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政务应用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羽,贺盛瑜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418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电子政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政务应用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1
1.1电子政务1
1.1.1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1
1.1.2电子政务与电子技术的关系1
1.1.3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2
1.2电子政府3
1.2.1电子政府的概念3
1.2.2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3
1.3电子政务系统4
1.3.1电子政务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4
1.3.2电子政务系统体系框架5
1.4电子政务业务模型8
1.4.1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8
1.4.2电子政务业务模型及其内涵8
1.5电子政务的发展12
1.5.1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12
1.5.2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13
第2章 电子政务的作用和影响15
2.1社会变革中的电子政务15
2.1.1电子政务与信息化15
2.1.2电子政务与政府形态变革16
2.2电子政务技术对政府的影响17
2.2.1对政府工作的影响17
2.2.2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影响18
2.2.3对工作程序和制度的影响19
2.2.4对政府工作环境的影响20
2.3电子政务与政府建设20
2.3.1政务公开20
2.3.2廉政建设21
2.3.3民主建设23
2.4电子政务与经济发展26
2.4.1改善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26
2.4.2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政府服务27
2.4.3给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27
2.4.4带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28
2.5电子政务与社会组织和公民29
2.5.1改善社区的服务和管理29
2.5.2提供参与民主化进程的有效手段29
2.5.3缩小数字鸿沟30
第3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31
3.1Internet基础知识31
3.1.1Internet基本概念31
3.1.2Internet的通信基础32
3.1.3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34
3.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39
3.2.1计算机网络39
3.2.2网络协议基础41
3.2.3数据通信系统45
3.2.4网络互联设备46
3.3数据库基础知识49
3.3.1数据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49
3.3.2数据库的相关概念50
3.3.3Web数据库技术56
3.4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60
3.4.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60
3.4.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61
3.4.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68
第4章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70
4.1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70
4.1.1法律法规的相关概念70
4.1.2当前电子政务面临的突出法律问题71
4.1.3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意义72
4.1.4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73
4.1.5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作用73
4.1.6世界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状况74
4.2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75
4.2.1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现状75
4.2.2电子政务部分相关法律法规简介76
4.2.3我国现有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77
4.2.4构建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途径78
4.3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工作的新进展78
4.3.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政府信息公开法》79
4.3.2《电子签章条例》80
4.3.3《电信法》81
4.4电子政务法规研究热点81
4.4.1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81
4.4.2今后立法研究热点82
第5章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85
5.1电子政务标准化概述85
5.1.1标准化的相关概念85
5.1.2电子政务标准化的概念87
5.1.3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89
5.2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框架91
5.2.1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参考模型91
5.2.2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92
5.3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简介93
5.3.1电子政务总体标准93
5.3.2电子政务应用标准94
5.3.3电子政务应用支撑标准95
5.3.4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标准98
5.3.5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99
5.3.6电子政务管理标准101
第6章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104
6.1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04
6.1.1基本网络模型104
6.1.2电子政务网络的技术环境构成106
6.1.3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108
6.2网络硬件平台及其建设110
6.2.1电子政务网络硬件平台的建设原则110
6.2.2主机平台建设111
6.2.3网络平台建设112
6.3电子政务网络软件平台建设114
6.3.1电子政务网络的技术实现114
6.3.2软件平台建设的原则115
6.3.3软件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115
6.3.4网络操作系统平台116
6.4电子政务网络的系统集成117
6.4.1系统集成必要性117
6.4.2电子政务网络集成118
6.4.3选择电子政务系统集成商119
6.5电子政务网络环境下的政务协作实现120
6.5.1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120
6.5.2电子政务群件协作技术122
6.5.3电子政务工作流技术126
第7章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129
7.1电子政务应用概述129
7.1.1电子政务应用和发展129
7.1.2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结构131
7.1.3电子政务应用系统134
7.2政务流程再造137
7.2.1政务流程的无缝集成和整合137
7.2.2政务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39
7.3面向内网的电子政务应用141
