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智库论中国书系 国外智库看“亚投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全球智库论中国书系 国外智库看“亚投行”
  • 王灵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799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国际投资银行-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亚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智库论中国书系 国外智库看“亚投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1

詹姆斯敦基金会1

北京揭示东盟-中国关系的新战略1

中国高铁的跳跃式发展4

在8月举行的三国峰会期间,中国试图加强与蒙古国的贸易联系7

习近平通过“以发展促和平”的方式向莫迪示好9

中国的魅力攻势夭折了吗?11

奥巴马与习近平在APEC峰会会晤之前的区域较量13

习近平管理意识形态,中国的软实力赤字不断扩大16

中国的魅力攻势是否使韩国陷入两难境地?19

习近平的大胆外交政策议程:北京追求全球影响力,增加中美对抗风险22

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发表讲话,中国对美日联盟关系的思考26

中国各省都在新丝绸之路寻找自己的位置28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白俄罗斯的访问引出台湾问题30

外交关系学会32

一个推行社会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机会32

习近平与奥巴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34

周五亚洲更新:2015年3月13日的五则头条新闻36

针对亚投行的战略失败了,美国现在该怎么做?38

亚投行的成功建立离我们还远吗?40

参与创造世界的中国(北京)模式43

韩国与亚投行45

亚投行: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双赢48

孔杰荣:尊重国际法律能够维持中美和平50

转向外交政策的新方向52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55

东南亚获得的投资及其经济的发展55

为什么俄罗斯犹豫再三才决定加入亚投行?57

中国在制定“正确的”标准中发挥了作用59

揭秘亚投行61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结束了吗?64

世界资源研究所67

用十个图表来解释中国的海外投资67

全球发展中心69

中国和美国如何能够就亚投行问题达成妥协69

亚投行协定的读后感71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73

中国的经济挑战:对印度和美国的影响73

一场特别的争论:美国、英国以及亚投行76

分裂西方:中国的新投资银行以及美国的外交失败78

加入亚投行:美国将会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亚投行?80

美国和日本学者对中国安全以及对外政策的看法82

中国进军全球治理85

欢迎新亚投行86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的焦点:全球经济、发展融资以及亚投行88

亚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90

随着全球努力向前发展,美国将会留下什么?92

西方的政策制定者需要重视文化94

美日双边峰会:寻求真正的美日全球同盟96

为什么总统和国会要因贸易而吵架?98

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100

传统的多边开发银行陷入困境了吗?103

亚投行:中国的一项对冲策略105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关键之处在于什么?107

改变对中国的政策:我们是否在树敌?111

美国没有对欧盟-中国峰会给予关注的后果114

中国的对外援助改革及对非洲的影响116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119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促进经济稳定还是造成道德危机?123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27

美国应该参与亚投行建设127

为什么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129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131

欧洲急于加入中国的亚投行威胁到了跨大西洋联盟131

中国分裂西方134

对安倍晋三访问华盛顿的评估136

罗克福德学院137

艾森豪威尔会怎么做?137

回归平衡139

米塞斯研究所142

亚投行牛在何处?142

史汀生中心143

东盟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143

半球事务研究所144

墨西哥和中国:从竞争对手到投资伙伴144

梅肯研究院148

中国改革的一个好时机148

中国的对外投资:为增强影响力还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回报?150

外交政策研究所151

亚投行:谁将从中受益?151

中国的双赢发展策略:中国,亚投行和国际秩序154

摩卡特斯中心157

中国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银行:前方的路崎岖不平157

美国兰德公司159

中俄“友谊”会持续多久?159

中国的对外援助攻势162

卡托研究所165

中国向拉美战略转移165

美国发展中心167

治理灾害保险市场以加强气候变化抵御能力167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169

北京眼中的伊朗169

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172

回应亚投行:原有的多边发展银行需要重组其运行流程172

印度智库观点摘要174

和平与冲突研究所174

中国与亚投行:会成为一个新的地区秩序吗?174

韩国:选择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还是选择中国的亚投行?176

全球关系委员会178

印度-中国:渐进的地缘经济178

印度-中国:正在解决分歧180

北京APEC过后,又会发生什么?182

中国的互联互通对印度的启示184

新型多边金融构架187

从东盟的角度看亚投行190

莫迪总理对中国的访问192

“一带一路”以及印度对其安全问题的担忧194

莫迪访问中国的成果197

莫迪的一年:忙碌的外交官198

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乌法峰会201

南亚分析集团204

建设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将经济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204

