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托起生命的希望 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精品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托起生命的希望 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精品选
  • 新华社总编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011845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地震灾害-概况-四川省-2008;抗震救灾-概况-中国-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托起生命的希望 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精品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序)&李从军1

新华社在震后第一时间发出中英文地震消息3

新华社播发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快讯6

新华社播发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快讯7

新华社率先从都江堰发出消息四川省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被震垮已知有4人死亡&苑坚、刘大江8

新华社率先从绵竹发出消息重灾区绵竹见闻:灾情十分严重当地正全力抗震救灾&陈燮、冯昌勇、刘大江、黄堃9

新华社率先从北川发出消息新华社记者连夜赶赴地震重灾区距北川县城10余公里处垮山遇阻10

新华社率先从青川发出消息地震造成四川广元青川县一中学400余学生伤亡&崔静、刘奕湛11

新华社率先从汶川发出消息新华社记者随成都军区应急通信分队空降震中汶川县城&徐壮志12

新华社率先从映秀发出消息汶川地震核心区正在紧张抢险现场遇到不少困难&侯大伟、谢佼、徐博13

新华社率先从理县发出消息与汶川相邻的理县受损基础设施已部分恢复&肖林、茆琛14

新华社率先从茂县发出消息新华社记者抵达茂县,县城损失比预料小&徐壮志15

新华社播发胡锦涛总书记前往灾区快讯16

新华社播发党和国家领导人向遇难同胞默哀快讯17

全国各族人民在3天哀悼日期间悼念遇难同胞凝聚民族精神18

北川中学高三学生在没有伴奏的国歌声中复课&刘书云、丛峰、王金涛20

四川映秀一男子被埋179个小时奇迹生还21

超越“黄金救援”时间的生命奇迹&张芽芽搜集整理22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执行救灾任务的直升机失事&刘永华、李宣良24

唐家山堰塞湖堵塞26天后首次泄流&伍皓、汪延、王圣志25

成都军区失事直升机残骸被发现失事直升机黑匣子已找到18位遇难者遗体将于12日开始运送下山&曾志坚、叶锋、赵叶苹26

汶川县7.2万余紧急避险群众大雨前2小时转移完毕&侯大伟、丛峰、周正平28

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全部撤离&白瀛、吴瑞、苏万明、牛晓民29

中国12万名地震灾区学生坦然应对“人生大考”&郑天虹、屠国玺、茆琛30

中国地震灾区民众开始尝试新生活&仇琳、裘立华、程子龙32

中国努力帮助地震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仇琳、裘立华、程子龙34

飞赴汶川亲历记——新华社首名进入汶川县城记者灾区采访手记&徐壮志39

“用信息守卫生命!”——新华社记者汶川震区手记&张崇防、丛峰、陈君41

那一刻,泪飞如雨——谭千秋老师采访札记&孙闻43

献给北川的橘子&朱玉45

灾难中的微笑&周婷玉47

最后的字迹&朱玉、田雨49

最好的纪念&李斌52

映秀在哪里?——一个唐山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李柯勇54

故乡,让我轻轻擦去你的泪——一个返乡报道地震灾情女记者的手记&白瑞雪58

灾区13日,难忘的人难忘的事&孙茂庆62

灾难的日子里,我收获着感动&张东波65

堰塞湖,你是谁的眼泪?&李宣良67

让我们含着泪微笑前行&袁韵72

冒着生命危险深人震中孤岛——汶川、理县、茂县三县灾区见闻&武敌75

废墟里长出绿色——走进封城28天后的北川&王洋79

川人何其不屈!&肖春飞81

总有一种爱让我有感而发&孙茂庆85

毕业照定格长大的瞬间&王璐、张淼淼87

一个军事摄影记者的难忘经历&李刚89

手的诉说,手的力量&张先国、舒适91

风雨中挺起坚强的脊梁&张建高95

宁愿相信72小时后的坚持&朱玉96

“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的信念&鹿永建97

阳光下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张严平99

这一刻,“80后”让我们动容&万一100

孩子,你要挺住!&董峻101

灾难中我们更加坚强&刘书云、孙铁翔102

危急时刻唱响生命赞歌&赵鹏103

这一份舍弃感天动地&张建高104

这一刻,生命奇迹见证“决不放弃”&万一105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周英峰106

生者不朽的爱是死者不朽的名&王立彬107

永不忘却的纪念&郭奔胜108

超越灾难,我们的步伐更加沉着有力&李斌109

今天,我们对祖国爱得更深&赵鹏、施雨岑110

种下希望&俞俭111

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张晓晶112

“特殊党费”:一份厚重的心意&王炤坤113

向孩子轻轻问一声:节日快乐!&杨维汉、李亚杰114

有一种崇高叫坚守&王金涛、丛峰、刘书云115

万众一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献给英勇抗击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新华社记者119

