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
  • 张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3188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美学-著作-研究-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作为中国型理论话语的美学体系性著作1

一、何谓体系?1

二、中国学术何以有这样的理论形态5

三、中国美学论著的存在形态8

四、在现代中国学术的语境中把握古代美学理论的体系性10

五、中国美学体系性著作的时代与类型12

第一章 先秦礼乐文化的体系性著作:《礼记·乐记》15

第一节 《礼记·乐记》与礼乐文化15

第二节 乐在礼乐文化中的作用26

第三节 《礼记·乐记》的主要内容30

一、理性化的音乐理论体系30

二、对礼乐文化的理性化重释与结构性继承34

三、教化中心与两种音乐的对立36

第二章 汉代政治学美学的体系性著作:《诗大序》40

第一节 《诗经》从礼乐文化到理性文化的转变40

第二节 汉代的“《诗经》学”与《诗大序》46

第三节 《诗大序》的政治学美学体系50

一、诗言志新解:诗志、作者、诗情50

二、发乎情,止乎礼:个人性与整体性52

三、六义、四始、正变:在社会分层、历史之道下的诗54

四、正、变、奸:诗与乐的不同理论60

五、发情止礼与发愤著书:62

六、定义作品:政治学美学的基本原则64

第三章 六朝唯美美学的体系性著作:《文心雕龙》67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时代与美学关联67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作者生平73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美学体系79

一、《文心雕龙》的体系结构79

二、本体论82

三、文体论89

四、文理论95

第四章 唐代隐逸美学的体系性著作:《二十四诗品》114

第一节 《二十四诗品》的作者生平114

第二节 《二十四诗品》的时代与美学关联119

第三节 《二十四诗品》的美学体系127

一、《二十四诗品》体系的基础127

二、宇宙之道与美的本质131

三、宇宙之美的时间呈现133

四、宇宙之美的类型呈现136

五、隐逸文化的山林境界139

六、无心合道的自然境界141

七、《二十四诗品》体系的典范性和普遍意义143

第五章 宋代山水美学的体系性著作:《林泉高致》146

第一节 《林泉高致》的作者生平146

第二节 《林泉高致》的时代与美学关联149

第三节 《林泉高致》的美学体系159

一、庭院里朝廷上的林泉之心160

二、“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多重含义161

三、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山水意蕴163

四、山水画要呈现的理想程式164

五、山水画的技术模式167

六、创作程式与创作境界171

第六章 明清美学的体系性著作的全面呈现173

第一节 计成《园冶》的园林美学体系173

一、《园冶》的结构174

二、园林的主要原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75

三、园林得体得宜的材料和设计因素177

四、中国园林的精神境界179

第二节 徐上瀛《溪山琴况》的琴学体系183

一、《溪山琴况》的琴学背景183

二、《溪山琴况》的体系结构186

三、《溪山琴况》的主要内容192

第三节 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体系201

一、石涛《画语录》的体系结构201

二、《画语录》的核心概念202

三、《画语录》的体系展开204

第四节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的体系215

一、《〈水浒传〉评点》的理论关联与体系结构215

二、“因文生事”的创作理论体系218

三、中国型的叙事学222

四、虚实相生的人物论230

五、五大重要美学概念234

第五节 叶燮《原诗》的诗歌美学体系237

一、诗歌史与诗歌规律238

二、写好诗的四原则240

三、诗的客观条件:理、事、情241

四、诗的主体条件:才、识、胆、力242

五、理、事、情的艺术重释与叶燮诗歌美学体系的不足244

第六节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体系245

一、境界及其分类246

二、境界与艺术结构247

三、境界的核心249

四、境界与美学理论和词史的关联251

第七节 刘熙载《艺概》的美学体系254

一、《艺概》的体系结构255

二、《艺概》的艺史结构257

三、《艺概》的理论把握方式264

四、《艺概》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68

第八节 李渔《闲情偶寄》的美学体系274

一、《闲情偶寄》的美学新型275

二、闲情:创乐之主体因素277

三、慧心:得乐的客观因素283

参考书目292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