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赏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观赏植物学
  • 李先源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1396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观赏园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观赏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0.1 植物与观赏植物1

0.2 观赏植物的作用 2

0.3 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 2

0.4 观赏植物学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3

第1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4

1.1 植物细胞4

1.1.1 植物细胞的形状与大小4

1.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5

1.1.3 植物细胞的分裂20

1.1.4 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24

1.1.5 植物细胞全能性 25

1.2 植物组织26

1.2.1 组织的概念26

1.2.2 植物组织的类型26

1.2.3 组织系统36

第2章 观赏植物的营养器官 37

2.1 观赏植物的根37

2.1.1 根的生理功能37

2 1.2 根的形态与类型38

2.1.3 根的形态多样性38

2.1.4 根的结构40

2.1.5 根瘤和菌根 48

2.2 观赏植物的茎 49

2.2.1 茎的基本功能49

2.2.2 茎的基本形态50

2.2.3 芽及其类型50

2.2.4 茎的分枝方式51

2.2.5 茎的基本类型52

2.2.6 茎的形态多样性 52

2.2.7 茎的结构55

2.3 观赏植物的叶 63

2.3.1 叶的生理功能63

2.3.2 叶的基本类型64

2.3.3 叶的形态多样性66

2.3.4 叶色的多样性70

2.3.5 叶的结构71

2.3.6 叶的生态类型74

2.3.7 叶的生活期与落叶75

第3章 观赏植物生殖器官 77

3.1 观赏植物的花 77

3.1.1 花的基本组成与功能77

3.1.2 花的形态多样性79

3.1.3 花的形态发育85

3.1.4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87

3.1.5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89

3.1.6 开花、传粉与受精 92

3.2 观赏植物的种子 94

3.2.1 种子的发育94

3.2.2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97

3.2.3 种子的寿命与休眠99

3.2.4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类型99

3.3 观赏植物的果实102

3.3.1 果实的发育102

3.3.2 果实的基本结构102

3.3.3 果实的类型103

3.3.4 果实与种子的传播105

3.4 植物的生活史107

第4章 观赏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09

4.1 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109

4.1.1 植物的水分代谢109

4.1.2 植物的矿质营养113

4.1.3 光合作用116

4.1.4 植物的呼吸作用121

4.2 观赏植物生长发育过程123

4.3 观赏植物生长发育规律123

4.3.1 生长的周期性123

4.3.2 生长的相关性124

4.4 观赏植物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125

4.4.1 温度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5

4.4.2 光照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7

4.4.3 水分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8

4.4.4 土壤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9

第5章 观赏植物的类群与分类 130

5.1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30

5.1.1 植物分类的方法130

5.1.2 植物分类的单位131

5.1.3 植物的命名133

5.1.4 植物检索表134

5.2 观赏植物的类群135

5.2.1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35

5.2.2 观赏植物的主要类群136

5.3 观赏植物人为分类简介136

5.3.1 按植物生长型或体型分类136

5.3.2 根据主要观赏部位分类136

5.3.3 根据园林用途分类137

5.3.4 按形态、习性、分类学地位的综合分类138

第6章 观赏蕨类植物 140

6.1 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140

6.1.1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140

6.1.2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 141

6.2 蕨类植物的分类141

6.2.1 石松亚门Lycophytina141

6.2.2 水韭亚门Is?ephytina143

6.2.3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144

6.2.4 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 144

6.2.5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146

第7章 观赏裸子植物 151

7.1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151

7.2 裸子植物的分类152

7.2.1 苏铁科Cycadaceae152

7.2 2 银杏科Ginkgoaceae153

7.2.3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153

7.2.4 松科Pinaceae155

7.2.5 杉科Taxodiaceae160

7.2.6 柏科Cupressaceae163

7.2.7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168

7.2.8 红豆杉科Taxaceae169

第8章 观赏被子植物 171

8.1 被子植物主要特征171

8.2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172

8.3 被子植物分类173

8.3.1 木兰科Magnoliaceae173

8.3.2 腊梅科Calycanthaceae177

8.3.3 樟科Lauraceae178

8.3.4 莲科Nelumbonaceae181

8.3.5 睡莲科Nymphaeaceae181

8.3.6 毛茛科Ranunculaceae183

8.3.7 小檗科Berberidaceae185

8.3.8 罂粟科Papaveraceae187

8.3.9 悬铃木科Platanaceae189

8.3.10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190

8.3.11 榆科Ulmaceae191

8.3.12 桑科Moraceae193

8.3.13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96

8.3.14 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199

8.3.15 仙人掌科Cactaceae 201

8.3.16 芍药科Paeoniaceae  204

8.3.17 山茶科Theaceae 205

8.3.18 藤黄科Guttiferae 207

8.3.19 梧桐科Sterculiaceae  208

8.3.20 木棉科Bombacaceae  210

8.3.21 锦葵科Malvaceae  211

8.3.22 堇菜科Violaceae  214

8.3.23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215

8.3.24 杨柳科Salicaceae  216

8.3.25 十字花科Cruciferae  219

8.3.26 杜鹃花科Ericaceae  221

8.3.27 报春花科Parimulaceae 223

8.3.28 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225

8.3.29 景天科Crassulaceae 226

8.3.30 蔷薇科Rosaceae  229

8.3.31 含羞草科Mimosaceae 241

8.3.32 云实科Caesalpiniaceae244

8.3.33 蝶形花科Fabaceae 247

8.3.34 千屈菜科Lythraceae  251

8.3.35 桃金娘科Myrtaceae  254

8.3.36 山茱萸科Cornaceae  256

8.3.37 卫矛科Celastraceae  258

8.3.38 冬青科Aquifoliaceae259

8.3.39 黄杨科Buxaceae  260

8.3.40 大戟科Euphorbiaceae262

8.3.41 葡萄科Vitaceae 267

8.3.42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268

8.3.43 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  270

8.3.44 槭树科Aceraceae  271

8.3.45 漆树科Anacardiaceae  273

8.3.46 芸香科Rutaceae  276

8.3.47 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278

8.3.48 五加科Araliaceae279

8.3.49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282

8.3.50 茄科Solanaceae 286

8.3.51 旋花科Convolvulaceae288

8.3.52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290

8.3.53 唇形科Labiatae 293

8.3.54 木樨科Oleaceae 295

8.3.55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301

8.3.56 爵床科Acanthaceae  303

8.3.57 紫葳科Bignoniaceae  305

8.3.58 茜草科Rubiaceae  310

8.3.59 忍冬科Caprifoliaceae313

8.3.60 菊科Compositae  317

8.3.61 槟榔科(棕榈科)Palmae 324

8.3.62 天南星科Araceae  330

8.3.63 禾本科Gramineae 334

8.3.64 美人蕉科Cannaceae 342

8.3.65 百合科Liliaceae  343

8.3.66 石蒜科Amaryllidaceae350

8.3.67 鸢尾科Iridaceae 353

8.3.68 龙舌兰科Agavaceae 356

8.3.69 兰科Orchidaceae358

参考书目 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