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教育与民族复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科技教育与民族复兴](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2227008.jpg)
- 武显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4124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教育与民族复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1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基本思想2
一、科学技术知识是创立马克思主义必需的基础和工具2
二、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3
三、科技教育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5
四、关于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关系8
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9
六、科技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11
第二节列宁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14
一、关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5
二、关于科技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15
三、关于对待科学技术专家16
四、关于科学文化和教育问题17
第三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18
一、毛泽东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18
二、周恩来关于科技教育的基本思想21
三、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23
四、向科学进军的光辉思想25
第四节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28
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29
二、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30
三、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32
第五节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论述33
一、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33
二、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重要论述的特点41
第六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44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44
二、胡锦涛等党的第四代领导人论科学发展观46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0
第二章科技教育与综合国力53
第一节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53
一、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53
二、科技教育的发展,改变了现代社会中脑力劳动者的比例55
三、科技教育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56
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58
第二节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59
一、科技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59
二、科学技术和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61
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战略的变化62
四、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社会化和国际化64
五、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必将为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途径65
六、加快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教育66
第三节科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70
一、科技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70
二、科技教育为政治民主化创造了条件75
三、科技教育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77
四、科技教育推动社会主义前进79
第四节高科技发展与当代国际关系83
第三章科技教育与民族振兴90
第一节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回顾90
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90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艰难起步97
第二节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99
一、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99
二、中外科学技术状况的比较101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106
第四章科技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121
第一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121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121
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23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126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128
一、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化128
二、现代科技发展趋于整体化129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数学化130
四、科学、技术、生产开始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系130
五、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131
第三节现代科学的新成就133
第四节高技术领域发展概貌136
一、信息技术136
二、新型材料技术137
三、能源技术138
四、生物技术139
五、航天技术139
六、海洋开发技术139
第五节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战略地位140
一、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140
二、信息技术生产及扩散——信息产业141
三、信息技术及产业的战略地位145
四、一些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148
第五章科技教育与民族素质153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153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153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155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化158
四、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160
第二节科技教育与人的现代化162
一、科技教育推动人的现代化162
二、教育现代化163
三、思想意识现代化168
四、思维方式现代化178
第六章深化科教体制改革迎接新的挑战187
第一节中国科技教育的现状187
一、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与存在的主要问题187
二、中国的教育与教育的现代化190
第二节知识经济时代给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98
一、我们的时代198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0
第三节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206
一、切实进行用人机制改革,激发并维持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6
二、加快融资机制改革207
三、深化教育改革207
四、建立健全风险转移机制,改进技术管理水平208
五、中国教育的未来与发展要求210
参考文献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