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地区森林与湿地保育及林业发展战略研究 林业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文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365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森林保护-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地区;沼泽化地-资源保护-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东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北地区森林与湿地保育及林业发展战略研究 林业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报告1
东北地区森林与湿地保育及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1
一、林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1
(一)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3
(二)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3
(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4
(四)巨大的发展潜力5
(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6
二、林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6
(一)林业总体发展现状6
(二)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8
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评价12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12
(二)退耕还林工程19
(三)林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24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30
四、林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34
(一)木材工业34
(二)非木质产业41
五、森林和湿地保育与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建议43
(一)恢复和发展东北林业的总体思路43
(二)恢复和发展东北林业的途径和建议44
主要参考文献48
分论49
专题一 东北地区林业的地位与资源概况49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概述50
(一)地貌特征50
(二)气候特点50
(三)土壤类型53
(四)主要森林植被类型56
二、东北森林的特点和地位60
(一)丰富的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60
(二)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61
(三)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61
(四)巨大的发展潜力62
三、森林经营沿革及资源现状62
(一)森林经营沿革62
(二)森林资源现状与问题65
主要参考文献67
专题二 分区森林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68
一、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68
(一)黑龙江省林业在全国的地位、作用及基本情况68
(二)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保育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72
二、吉林省森林资源与经营81
(一)森林资源总体状况81
(二)森林资源按龄组统计状况83
(三)吉林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资源84
(四)吉林省的可采伐森林资源86
(五)森林抚育87
三、辽宁省森林资源状况与存在问题88
(一)辽宁省森林资源现状88
(二)辽宁省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92
四、内蒙古东四盟市森林资源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95
(一)自然地理概况及森林资源95
(二)生态与环境问题99
(三)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101
主要参考文献109
专题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10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研究进展110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评价方法110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112
二、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14
(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般认识及评价114
(二)东北典型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22
三、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27
(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评价127
(二)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130
(三)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144
四、东北地区森林生态补偿问题讨论146
(一)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46
(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149
主要参考文献153
专题四 天然林保护工程157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概况157
(一)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背景157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范围、目标和建设任务162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政策164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164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主要成效165
(二)对林区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67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1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先天不足171
(二)森林资源龄组结构不合理,可采森林资源枯竭171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流向不合理,达不到森林经营的目标和要求175
(四)企业冗余人员多,林区就业压力大176
(五)体制混乱、机制不活176
(六)经济体制结构调整滞后,后续产业发展缓慢177
(七)林区基础设施薄弱,职工生活水平低177
(八)森林抚育间伐经营缺乏灵活的政策,导致森林健康状况下降178
(九)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政策问题178
四、对策及建议179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延长、范围扩大179
(二)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实行森林经营战略调整180
(三)增设森林培育专项资金,加强中幼林抚育180
(四)进一步分流安置富余人员180
(五)加强对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181
(六)强力推进政企分离进程,剥离企业社会负担181
(七)处理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其他生态工程的关系,走生态林业与天然林保育的道路183
(八)改善资金投入政策183
(九)逐步推进林权流转,推行家庭生态林场模式186
(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186
主要参考文献188
专题五 天然林经营189
一、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原则与措施189
(一)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形成的基础189
(二)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与措施190
二、东北森林的主要林型保育与可持续经营模式191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保育与持续发展191
(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森林保育与经营模式195
三、天然次生林经营212
(一)次生林资源的地位和作用213