惊天动地战汶川——写在军队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向纵深推进之际&贾永、曹智、黎云、徐生126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中国共产党人&李亚杰、董宏君134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献给四川灾区的父老乡亲&张严平、刘大江、张丽娜146

忧患中警醒灾难中奋起——抗震救灾给我们的启示&新华社记者152

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一月全景纪录&新华社记者158

废墟上筑起民族精神新的长城&徐京跃、曲志红、孙闻172

灾难,挡不住奋进的脚步——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两个月之际&宋振远、陈二厚、张先国178

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徐壮志、刘永华、李宣良、白瑞雪187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孙闻、田雨192

没有时间伤心——北川县民政局长王洪发失去15位亲人后的抗震记录&王金涛、丛峰、刘书云194

把你的生命托在我的手心——张建波和他所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朱玉、田雨、孙闻197

震灾中的“80后”“90后”们&新华社记者201

在生死之间,他选择永恒——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追记&李柯勇、蔡国兆205

穿越死亡线的守护——还原地震前后北川中学教师群体&丛峰、刘书云、王金涛209

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一、刘红灿213

失去10位亲人之后,她依然坚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蒋敏的心路历程&陈春园217

一位武警少校妻子催人泪下短信引出撼人心魄故事&张东波221

敬礼,向着天空&曹智、刘永华、李宣良224

他们“含泪的笑”令世界动容——献给在抗震救灾中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中国孩子&“新华视点”记者227

地震后,我决定留下来——一位护士的汶川地震回忆录&王金涛230

雄鹰,与青山同在——追记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曹智、刘永华、白瑞雪、李宣良232

是“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献给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何丰伦、叶建平、朱旭东237

儿子,你让我刮目相看——一位母亲的地震情怀&“新华视点”记者242

永不褪色的板书——献给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师&新华社记者246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特大地震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孙承斌251

“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记胡锦涛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孙承斌、李清华254

在灾难中学会坚强——温家宝看望绵阳受灾儿童纪实&李斌、黎大东257

“一次不同寻常的会面”——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现场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侧记&徐松、李斌260

紧急救援向汶川集结&“新华视点”记者262

快!快!快!目击震后大动员&孙闻、田雨267

震区三日,废墟中闪耀着人性光辉&“新华视点”记者269

地震那一刻,平凡的他们都是英雄——三名抗震救灾普通人物剪影&刘海、叶建平、苑坚273

甘肃陇南地震灾区的12小时&王艳明275

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纪实&新华社记者277

生命的守望——目击汶川映秀小学被埋小学生获救&李宣良、黄书波、朱映涛280

花季之恸——四川什邡蓥华中学生命营救纪实&白瑞雪、刘昕282

生死竞速72小时——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纪略&邹声文、黄全权、张景勇285

空中大援救——记中国空军史上最大强度的非作战应急空运&王东明、黎云291

震后100小时连线三大抗震救灾指挥部&“新华视点”记者295

感受悲怆,凸显坚强——汶川大地震七日记&新华社记者300

这一刻,我们将泪水化为力量!——写在全国哀悼日第二天&“新华视点”记者305

突然间,有太多的中国人叫“无名”&朱立毅、李菲308

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全国抗震救灾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时刻&“新华视点”记者310

挑战生命极限的时空接力&刘卫宏314

抗震救灾,世界与中国同在&新华社记者316

爱,在这里传递——绵阳九洲体育馆志愿者传播人间挚爱&王宇、齐中熙、肖春飞320

目击唐家山堰塞湖紧急抢险&“新华视点”记者323

一个灾区对另一个灾区的牵挂——陕西无私支援四川谱写一曲抗震救灾的人间壮歌&于绍良、张军、梁娟326

北川!北川!——当一个县地震中失去三分之一干部后&肖春飞、刘海、徐松330

艰难的抉择——聚焦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最新方案&汪延、王圣志335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军徽闪耀:聚焦奋战在地震灾区的人民子弟兵&李宣良、刘永华、张玉清、张东波339

让我们铭记——军徽闪耀: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灾启示录&白瑞雪、孙茂庆、蔡晖、张选杰346

信心·勇气·希望——献给大震灾中的灾区人民&新华社记者352

看到花,我就看到了家&张汩汩、黄书波、相军356

擦干泪,挺起脊梁建家园——记汶川映秀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生产自救&王思海、熊争艳、周宁358

新北川的第一天&葛素表、王思海、周宁361

来自震区的“三孤”报告&陆文军、陈二厚、黄全权、熊争艳364

别了,九洲体育馆!——一个抗震救灾标本的真实记录&宋振远、郭丽琨、叶超370

地震灾区最小的重病孤儿:让爱继续他的生命&张淼淼、王璐376

最特殊的高考——地震灾区高考现场目击&“新华视点”记者3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