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苍乡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石苍乡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2060354.jpg)
- 石苍乡人民政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19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乡镇-地方史-长海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苍乡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 述1
大事记8
第一章 建置33
第一节 地理位置33
第二节 建置沿革33
附一:兴化县37
附二:1981年石苍公社各大队和生产队地址、人口一览表37
第三节 各村委会沿革41
一、济川村41
二、石苍村41
三、五湖村41
四、石阳村41
五、隔壁村42
六、潭头村42
七、田坑村42
八、高阳村42
九、霞湖村42
十、老山村42
第二章 地理43
第一节 地质地貌43
一、地质43
二、地貌44
第二节 资源46
一、土地46
二、水46
三、植物47
四、动物48
五、矿物49
六、景观49
第三节 土壤50
第四节 气象57
一、气候57
二、物候58
附:气象谚语59
第五节 自然灾害63
一、灾害种类63
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65
附:抗洪记略67
第三章 人口计生姓氏69
第一节 人口69
一、人口规模69
二、人口变动71
三、人口结构73
四、侨胞与台港澳同胞76
五、婚姻与家庭76
第二节 计划生育78
一、组织机构78
二、宣传教育78
三、节育措施79
四、晚婚晚育80
五、优生优育80
第三节 姓氏81
第四章 乡村建设86
第一节 集镇建设86
一、乡政府办公场所建设86
二、新街建设86
第二节 村庄建设87
一、村民住房建设87
二、特色古民居88
三、村部建设89
第三节 公共建筑91
一、卫生院91
二、供电所91
三、石苍乡影剧院91
四、敬老院91
五、文化服务中心站91
六、高阳戏院91
七、信用社91
八、邮电所92
第四节 农村建设管理93
一、管理机构93
二、建设用地管理93
三、住宅用地管理93
第五章 农业94
第一节 生产关系94
一、土地制度变革94
二、管理体制改革95
第二节 生产条件97
一、耕地97
二、劳动力99
第三节 种植业100
一、粮食作物100
二、经济作物101
三、食用菌102
第四节 茶果102
一、茶叶102
二、果树103
第五节 植物保护104
一、病虫测报104
二、病虫防治104
第六节 畜牧养殖业105
一、家畜105
二、家禽106
三、蜂106
第七节 农机具107
第六章 林业108
第一节 森林植被108
一、常绿阔叶林108
二、常绿针叶林109
三、竹林110
四、中山草坡110
第二节 森林资源110
一、林地面积与林木蓄积量110
二、树种资源114
三、珍稀保护树种115
第三节 森林培育117
一、山地造林117
二、迹地更新118
三、四旁植树118
第四节 抚育管理118
一、幼林抚育118
二、抚育间伐119
三、竹林抚育和垦复119
第五节 森林保护120
一、封山育林120
二、以法护林120
三、森林防火121
四、病虫防治122
第六节 山林权属122
一、山林权变革122
二、林业“三定”123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23
第七节 山林权属纠纷处理125
第八节 森林开发126
一、木材采运126
二、林业副特产品126
第七章 水利水电供电128
第一节 水利128
一、蓄水工程128
二、引水工程129
三、饮水工程129
四、山地水利工程129
五、水利管理129
附一:金钟水利枢纽工程129
附二: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布置图136
第二节 水电建设与管理136
一、电站建设136
二、电站管理139
第三节 供电140
一、联网供电140
二、管理140
第八章 交通邮电142
第一节 交通142
一、古道142
二、公路143
三、桥梁145
四、公路养护146
第二节 邮电146
一、邮政146
二、电信147
第九章 乡村企业商业149
第一节 乡村企业149
一、农业企业149
二、工业企业150
三、企业管理154
第二节 商业155
一、商品销售155
二、收购157
三、石苍供销社159
四、粮油经营160
第十章 财政金融161
第一节 财政161
一、财政体制161
二、财政收入162
三、财政支出163
四、税种164
五、财政管理165
第二节 金融166
一、石苍信用社166
二、业务167
第十一章 政党政权16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石苍地方组织168
一、组织机构168
二、历届中共石苍乡代表大会170
三、思想建设174
四、纪律检查176
第二节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177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77
二、石苍乡人大主席团182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18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8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84
