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187915.jpg)
- 张楚汉,金峰,侯艳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17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岩石力学:断裂力学-研究;混凝土结构-断裂力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岩石和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岩石和混凝土材料结构的力学特征1
1.2岩石和混凝土力学离散-接触-断裂问题3
介质离散3
岩石和混凝土的接触力学模型4
岩石和混凝土非线性断裂行为4
岩石和混凝土的应变软化与局部化的损伤断裂特征5
1.3岩石和混凝土结构分析的计算数值方法7
连续介质力学方法7
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10
1.4岩石和混凝土力学的前沿问题13
1.5本书的框架与内容简介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介质离散几何切割方法与算法23
2.1概述23
2.2表征空间多面体的拓扑关系与数据结构24
空间多面体的拓扑关系24
空间多面体的数据结构25
2.3自动剖分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实现27
自动剖分算法的基本思想27
新交点与新有向边的生成27
环路搜索30
有向面生成32
体的搜索33
2.4空间多面体自动剖分实例34
用空间平面(视为无限大)切割34
用有界空间平面切割凹多面体岩块36
参考文献38
第3章 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39
3.1概述39
3.2二维变形体离散元基本原理40
接触检索和接触本构关系40
变形块体本构关系42
节点动力平衡方程44
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数据结构45
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的基本算法48
3.3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中地应力的模拟52
3.4有限差分三角形网格的自动剖分53
数据结构54
算法描述54
有效性测试和参数选择56
3.5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模型的数值模型与试验验证57
刚性块体激振试验57
砌石拱的稳定分析58
参考文献61
第4章 二维变形体离散单元法的扩展62
4.1离散元流变模型62
岩石和岩体的流变特性62
岩石流变模型概述63
考虑结构面流变的离散单元模型65
4.2离散元结构-渗流耦合模型69
离散元渗流模型的基本思路69
裂隙网络渗流模型的计算70
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的确定72
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74
离散元结构-渗流耦合模型的计算流程77
4.3二维离散单元法扩展模型的数值与试验验证78
离散元结构面蠕变力学性能验证78
离散元结构面应力松弛力学性能验证81
离散元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在正交网络渗流试验中的验证分析82
参考文献88
第5章 基于变形等效的离散元——刚体弹簧元方法90
5.1概述90
5.2空间多面体的几何与物理特性参数描述91
体积和形心91
惯性张量92
5.3空间凸多面体接触检索93
空间凸多面体接触关系分类93
空间多面体角边修圆94
接触关系检索95
5.4三维刚体弹簧元方法基本力学原理99
块体接触模型及接触力分析99
块体的运动分析101
块体几何参量更新103
三维刚体弹簧元方法等效原则105
5.5三维刚体弹簧元方法程序实现107
动态顺序线性链表107
主要数据结构108
5.6三维刚体弹簧元方法模型的数值验证109
悬臂梁受均匀荷载作用109
拱圈受均匀径向荷载作用112
参考文献114
第6章 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116
6.1概述116
6.2空间凸多面体接触检索117
接触检索粗判117
接触检索细判——公共面接触检索方法118
6.3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基本原理120
接触模型和接触力分析120
变形块体弹性应力与节点力121
节点动力平衡方程123
参数选取分析123
简单算例131
6.4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数据结构131
块体数据结构131
接触数据结构133
6.5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的网格自动剖分135
参考文献136
第7章 三维模态变形体离散元方法139
7.1模态变形体离散元的运动学描述139
刚体运动140
变形142
7.2模态变形体离散元方法145
块体的空间平动146
块体的转动148
块体的变形150
7.3接触力求解157
点接触模型158
面接触模型159
7.4求解流程160
7.5模态变形体离散元对变形模拟的验证算例161
简单模态变形体离散元的计算161
二阶模态变形体离散元的计算162
7.6模态变形体离散元对离散块体运动模拟的验证算例164
7.7梅花拱坝破坏过程仿真算例166
模型的建立166
有限元与三维模态变形体离散元计算比较167
梅花拱坝破坏过程仿真173
参考文献174
第8章 其他非连续介质力学方法175
8.1颗粒体离散元法(PFC)175
三维颗粒体离散元接触模型和接触力分析176
运动分析181
颗粒材料的应力-应变分析184
颗粒体离散元应用实例186
8.2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188
非连续变形分析理论概要189
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190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198
参考文献203
第9章 岩体结构面接触本构关系207
9.1概述207
9.2岩体结构面二维本构模型207
法向单调加载本构模型208
法向循环加载本构模型208
切向单调加载本构模型210
切向循环加载本构模型210
二维接触刚度矩阵215
屈服准则与加、卸载准则218
模型验证219
9.3岩体结构面三维循环加载本构模型221
岩体结构面三维剪切特性222
切向循环加载本构模型223
三维接触刚度矩阵225
屈服准则与加、卸载准则227
模型参数229
模型验证229
参考文献231
第10章 岩石和混凝土结构面的接触数值模型233
10.1概述233
等效连续模型233
接触边界模型234
接触单元模型239
不同结构面分析力学模型的评价240
10.2模拟接触面的薄层单元模型241
本构关系241
接触面变形模式242
