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技术指标与安全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技术指标与安全设计
  • 刘建蓓,汪双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783807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青藏高原-高速公路-道路施工-安全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技术指标与安全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5

1.2.1 高海拔地区车辆动力特性5

1.2.2 高海拔地区驾驶员心理生理变化特性7

1.2.3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特征11

1.2.4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路线技术指标17

1.3 主要研究内容21

1.3.1 低压缺氧环境下车辆性能与驾驶行为研究22

1.3.2 青藏地区高速公路交通特征与速度控制研究25

1.3.3 低压缺氧环境下高速公路路线主要技术指标研究27

1.3.4 青藏高速公路技术标准与设计指南研究29

1.4 技术难点与研究方法29

1.5 科技成果与创新32

1.6 成果应用情况35

1.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

第2章 高海拔地区交通运行特征39

2.1 高海拔特殊环境下交通事故特征40

2.1.1 交通事故基础数据40

2.1.2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及方法40

2.1.3 交通事故总体分布特征44

2.1.4 交通事故与人、车、路、环境的关系特征51

2.2 高海拔特殊环境下交通流运行特性66

2.2.1 基础数据采集情况66

2.2.2 交通量及其组成分析67

2.2.3 交通流行驶特性分析74

2.3 高海拔地区交通安全服务水平78

2.3.1 路段划分方法确定79

2.3.2 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81

2.3.3 区域公路事故预测模型85

2.3.4 二级公路交通安全服务水平91

2.3.5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服务水平研究初探93

第3章 高海拔地区低压缺氧环境下典型车辆动力特性95

3.1 试验车型与试验方案96

3.1.1 试验车型96

3.1.2 试验方案100

3.1.3 试验地点及环境状况100

3.2 高原地区车辆动力特性原理101

3.2.1 车辆行驶动力原理101

3.2.2 车辆行驶阻力原理103

3.2.3 基于海拔的动力和阻力折减原理105

3.3 发动机外特性109

3.3.1 发动机外特性的试验及计算过程109

3.3.2 不同海拔下发动机外特性比较111

3.3.3 发动机转矩折减系数分析113

3.4 发动机制动特性117

3.4.1 发动机制动特性试验及计算过程117

3.4.2 不同海拔下发动机制动特性比较118

3.4.3 发动机制动转矩折减系数分析121

第4章 高海拔地区低压缺氧环境下驾驶员心理生理变化特性125

4.1 低氧环境下驾驶员的感知与操作能力126

4.1.1 试验方案设计126

4.1.2 驾驶员反应能力变化特性129

4.1.3 复杂线形条件下驾驶员心率变化特性130

4.1.4 复杂线形条件下驾驶员心率变化模型134

4.2 低氧环境下驾驶员的疲劳特性139

4.2.1 试验方案设计139

4.2.2 不同海拔条件下的驾驶疲劳特性143

4.2.3 不同海拔条件下的驾驶疲劳模型149

第5章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运行速度模型157

5.1 代表车型158

5.1.1 小型车代表车型158

5.1.2 大型车代表车型159

5.2 动力和阻力折减对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159

5.3 平衡速度与等效坡度的关系160

5.3.1 小于80km/h的等效坡度和坡度偏移值161

5.3.2 大于80km/h的等效坡度和坡度偏移值168

5.4 考虑等效坡度的运行速度预测模型173

5.5 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的验证分析174

第6章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技术179

6.1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主要几何指标与参数180

6.1.1 平面线形指标研究180

6.1.2 公路纵坡设计指标183

6.1.3 连续长陡下坡界定标准193

6.1.4 横断面组成与尺寸196

6.1.5 路拱横坡与路面超高198

6.1.6 冰雪条件下停车视距211

6.2 服务设施合理间距216

6.2.1 服务设施设置间隔主要考虑因素217

6.2.2 服务设施种类划分及功能定位224

6.2.3 青藏公路第二类服务设施间隔226

6.2.4 青藏公路第三类服务设施间隔227

6.2.5 青藏公路第一类服务设施间隔229

6.3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动态分段技术231

6.3.1 以公路功能、技术等级选择设计速度231

6.3.2 以海拔地形条件等布线因素选择设计速度232

6.3.3 考虑气候条件选择设计速度233

6.3.4 考虑典型车辆的运行速度选择设计速度234

6.3.5 考虑沿线路网节点选择速度分段235

6.3.6 速度过渡设计235

6.4 路线安全设计优化方法238

6.4.1 线形指标的选用原则238

6.4.2 路线安全性优化设计流程239

6.5 青藏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研究242

6.6 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动态速度控制(限速)设计技术244

6.6.1 限速方式及其分布244

6.6.2 车辆超速情况分析247

6.6.3 既有限速设施限速效果评价251

6.6.4 特殊环境下限速决策与设置技术251

第7章 依托工程应用与示范257

7.1 依托工程概况258

7.2 设计速度分段适应性分析259

7.2.1 功能定位与布设条件259

7.2.2 车辆运行条件260

7.2.3 路网节点条件261

7.3 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261

7.4 基于运行速度的平纵几何线形指标检验263

7.4.1 平面线形指标检验263

7.4.2 纵面线形指标检验264

7.4.3 视距检验265

7.5 限速实施方案266

7.5.1 示范工程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267

7.5.2 限速综合决策模型的应用267

7.5.3 具体实施方案268

7.5.4 限速标志设置269

7.5.5 其他速度管理建议方案269

参考文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