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 第2版
  • 姚祖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3304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路设计手册 路面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路面设计概念和原理1

第一章 路面结构组成1

第一节 行车道路面类型和结构层次1

第二节 路肩类型和结构层次2

第三节 路面排水3

第二章 路面使用性能与路面设计4

第一节 路面使用性能4

第二节 路面设计的任务和内容7

第三节 结构设计方法和过程8

第三章 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10

第一节 费用组成10

第二节 经济评价方法11

第四章 结构可靠性分析13

第一节 可靠度定义和分析模型13

第二节 极限状态函数的方差组成16

第三节 目标可靠度17

参考文献18

第二篇 路面设计参数19

第一章 交通19

第一节 车辆荷载的特性19

第二节 交通分析23

第二章 环境25

第一节 公路自然区划25

第二节 路面温度状况32

第三章 土基36

第一节 路基土分类36

第二节 土基干湿类型和压实度39

第三节 路基土回弹模量41

第四节 路基反应模量和加州承载比45

第四章 路面材料46

第一节 应力-应变特性46

第二节 强度特性54

第三节 疲劳特性59

第四节 材料参数的变异性61

第五节 其它材料特性62

参考文献63

第三篇 结构分析方法67

第一章 弹性半空间体67

第一节 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布辛氏课题及其推广67

第二节 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68

第二章 弹性多层体系73

第一节 一般表达式73

第二节 双层体系76

第三节 三层体系81

第四节 多层体系位移的近似表达式86

第三章 弹性地基板88

第一节 荷载应力分析88

第二节 温度应力分析112

参考文献120

第四篇 新建路面设计122

第一章 沥青路面设计122

第一节 结构组合设计122

第二节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138

第三节 美国AASHTO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150

第四节 SHELL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156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59

第一节 结构组合设计159

第二节 接缝构造设计167

第三节 配筋设计172

第四节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方法176

第五节 美国PCA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方法183

第六节 美国AASHTO厚度设计方法190

第三章 路面内部排水196

第一节 内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196

第二节 组成材料200

第三节 排水系统设计204

第四章 路面表面特性和设计209

第一节 路面表面特性209

第二节 路面抗滑措施设计214

第三节 降低滚动噪音措施设计217

参考文献219

第五篇 路面状况评定和加铺层设计221

第一章 路面状况评定221

第一节 调查内容和路段划分221

第二节 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和评定223

第三节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定227

第四节 平整度测定234

第五节 抗滑能力测定238

第二章 加铺层设计239

第一节 旧柔性路面上的加铺层设计239

第二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242

第三节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加铺层设计246

参考文献251

第六篇 材料组成设计252

第一章 矿质集料组成设计252

第一节 集料级配与理论计算式252

第二节 集料组成设计253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257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组成参数257

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类别与材料组成260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马歇尔法)271

第四节 多孔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OGFC)278

第五节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混合料组成设计283

第六节 优质路面(Superpaver)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286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298

第一节 路用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类别和组成材料299

第二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02

第三节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08

第四节 钢纤维混凝土组成设计313

第四章 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315

第一节 稳定类材料的种类及组成材料315

第二节 稳定类材料组成设计319

参考文献322

附录一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承载板法)323

附录二 承载比(CBR)试验325

附录三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328

附录四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332

附录五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间接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334

附录六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336

附录七 沥青混合料回弹模量间接拉伸试验338

附录八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340

附录九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343

附录十 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345

附录十一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及弯拉弹性模量试验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