7.3.1办公自动化系统141
7.3.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144
7.3.3电子政务应用集成技术147
7.4面向外网的电子政务应用150
7.4.1政府“一站式”服务150
7.4.2政府门户网站152
第8章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159
8.1信息安全概述159
8.1.1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159
8.1.2信息安全威胁和保护159
8.2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161
8.2.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161
8.2.2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状况162
8.3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162
8.3.1安全法律与政策163
8.3.2安全组织与管理165
8.3.3安全标准与规范166
8.3.4安全保障与服务167
8.3.5安全技术与产品169
8.3.6安全基础设施169
8.4电子政务安全技术170
8.4.1物理隔离技术170
8.4.2防火墙技术171
8.4.3加密技术171
8.4.4密钥管理体系172
8.4.5入侵检测技术174
第9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175
9.1政府信息资源及其整合175
9.1.1政府信息资源概述175
9.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178
9.1.3政府信息资源整合180
9.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183
9.2.1开发的目的和条件183
9.2.2开发的保障措施185
9.2.3开发的内容187
9.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处理技术189
9.3.1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189
9.3.2决策支持系统192
9.3.3知识管理系统195
第10章 电子政务实施和建设199
10.1实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策略199
10.1.1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199
10.1.2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0
10.1.3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的策略201
10.2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207
10.2.1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规划207
10.2.2电子政务建设战略规划的内容208
10.3电子政务实施方案213
10.3.1电子政务实施方案的概念213
10.3.2电子政务实施方案指导原则214
10.3.3电子政务方案制定步骤216
10.4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216
10.4.1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216
10.4.2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217
10.4.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客观制约因素218
10.4.4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措施219
第11章 电子政务应用案例221
11.1上海市电子政务应用221
11.1.1上海市电子政务应用发展221
11.1.2“中国上海”门户网站222
11.1.3社会保障卡223
11.1.4大通关225
11.1.5社会信用体系225
11.1.6电子政务相关立法225
11.1.7数字城市226
11.2南海市电子政务应用227
11.2.1南海市概况227
11.2.2南海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特色229
11.2.3南海市电子政务的建设230
11.2.4南海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234
11.3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236
11.3.1成都“数字化城市”建设236
11.3.2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237
11.3.3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239
附录A243
A.1世界电子政务建设概述243
A.2美国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45
A.3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49
A.4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54
A.5中国香港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56
A.6英国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61
A.7澳大利亚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63
A.8日本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64
A.9德国电子政务建设概况265
附录B267
B.1国内有关的标准化组织267
B.1.1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67
B.1.2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67
B.1.3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67
B.1.4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67
B.2国际上有关的标准化组织267
B.2.1ISO和IEC268
B.2.2国际电信联盟(ITU)和ITU-TTTU268
B.2.3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268
B.2.4IAB(互连网络组织机构)269
B.2.5UN/ECE/CEFACT269
B.2.6国际WEB联盟(W3C)269
B.2.7美国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269
附录C270
C.1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270
C.1.1基本情况270
C.1.2整体建设状况272
C.2“金税”工程274
C.2.1“金税”工程背景274
C.2.2“金税”工程的组成274
C.2.3“金税”工程的进展情况276
C.2.4“金税”工程三期建设277
C.3“金财”工程278
C.4“金贸”工程279
C.4.1“金贸”工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279
C.4.2实施“金贸”工程的步骤和要求280
C.5“金关”工程280
C.5.1“金关”工程主干网建设281
C.5.2“金关”工程四个应用系统281
C.5.3“金关”工程标准体系282
C.5.4“金关”工程安全体系282
C.6“金审”工程283
C.6.1“金审”工程建设背景283
C.6.2“金审”工程建设的意义283
C.6.3“金审”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83
C.6.4“金审”工程建设情况284
C.6.5“金审”工程的进展情况284
C.7“金卡”工程285
C.8“金农”工程286
C.8.1“金农”工程建设背景286
C.8.2“金农”工程建设原则286
C.8.3“金农”工程建设目标287
C.8.4“金农”工程建设机构287
C.8.5“金农”工程建设情况287
C.9“金盾”工程288
C.9.1“金盾”工程建设背景288
C.9.2“金盾”工程建设内容289
C.9.3“金盾”工程建设情况289
C.10“金桥”工程290
C.10.1“金桥”工程建设背景290
C.10.2“金桥”工程建设项目290
C.10.3“金桥”工程建设情况291
C.11“金旅”工程292
C.11.1“金旅”工程的目标和建设方针292
C.11.2管理业务网的主要任务和功能建设293
C.11.3建设国家级旅游电子商务网293
C.11.4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金旅”工程全面实施294
C.12“金智”工程294
C.13“金卫”工程295
参考文献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