10.3薄层单元的混合迭代求解242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242
接触面超余应力调整243
接触面嵌入调整244
非线性混合迭代244
10.4薄层单元模型的动力分析245
Newmark增量法245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245
10.5模型的验证246
嵌入调整算例246
滑块算例246
土中埋管算例247
参考文献250
第11章 准脆性材料非线性断裂力学253
11.1概述253
11.2准脆性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254
准脆性材料特征应力-应变关系254
准脆性材料的损伤断裂机理与破坏特征255
11.3准脆性材料经典断裂力学258
线弹性断裂力学简介259
修正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261
11.4准脆性材料非线性断裂力学的发展262
分离式裂缝模型的发展——虚拟裂缝模型262
弥散式裂缝模型的发展——钝断裂带模型264
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基本要素266
参考文献270
第12章 弥散式断裂带裂缝模型(一)——固定裂缝模型274
12.1概述274
12.2弥散式裂缝模型的有限元平衡方程275
12.3传统弥散式裂缝模型简介277
12.4基于全量关系描述的固定裂缝模型278
本构模型278
切线刚度矩阵280
折减系数定义与加、卸载准则280
基于增量关系描述的固定裂缝模型282
折减系数演化描述283
增量、全量关系两类模型比较分析284
12.5数值算例286
单轴拉伸构件试验模拟286
单边裂纹紧凑拉伸构件试验模拟288
参考文献291
第13章 弥散式断裂带裂缝模型(二)——旋转裂缝模型292
13.1概述292
13.2旋转裂缝模型293
本构模型293
切线刚度矩阵295
折减系数演化描述300
唯一解要求与应力锁现象分析300
13.3固定裂缝与旋转裂缝模型比较分析307
固定裂缝模型基本力学特征307
旋转裂缝模型基本力学特征308
固定、旋转裂缝模型比较分析309
13.4数值模拟算例310
楔入劈拉试验数值模拟310
四点剪切梁试验数值模拟313
参考文献316
第14章 分离式裂缝模型318
14.1概述318
14.2分离式裂缝模型的基本概念319
分离式裂缝模型的基本力学方程319
分离式裂缝的离散网格320
14.3虚拟裂缝模型321
虚拟裂缝模型的数值实现322
软化力学行为描述328
14.4内聚力裂缝模型329
界面基本变形力学特征329
内聚力裂缝模型的数值实现330
14.5数值模拟算例334
单边切口非对称弯梁试验数值模拟335
单边切口四点剪切梁试验数值模拟338
参考文献340
第15章 非局部化损伤断裂模型343
15.1概述343
15.2非局部化模型概述344
积分型非局部化模型344
梯度模型346
积分型非局部化与梯度模型比较348
15.3积分型非局部化损伤模型349
非局部化损伤模型的数学描述349
一致切线刚度矩阵的推导351
算例分析353
15.4梯度损伤模型355
梯度损伤模型基本方程356
梯度损伤模型的增量迭代求解357
算例分析358
参考文献361
第16章 岩石和混凝土断裂分析的扩展有限元法365
16.1概述365
16.2基本原理366
单位分解366
扩展有限元法367
16.3扩展有限元法的控制方程368
扩展有限元法的控制方程369
非连续界面相互作用在扩展有限元法中的实现370
16.4数值积分及程序实现372
预设虚节点法372
程序实现373
数值积分375
16.5数值算例376
三点弯梁开裂过程模拟376
单边切口四点剪切梁开裂过程模拟379
水力劈裂过程模拟383
参考文献391
第17章 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与弥散式裂缝模型的耦合395
17.1概述395
17.2三维变形体离散元与弥散裂缝模型的耦合实现395
弥散裂缝模型简介395
弥散裂缝模型与离散元法的耦合397
17.3数值模拟算例402
岩石和混凝土材料Ⅰ型开裂402
岩石和混凝土材料Ⅰ/Ⅱ混合型开裂404
参考文献409
第18章 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与分离裂缝模型的耦合411
18.1概述411
18.2三维变形体离散元法与分离裂缝模型的耦合实现412
Ⅰ型分离裂缝模型413
弥散裂缝模型和分离裂缝模型的等价性比较414
Ⅰ/Ⅱ混合型分离裂缝模型416
分离裂缝模型与离散元的耦合419
18.3数值模拟算例420
准脆性材料Ⅰ型开裂模拟421
准脆性材料Ⅰ/Ⅱ混合型开裂模拟424
参考文献426
第19章 离散元法在岩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428
19.1概述428
19.2离散元蠕变模型在三峡船闸高边坡工程的应用429
工程概况429
三峡船闸高边坡的基本计算条件429
三峡船闸高边坡卸荷变形及稳定分析436
19.3离散元法在三峡船闸高边坡动力稳定分析中的应用443
计算条件443
三峡船闸高边坡的动力响应和稳定性分析444
19.4离散元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在龙滩水电站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447
工程概况447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447
计算条件449
龙滩水电站边坡渗流与稳定分析452
参考文献458
第20章 离散-断裂模型在高坝-地基破坏分析中的应用459
20.1概述459
20.2应用刚体弹簧元法进行玛尔帕塞拱坝破坏仿真分析460
玛尔帕塞拱坝460
玛尔帕塞拱坝失稳机理的研究464
20.3应用三维变形离散元法研究拱坝-地基系统整体抗滑稳定479
溪洛渡拱坝介绍及计算模型479
溪洛渡拱坝-地基系统静力抗滑稳定分析482
20.4应用离散-断裂耦合模型分析Koyna重力坝动力破损498
非线性断裂力学的动力计算模型498
工程概况及已有的相关研究499
线弹性动力计算501
Koyna坝动力破损过程分析503
参考文献508
第21章 应用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分析K?lnbrein拱坝坝踵开裂510
21.1概述510
21.2工程概况和开裂行为510
21.3已有的相关研究及评论512
21.4计算模型及方法513
计算模型及工况513
断裂模型及计算方法515
21.5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515
三维旋转裂缝模型计算结果515
三维固定裂缝模型计算结果518
计算结果比较分析520
参考文献521
第22章 应用接触模型分析重力坝静动力抗滑稳定523
22.1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523
工程概况523
数值计算模型523
计算荷载与加载方式524
计算参数525
22.2静力分析526
22.3动力分析530
22.4安全系数的讨论533
22.5小结534
参考文献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