1 Linux中常见的日志文件97

6.2 Linux日志系统100

6.2.1 rsyslog日志系统简介101

6.2.2 rsyslog配置文件及语法101

6.3 使用日志轮转103

6.3.1 logrotate命令及配置文件参数说明103

6.3.2 利用logrotate轮转Nginx日志105

6.4 范例——利用系统日志定位问题106

6.4.1 查看系统登录日志107

6.4.2 查看历史命令107

6.4.3 查看系统日志107

6.5 小结107

6.6 习题108

第7章 用户和组109

7.1 Linux的用户管理109

7.1.1 Linux用户登录过程109

7.1.2 Linux的用户类型110

7.2 Linux用户管理机制111

7.2.1 用户账号文件/etc/passwd111

7.2.2 用户密码文件/etc/shadow112

7.2.3 用户组文件/etc/group113

7.3 Linux用户管理命令113

7.3.1 添加用户113

7.3.2 更改用户115

7.3.3 删除用户116

7.3.4 更改或设置用户密码116

7.3.5 su切换用户117

7.3.6 sudo普通用户获取超级权限119

7.4 用户组管理命令120

7.4.1 添加用户组120

7.4.2 删除用户组121

7.4.3 修改用户组121

7.4.4 查看用户所在的用户组122

7.5 范例——批量添加用户并设置密码122

7.6 小结124

7.7 习题124

第8章 应用程序的管理126

8.1 软件包管理基础126

8.1.1 RPM127

8.1.2 DPKG127

8.2 RPM的使用127

8.2.1 安装软件包127

8.2.2 升级软件包130

8.2.3 查看已安装的软件包131

8.2.4 卸载软件包131

8.2.5 查看一个文件属于哪个RPM包132

8.2.6 获取RPM包的说明信息132

8.3 从源代码安装软件133

8.3.1 软件配置133

8.3.2 编译软件134

8.3.3 软件安装134

8.4 普通用户如何安装常用软件138

8.5 Linux函数库140

8.6 范例——从源码安装Web服务软件Nginx141

8.7 小结146

8.8 习题147

第9章 系统启动控制与进程管理148

9.1 启动管理148

9.1.1 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148

9.1.2 Linux运行级别149

9.1.3 服务单元控制150

9.2 Linux进程管理155

9.2.1 进程的概念155

9.2.2 进程管理工具与常用命令156

9.3 系统运维常见操作163

9.3.1 更改Linux的默认运行级别163

9.3.2 更改sshd默认端口 22163

9.3.3 查看某一个用户的所有进程164

9.3.4 确定占用内存比较高的程序165

9.3.5 终止进程165

9.3.6 终止属于某一个用户的所有进程166

9.3.7 根据端口号查找对应进程166

9.4 范例——进程监控166

9.5 小结168

9.6 习题168

第10章 Linux网络管理169

10.1 网络管理协议169

10.1.1 TCP/IP协议简介169

10.1.2 UDP 与ICMP协议简介171

10.2 网络管理命令172

10.2.1 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网络连接速度ping172

10.2.2 配置网络或显示当前网络接口状态ifcongig174

10.2.3 显示添加或修改路由表route177

10.2.4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scp177

10.2.5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rsync179

10.2.6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或接口状态netstat181

10.2.7 探测至目的地址的路由信息traceroute183

10.2.8 测试、登录或控制远程主机telnet185

10.2.9 下载网络文件wget186

10.3 Linux网络配置187

10.3.1 Linux网络相关配置文件188

10.3.2 配置Linux系统的IP地址188

10.3.3 设置主机名190

10.3.4 设置默认网关191

10.3.5 设置DNS服务器191

10.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92

10.4.1 DHCP的工作原理192

10.4.2 配置DHCP服务器193

10.4.3 配置DHCP客户端194

10.5 Linux域名服务DNS195

10.5.1 DNS简介196

10.5.2 DNS服务器配置196

10.5.3 DNS服务测试201

10.6 范例——监控网卡流量201

10.7 小结204

10.8 习题204

第11章 网络文件共享NFS、Samba和FTP205

11.1 网络文件系统NFS205

11.1.1 网络文件系统NFS简介205

11.1.2 配置NFS服务器206

11.1.3 配置NFS客户端210

11.2 文件服务器Samba211

11.2.1 Samba服务简介211

11.2.2 Samba服务的安装与配置211

11.3 FTP服务器216

11.3.1 FTP服务概述216

11.3.2 vsftp的安装与配置217

11.3.3 proftpd的安装与配置224

