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
  • 冯俏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8552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公共财政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本书的基本假设、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5

三、本书所使用的关键概念7

第二章 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和民主财政论10

一、国家分配论13

二、公共财政论面临的主要诘难16

三、两种财政学说背后不同的国家观20

(一)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理论基础20

(二)公共财政论——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23

四、对公共财政论面临的两大主要诘难的回答29

五、公共财政的实质——民主财政35

第三章 完全产权与公共财政——英国的公共财政之路42

一、英国封建制初期的产权与财政44

(一)封土封臣制中的产权关系46

(二)产权与政权合二为一的国家治理模式50

(三)私人性质的王室财政模式54

二、12~14世纪英国的产权与财政56

(一)拓殖运动后英国的产权58

(二)12~14世纪英国政治格局的改变和议会政治的兴起63

(三)12~14世纪英国公共财政的萌动71

三、地理大发现后英国的产权与财政76

(一)地理大发现77

(二)私人产权的确立78

(三)议会政治的发展85

(四)公共财政的逐渐成形90

第四章 不完全产权与非公共财政——以中国传统社会为例106

一、认识传统社会产权与财政的起点——中国的集权政治107

(一)为什么传统中国需要一个集权政府?107

(二)中国集权政治的发展轨迹——消灭实力集团109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不完全产权——以土地为例114

(一)必须从政治影响经济的角度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产权制度114

(二)人口因素是古代中国需要一定程度的私有产权的主要原因115

(三)集权政治与分散的私有产权之间的内在对抗性118

(四)中国传统社会的不完全产权120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非公共财政128

(一)传统社会课税对象从税人到税地的变化128

(二)课税对象的变化体现了国家与实力集团之间的力量消长129

(三)传统社会的财政管理133

四、一个对比——西周时期的产权与财政形态139

第五章 变革中的中国当代产权与财政147

一、我国市场化的改革与产权的多元化进程148

(一)公有经济的收缩——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150

(二)非公经济的兴盛161

二、财政公共化之路169

(一)改革开放的财政形态——财政与企业财务的高度合一170

(二)1979年以前的财政改革——税收萎缩与政府间财权的收收放放172

(三)1979~1994年以前的财政税收改革——公共财政的起步175

(四)1994年的财政改革179

(五)1998年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的提出和相关的改革183

三、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兴起及其政治意义200

(一)私营企业主——一个新兴的阶层202

(二)私营经济的政治身份变迁203

(三)私营经济的政治参与207

四、股份制——产权发展上的“否定之否定”217

第六章 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的展开论述(代结论)234

一、完全的私人产权是公共财政的必要条件235

(一)场景Ⅰ:完全的私人产权、民主政治与公共财政235

(二)场景Ⅱ:不完全产权、专制政治与非公共财政237

(三)促使财政Ⅱ型向财政Ⅰ型转化的两个关键因素238

二、英国公共财政发展之路的简要勾勒241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权政治下的非公共财政244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公共财政与英国公共财政存在某些重要的趋同性245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