第四节 党(政)务要务185
一、剿匪反霸185
二、土地改革185
三、抗美援朝186
四、农业合作社186
五、人民公社186
六、“文化大革命”运动187
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87
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88
九、精神文明建设188
十、资源利用开发189
第十二章 民政群团190
第一节 民政190
一、拥军优属190
二、救济192
三、民政事务194
四、村级选举194
第二节 群众团体196
一、农会196
二、工会196
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
四、少年先锋队197
五、妇女联合会198
六、计划生育协会199
七、残疾人联合会200
八、老龄工作委员会200
九、科学技术协会201
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
十一、离退休干部服务站201
十二、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小组)201
第十三章 革命老区乡202
第一节 地下革命活动202
第二节 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203
一、“五老”人员的认定204
二、恢复地下党党员党籍204
三、落实平反冤假错案204
四、追认烈士204
第三节 脱贫致富205
一、贫困状况205
二、脱贫致富措施207
第十四章 公安司法武装209
第一节 公安209
一、机构设置209
二、治安管理210
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213
四、户籍管理214
第二节 司法215
一、机构设置215
二、法制宣传215
三、民事调解217
第三节 武装219
一、兵役219
二、民兵221
第十五章 教育225
第一节 旧式教育225
一、书院225
二、社学226
三、私塾226
附:兴化县学227
第二节 幼儿教育227
一、园班概况227
二、保育与教学229
第三节 中小学教育230
一、学校设置与教师230
附一:石苍中学简介234
附二:部分小学简介235
二、学制、课程与教学241
第四节 成人业余教育244
第十六章 文化科技250
第一节 文化250
一、文化场所250
二、民间文化团体251
三、文化活动251
四、广播电视256
五、电影257
六、文物258
第二节 科技259
一、机构与队伍259
二、活动与成果260
三、科技专家挂职扶贫264
第十七章 卫生266
第一节 医疗机构266
一、诊所266
二、保健院266
三、卫生院267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267
第二节 防疫保健269
一、传染病防治269
二、公共卫生272
三、妇幼保健274
第三节 青草药275
一、野生275
二、栽培275
第十八章 旅游景观276
第一节 自然胜景276
一、禹门三级浪276
二、碧溪十八曲276
三、泾渭分明的溪水277
四、田坑岭古道278
五、雪山与铁砧峰278
六、云顶岩278
七、青龙桥279
八、石鼓岩279
九、将军城279
十、金龟谷280
第二节 生态风光280
一、奇山280
二、怪石281
三、清泉282
四、古树283
五、幽洞283
第三节 人文景观284
一、名胜古迹284
二、现代建筑286
第四节 红色旅游287
一、高阳“闽中特工委”遗址287
二、老山“红军洞”等遗址288
三、五湖枪楼288
四、济川水磨坊遗址288
五、铁砧山剿匪战斗遗址289
六、潭头白凫溪纪念地289
附录:胜景文萃290
第十九章 民俗301
第一节 劳动习俗301
第二节 婚嫁习俗302
一、旧式婚礼302
二、新式婚礼304
第三节 丧葬习俗304
第四节 岁时节俗306
第五节 其他习俗308
第六节 社会陋习309
第七节 歌谣俚谚310
一、歌谣310
二、谚语315
三、歇后语316
四、俚语317
第二十章 宗教信仰321
第一节 道教321
第二节 佛教322
附:云顶岩寺简介322
第三节 基督教324
第四节 民间信仰325
一、三一教325
二、妈祖信仰325
三、其他信仰325
第二十一章 村情327
第一节 济川村327
第二节 石苍村331
第三节 五湖村333
第四节 石阳村336
第五节 隔壁村338
第六节 潭头村340
第七节 田坑村342
第八节 高阳村344
第九节 霞湖村347
第十节 老山村349
附:各村(大队)主要领导人名表351
第二十二章 人物359
第一节 人物传359
一、唐代359
二、宋代359
三、清代364
四、现代364
第二节 人物录370
第三节 人物表379
一、古代职官(学位)表379
二、革命烈士名表381
三、“五老”人员名表381
四、博士、硕士名表387
五、副科(营)级以上干部名表389
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表392
七、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表395
八、获县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表400
附 录402
一、诗词荟萃402
二、民歌422
三、民间戏曲唱词选426
四、民间故事与传说426
修志始末453
《石苍乡志》出版经费赞助单位和个人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