11.3.4 如何设置FTP才能实现文件上传229

11.4 小结230

11.5 习题230

第12章 搭建MySQL服务231

12.1 MariaDB简介231

12.2 MariaDB服务的安装与配置232

12.2.1 MariaDB概述232

12.2.2 MariaDB rpm包安装232

12.2.3 MariaDB源码安装235

12.2.4 MariaDB程序介绍237

12.2.5 MariaDB配置文件介绍237

12.2.6 MariaDB的启动与停止239

12.3 MariaDB基本管理246

12.3.1 使用本地socket方式登录MariaDB服务器246

12.3.2 使用TCP方式登录MariaDB服务器247

12.3.3 MariaDB存储引擎249

12.4 MariaDB日常维护252

12.4.1 MariaDB权限管理252

12.4.2 MariaDB 日志管理257

12.4.3 MariaDB备份与恢复262

12.4.4 MariaDB复制269

12.4.5 MariaDB复制搭建过程271

12.5 小结276

12.6 习题276

第13章 安装和配置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278

13.1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278

13.1.1 Oracle的版本命名机制278

13.1.2 Oracle的版本选择280

13.2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281

13.2.1 认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281

13.2.2 物理存储结构282

13.2.3 逻辑存储结构282

13.2.4 数据库实例283

13.3 安装Oracle数据库服务器283

13.3.1 检查软硬件环境284

13.3.2 下载Oracle安装包285

13.3.3 依赖软件包安装286

13.3.4 创建Oracle用户组和用户290

13.3.5 修改内核参数291

13.3.6 修改用户限制292

13.3.7 修改用户配置文件293

13.3.8 准备安装目录和安装文件293

13.3.9 安装软件294

13.4 创建数据库302

13.4.1 用DBCA创建数据库302

13.4.2 手工创建数据库305

13.4.3 打开数据库306

13.4.4 关闭数据库307

13.5 小结308

13.6 习题308

第14章 Apache服务和LAMP309

14.1 Apache HTT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309

14.1.1 HTTP协议简介309

14.1.2 Apache服务的安装、配置与启动311

14.1.3 Apache基于IP的虚拟主机配置324

14.1.4 Apache基于端口的虚拟主机配置327

14.1.5 Apache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配置329

14.1.6 Apache安全控制与认证332

14.2 LAMP集成的安装、配置与测试实战337

14.3 习题342

第15章 Linux路由344

15.1 认识Linux路由344

15.1.1 路由的基本概念344

15.1.2 路由的原理345

15.1.3 路由表345

15.1.4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346

15.2 配置Linux静态路由346

15.2.1 配置网络接口地址346

15.2.2 测试网卡接口 IP配置状况350

15.2.3 route命令介绍351

15.2.4 普通客户机的路由设置352

15.2.5 Linux路由器配置实例352

15.3 Linux的策略路由353

15.3.1 策略路由的概念353

15.3.2 路由表的管理354

15.3.3 路由管理355

15.3.4 路由策略管理356

15.3.5 策略路由应用实例358

15.4 小结361

15.5 习题361

第16章 配置NAT上网362

16.1 认识NAT362

16.1.1 NAT 的类型362

16.1.2 NAT的功能363

16.2 Linux下的 NAT服务配置363

16.2.1 Firewalld简介364

16.2.2 在RHEL上配置NAT服务364

16.2.3 局域网通过配置NAT上网367

16.3 小结367

16.4 习题367

第17章 Linux性能检测与优化368

17.1 Linux性能评估与分析工具368

17.1.1 CPU相关369

17.1.2 内存相关370

17.1.3 硬盘I/O相关372

17.1.4 网络性能评估373

17.2 Linux内核编译与优化374

17.2.1 编译并安装内核374

17.2.2 常用内核参数的优化375

17.3 小结377

17.4 习题377

第18章 集群负载均衡LVS379

18.1 集群技术简介379

18.2 LVS集群介绍380

18.2.1 3种负载均衡技术380

18.2.2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383

18.3 LVS集群的体系结构384

18.4 LVS负载均衡配置实例384

18.4.1 基于NAT模式的LVS安装与配置385

18.4.2 基于DR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388

