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蔡秀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80779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概述1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4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9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与发展9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渊源与发展17
三、产业关联理论的渊源与发展21
四、产业布局理论的渊源与发展25
第二章 产业主体31
第一节 企业理论31
一、企业的性质31
二、交易费用和机会主义行为34
三、企业内部组织和治理36
四、企业外部治理的评价与监督机制38
第二节 企业性质的生物学研究41
一、企业所有者的意愿支配着企业的活动41
二、企业具有整体预先谋划能力42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起源、归因论、阶段论43
四、企业的变革47
第三节 企业生命周期:长度、结构及演变50
一、企业生命周期的长度51
二、企业生命周期的结构51
三、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52
第四节 企业的产业作用52
一、企业是决定垄断程度的基本力量52
二、企业是社会协作主体53
三、企业是产业形成的主体53
四、企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54
第三章 产业组织:市场结构56
第一节 市场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56
一、市场的含义与界定56
二、市场结构及其特征59
三、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60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衡量76
一、市场结构的衡量依据76
二、市场结构的衡量方法:绝对法76
三、市场结构的衡量方法:相对法78
第三节 市场结构类型80
一、四种基本市场结构80
二、贝恩分类法82
三、植草益分类法83
四、谢佩德分类法83
第四节 完全竞争和垄断84
一、完全竞争85
二、垄断86
第四章 产业组织:企业策略性行为89
第一节 企业产品定位和广告行为89
一、差异产品分类89
二、企业产品定位91
三、企业产品质量选择和广告行为96
第二节 企业产量行为99
一、古诺模型99
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101
三、伯特兰德模型102
四、过剩生产能力投资105
第三节 企业价格行为106
一、价格歧视106
二、两部定价111
三、搭售112
四、限制性定价114
五、掠夺性定价115
第四节 企业兼并行为116
一、企业兼并的类型117
二、企业兼并的动机118
三、企业兼并行为的福利分析120
第五节 企业串谋与纵向约束行为124
一、卡特尔125
二、价格领导129
三、纵向约束131
第五章 产业组织:市场绩效140
第一节 市场绩效及其评价140
一、市场绩效140
二、市场绩效的具体评价141
第二节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153
一、价格-成本加成154
二、利润率155
三、贝恩指数156
四、托宾q比率157
第三节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158
一、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框架158
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160
三、新实证主义产业组织理论的经验研究166
第六章 政府规制172
第一节 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172
一、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获理论173
二、规制需求理论175
三、利益集团理论175
四、规制博弈理论176
第二节 政府规制的类型、目标和执行机构177
一、政府规制的含义177
二、政府规制的类别177
三、政府规制的目标178
四、政府规制的执行机构179
第三节 政府规制政策179
一、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179
二、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以金融业为例189
三、社会性规制196
第四节 反垄断政策198
一、反垄断政策的目标199
二、美日反垄断政策比较201
第七章 产业分类206
第一节 产业的形成206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207
二、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08
三、产业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209
第二节 三次产业分类法209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提出209
二、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210
三、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局限性213
第三节 生产结构分类法213
一、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213
二、农轻重产业分类法214
三、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215
第四节 要素分类法216
一、生产要素分类法的内容216
二、生产要素分类法的用途与局限性217
第五节 标准产业分类法218
一、标准产业分类法的概念与特征218
二、国际标准分类法218
三、我国的标准产业分类法219
第八章 产业结构223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223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223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228
三、工业化进程231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模式235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模式235
二、雁行形态发展模式、产品循环发展模式和同时开发发展模式236
三、进口替代发展模式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240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240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241
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42
第四节 产业结构政策247
一、产业结构政策概述247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及鼓励政策248
三、幼稚产业的扶植252
四、衰退产业援助政策254
第九章 产业关联255
第一节 产业间的关联关系255
一、产业关联的实质和关联方式255
二、产业关联的效应259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法260
一、投入产出表261
二、投入系数和列昂惕夫逆矩阵266
第三节 投入产出分析法和产业结构分析272
一、投入产出的三角形配置和产业群273
二、产业结构分析275
三、波及效果分析278
第十章 产业集群与布局283
第一节 产业集群基本理论283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283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286
三、产业集群的作用288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发展289
一、产业集群的类型289
二、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及组成要素291
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93
第三节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297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分析297
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299
第四节 产业布局302
一、产业布局基本理论流派30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产业布局306
第十一章 产业竞争力309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理论309
一、竞争力的概念309
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312
三、产业竞争力的研究316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317
一、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评价体系318
二、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319
三、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320
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关于各国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320
五、中国国内对竞争力的研究321
六、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323
七、产业竞争力分析体系的缺陷331
第十二章 产业安全333
第一节 产业安全问题的提出333
一、产业安全的含义333
二、产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性337
第二节 产业安全的测度339
一、产业安全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选取339
二、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341
三、产业安全指标体系342
四、衡量产业安全的方法——以我国各主要产业安全度的估算为例345
第三节 国家的产业安全问题:中国为例349
一、我国的产业安全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349
二、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政策351
主要参考文献354
后记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