(二)次生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219
(三)次生林经营理论与实践224
(四)次生林经营对策与建议234
主要参考文献237
专题六 林产工业发展241
一、林产工业在东北林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现状241
二、东北林区林产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43
(一)体制僵化、社会负担过重244
(二)资源结构性短缺246
(三)生产布局、产品结构不合理246
(四)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248
(五)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弱249
(六)经营管理粗放,缺失市场运作环节250
(七)后续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多数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251
三、发展林产工业的措施和建议252
(一)通过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促进林产工业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252
(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256
(三)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258
(四)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260
(五)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262
(六)走科技强企的发展道路263
四、木材精深加工开发区建设264
(一)木材精深加工开发区建设的目的265
(二)建立木材精深加工开发区的客观条件266
(三)建立木材精深加工开发区所需的政策平台267
(四)木材精深加工开发区建设应遵循的原则268
(五)开发区企业的经济构成270
(六)开发区融资方式和手段271
(七)开发区科技、人才的支撑273
主要参考文献274
专题七 非木质资源产业发展275
一、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在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75
(一)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的功能与作用275
(二)东北各省林区发展非木质产业的潜力277
(三)开发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80
(四)森林非木质资源的主要类别和开发前景281
二、森林非木质资源产业的分省现状与问题283
(一)产业的现状283
(二)非木质资源开发经营存在的问题296
三、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发展对策298
(一)指导思想298
(二)战略重点及战略布局298
(三)战略对策与措施300
主要参考文献304
专题八 退耕还林工程305
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305
(一)工程建设进展305
(二)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310
二、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价319
(一)初步改善了工程区生态状况320
(二)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320
(三)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321
(四)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321
(五)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凝聚力322
(六)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初步分析322
三、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323
(一)建设重点不够突出323
(二)前期管理费和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323
(三)项目管理存在薄弱环节324
(四)补助机制不活,补助标准有待完善324
(五)年度建设规模不够稳定325
(六)科技支撑相对薄弱325
四、退耕还林工程模式研究326
(一)三江流域针阔混交林亚区退耕还林模式326
(二)大兴安岭西北部森林草原亚区退耕还林模式330
(三)科尔沁沙地周围森林草原亚区退耕还林模式331
(四)辽河平原及沿海落叶阔叶林亚区退耕还林模式333
(五)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亚区退耕还林模式334
五、东北地区退耕还林对策与建议336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336
(二)努力巩固现有成果336
(三)稳步推进工程建设337
(四)切实搞好服务管理338
(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339
(六)认真落实工程配套措施340
(七)大力培育后续产业342
主要参考文献343
专题九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345
一、东北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345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345
(二)植物资源多样性346
(三)动物资源多样性346
二、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346
(一)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347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348
(三)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350
(四)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60
三、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与建议365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布局365
(二)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370
主要参考文献372
专题十 防护林建设374
一、防护林建设历史374
(一)概述374
(二)防护林建设历程376
二、防护林建设现状、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380
(一)防护林建设现状380
(二)防护林建设的成就与经验386
三、防护林效益394
(一)生态效益394
(二)经济效益398
(三)社会效益400
四、防护林建设对策与建议400
(一)防护林建设对策400
(二)防护林建设建议404
主要参考文献407
专题十一 湿地资源及其保育409
一、湿地类型分布和资源概况409
(一)湿地的定义与类型409
(二)湿地的分布、面积及其动态变化412
(三)主要湿地区414
(四)湿地资源概况426
二、湿地保护、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30
(一)湿地保护与利用现状430
(二)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434
三、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湿地保育与合理利用439
(一)湿地生态保育的目标与原则439
(二)湿地生态保育的对策441
(三)湿地的合理利用444
主要参考文献449
专题十二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建议451
一、按科学发展观确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451
(一)东北林业两大战略方向451
(二)天然林保护、保育与可持续经营战略454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经营457
二、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460
(一)分类经营和分区管理460
(二)政企分离问题463
(三)林业管理体制创新463
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466
(一)对国有天然林所有权的重新认识466
(二)关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468
(三)森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469
(四)在林区内积极发展民营企业472
(五)有条件地发展家庭生态林场472
(六)国有天然林林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前后的总体对比分析473
四、振兴东北地区林业的政策建议475
(一)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制度,全面实施林价475
(二)对受保护的天然林和国有公益林,政府应进行全额经济投入477
(三)确立政策促进后续产业和林区经济发展478
(四)林区、林业和林农三林,应实施“三农”同等优惠政策479
(五)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扩大实施范围480
主要参考文献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