18.4.3 基于IP隧道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391

18.5 小结393

18.6 习题393

第19章 集群技术与双机热备软件395

19.1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395

19.1.1 可用性和集群395

19.1.2 集群的分类396

19.2 双机热备开源软件Pacemaker396

19.2.1 Pacemaker概述397

19.2.2 Pacemaker的安装与配置397

19.2.3 Pacemaker测试405

19.3 双机热备软件keepalived408

19.3.1 认识keepalived408

19.3.2 keepalived的安装与配置409

19.3.3 keepalived的启动与测试411

19.4 小结413

19.5 习题413

第20章 Linux防火墙管理414

20.1 防火墙管理工具Firewalld414

20.1.1 Linux内核防火墙的工作原理414

20.1.2 Linux软件防火墙配置工具Firewalld417

20.1.3 Firewalld配置实例418

20.2 Linux 高级网络配置工具422

20.2.1 高级网络管理工具iproute2422

20.2.2 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tcpdump425

20.3 小结428

20.4 习题428

第21章 KVM虚拟化429

21.1 KVM虚拟化技术概述429

21.1.1 基本概念429

21.1.2 硬件要求430

21.2 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31

21.2.1 通过yum命令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31

21.2.2 以软件包组的方式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32

21.3 安装虚拟机433

21.3.1 安装Linux虚拟机433

21.3.2 安装Windows虚拟机435

21.4 管理虚拟机437

21.4.1 虚拟机管理器简介437

21.4.2 查询或者修改虚拟机硬件配置439

21.4.3 管理虚拟网络441

21.4.4 管理远程虚拟机444

21.4.5 使用命令行执行高级管理444

21.5 存储管理447

21.5.1 创建基于磁盘的存储池448

21.5.2 创建基于磁盘分区的存储池449

21.5.3 创建基于目录的存储池449

21.5.4 创建基于LVM的存储池450

21.5.5 创建基于NFS的存储池451

21.6 KVM安全管理452

21.6.1 SELinux452

21.6.2 防火墙452

21.7 小结453

21.8 习题453

第22章 在RHEL 7.2上安装OpenStack454

22.1 OpenStack概况454

22.2 OpenStack系统架构455

22.2.1 OpenStack体系架构455

22.2.2 OpenStack部署方式456

22.2.3 计算模块Nova458

22.2.4 分布式对象存储模块Swift458

22.2.5 虚拟机镜像管理模块Glance459

22.2.6 身份认证模块Keystone459

22.2.7 控制台Horizon460

22.3 Openstack的主要部署工具461

22.3.1 Fuel461

22.3.2 TripleO461

22.3.3 RDO462

22.3.4 DevStack462

22.4 通过RDO部署OpenStack462

22.4.1 部署前的准备462

22.4.2 配置安装源462

22.4.3 安装Packstack463

22.4.4 安装OpenStack463

22.5 管理OpenStack467

22.5.1 登录控制台468

22.5.2 用户设置469

22.5.3 管理用户470

22.5.4 管理镜像471

22.5.5 管理云主机类型474

22.5.6 管理网络476

22.5.7 管理实例483

22.6 小结491

22.7 习题492

第23章 配置Hadoop493

23.1 认识大数据和Hadoop493

23.1.1 大数据时代493

23.1.2 大数据时代的困境和思路494

23.1.3 Hadoop简介495

23.2 Hadoop架构495

23.2.1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496

23.2.2 MapReduce计算框架497

23.2.3 Hadoop架构特点499

23.3 安装Hadoop500

23.3.1 环境配置500

23.3.2 安装JDK504

23.3.3 Hadoop配置507

23.3.4 启动Hadoop514

23.4 小结518

23.5 习题518

第24章 配置Spark519

24.1 Spark基础知识519

24.1.1 Spark概述519

24.1.2 Spark、MapReduce运行框架520

24.1.3 Spark的模式522

24.2 安装Spark523

24.2.1 环境准备523

24.2.2 安装JDK和Scala526

24.2.3 安装配置Hadoop528

24.2.4 安装Spark535

24.3 小结539

24.4 习题5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