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业安全与卫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职业安全与卫生
  • 宋琦如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70385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劳动保护-劳动管理-高等学校-教材;劳动卫生-卫生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业安全与卫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发展的现状3

一、全球职业安全与卫生形势3

二、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3

三、职业安全与卫生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性5

四、职业卫生发展趋势6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所致病损类型的改变6

(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6

(三)职业紧张与心理障碍7

(四)人口学结构改变的影响7

五、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工作动向8

第二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基本概念9

一、职业安全卫生的概念和术语9

二、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意义与任务13

三、职业安全与卫生工作的内容13

(一)职业卫生安全立法13

(二)职业安全评价14

(三)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措施14

第三章 职业安全卫生的主要有害因素15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15

(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15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6

(三)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16

二、工伤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16

三、常见职业性伤害事故及其分类17

第一章 职业事故原因及其有关学说21

一、前言21

二、职业事故原因21

(一)人为因素22

(二)职业因素2

(三)组织和管理因素25

三、职业事故原因学说25

(一)多米诺(domino)学说26

(二)多因素学说26

(三)纯机遇学说26

(四)有偏见的倾向学说26

(五)事故倾向学说27

(六)能源转换学说27

(七)“征象与原因”学说27

第二章 职业事故调查分析及事故后果评定指标28

一、职业事故调查28

二、职业事故分析28

三、职业事故类型30

四、事故大小评估30

五、职业事故损伤后果评定30

(一)按伤害性质分类30

(一)按伤害程度分级31

(三)按损伤劳动能力分级31

(四)按事故伤害后果具体分级32

六、工作场所危险程度评价32

(一)危险测量32

(二)确定危险因素33

七、事故后果评定指标34

(一)职业事故伤亡统计分析指标34

(二)职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指标35

第一章 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概述39

一、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立法39

(一)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39

(二)日本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39

(三)英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40

(四)原苏联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40

二、国外职业安全立法对我国职业安全的启示40

(一)劳动保护法规建设必须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40

(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立法必须有较强的技术性40

(三)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必须具备强制性40

(四)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应当走逐步完善的路子41

(五)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立法应自成系统41

第二章 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立法42

一、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42

(一)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组成42

(二)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产生和发展45

二、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基本法律基础46

三、事故预防的法规要求46

(一)事故预防人员的法规要求46

(二)事故预防设施、设备和物品的法规要求56

(三)事故预防作业环境的法规要求59

(四)事故预防管理的法规要求61

四、事故处理的法规要求63

(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64

(二)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66

五、职业安全与卫生的法律责任68

(一)违反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民事责任68

(二)违反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行政责任69

(三)违反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刑事责任70

六、我国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相关法律法规7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8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8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7

(五)工伤保险条例107

(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17

(七)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119

(八)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21

(九)关于加强乡镇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规定126

(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128

(十一)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31

(十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33

(十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36

(十四)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149

(十五)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53

(十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54

(十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56

(十八)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158

(十九)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60

(二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63

(二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68

(二十二)职业病报告办法171

(二十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72

(二十四)有毒作业危害分级监察规定176

(二十五)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177

第一章 概论181

一、安全评价概述181

(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181

(二)安全评价的定义182

(三)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183

(四)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185

(五)安全评价程序187

(六)安全评价的依据188

二、安全评价的法律、法规188

(一)安全评价目前所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188

(二)安全评价的标准189

三、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190

(一)安全评价原理190

(二)安全评价的原则195

(三)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197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评价单元的划分198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98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98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198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200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03

(一)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03

(二)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09

(三)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13

(四)运输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13

(五)建筑和拆除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17

(六)矿山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17

(七)重大危险源的识别220

四、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220

五、评价单元221

(一)概述221

(二)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221

第三章 安全评价方法224

一、安全评价方法概述224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224

(二)安全评价方法选择227

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229

(一)安全检查方法230

(二)安全检查表方法230

(三)危险指数方法230

(四)预先危险分析方法230

(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231

(六)定量风险评价法231

第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工伤事故预防对策及控制措施235

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236

二、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237

(一)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237

(二)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237

三、职业安全事故预防对策与措施239

(一)预防策略240

(二)控制措施及对策240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4

(一)重大事故需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5

(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245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扩展到各行各业246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条件之一246

(五)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246

第二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248

一、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的意义与作用248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发展概况249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要求249

(二)OSHMS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250

(三)OSHMS运行模式251

(四)OSHMS审核规范的基本内容251

(五)OSHMS审核规范的适用范围253

第三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知识254

一、规范术语和定义254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要求与理解要点259

(一)总要求259

(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260

(三)策划261

(四)实施与运行265

(五)检查与纠正措施272

(六)管理评审276

主要参考文献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