中国新的伟大游戏——巴基斯坦急于推销自己207

中国:习近平主席的南亚政策——对印度的意义211

在中国,等待印度总理莫迪的是什么?214

从尼泊尔的角度来看莫迪这一年的执政217

从孟加拉国的视角来看莫迪的访问219

国防研究和分析中心223

斯里兰卡:为其改变找理由223

莫迪访问东亚三国的意义225

地面战争研究中心227

中国:“一带一路”和银行战略227

维韦卡南达国际基金会231

简要分析中国官媒对莫迪访问中国的报道231

英国智库观点摘要234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234

英国在加入亚投行方面展现领导力以及清晰的战略234

亚投行威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237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240

《战略家》:中国的南海战略——十分巧妙240

钟威廉:为了地区安全进行了14年的对话242

《生存》的采访:亚伦·L.弗里德伯格对中美战略争论的看法244

第十四届亚洲安全峰会: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香格里拉对话247

所有安全对话作用日益凸显249

澳大利亚智库251

发展政策中心251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251

欢迎中国的亚投行倡议253

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的澳大利亚和中国255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257

一个平行的中国金融秩序257

为什么澳大利亚应该加入亚投行258

只有加入亚投行,澳大利亚才能对其施加影响260

澳大利亚和亚投行:失去的机会262

中国的全球高铁计划264

北京APEC:贸易倡议多,进展少266

对东盟和东亚峰会的期待268

澳大利亚的G20峰会已经到来270

澳大利亚是时候走向外交政策成熟期272

缅甸峰会上,美国支吾承诺而中国主动提供贷款274

越南-菲律宾到港停靠互访,抵制中国在南海的飞机跑道建设275

新冷战世界的边缘277

2014年,我做出的错误和正确判断281

奥巴马与莫迪的兄弟情掩饰了真实的美印关系283

亚投行与地区主义的崛起284

中国与亚投行:迈向一个基于新规则的国际秩序?285

亚投行、“二战”以及更多事件:日本紧张情绪的来源287

多个开发银行的真相289

澳大利亚为什么决定加入亚投行?291

“一带一路”?中国的命运共同体293

为什么亚投行的治理模式不应该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同295

大选期间英国将关注重点转向国内297

中国和日本在印度尼西亚找到了中间地带299

中国企业希望从北京区域发展项目中获益301

为什么东京、马尼拉和华盛顿对中国的开发银行充满担忧303

澳大利亚限制中国介入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赌注305

亚投行:美国并非唯一输家 中国亦未大获全胜307

美国国会是国际秩序的主要障碍吗?309

国际事务澳大利亚研究所311

地缘政治的回归311

澳大利亚,美国的跟班313

佐科承诺支持亚投行314

澳大利亚不加入亚投行的决策受到普遍谴责316

亚太经合组织的前25年历程及其未来之路318

澳大利亚现有望加入亚投行320

印度援助——一股新兴力量322

地缘政治对决地缘经济:国际新秩序324

澳大利亚与亚投行326

亚投行可以从世界银行的不足中学到什么328

谁在制定亚洲规则?331

澳大利亚与美国——关系太过密切以至于不舒服?333

独立研究中心335

鲍勃·卡尔对中国的论断为什么是正确的335

重商主义倾向和良好运气使中国政策取得成功337

休·怀特是对的,即使有不足之处339

美国不应谋求在亚洲的战略主导地位341

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委员会343

国家现状——澳大利亚贸易转型的机会和挑战343

俄罗斯智库345

战略和科技分析中心345

正确的秩序345

一个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347

中印间相互战略权重日益加深349

奥巴马谈论亚洲的再平衡:其立足点在哪儿?351

是时候认真对待亚洲的区域机构建设了353

印度洋上的中国潜艇和印度反潜战争356

中国的亚投行面临挑战359

美国盟友纷纷加入亚投行,美国是时候寻求与中国合作362

中国经济在何方?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64

中国利用多米诺骨牌战术推进基础设施银行366

中美之间误解的起源368

中国主导的新丝绸之路和亚投行前景如何?370

亚投行,新的布雷顿森林时刻?中国大获全胜?373

亚洲开发银行的大胆举措对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意义377

俄罗斯铁路技术:会是东南亚的新选择吗?379

印度总理莫迪在与中国关系中扭转局势381

新加坡智库383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383

亚投行:调整现状383

亚投行:神话、既得利益与现实386

重建亚太地区的金融体系389

日本应该加入亚投行来影响中国392

应对日本的安全挑战395

为什么英国加入中国主导的银行是美国衰落的征兆?397

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的决定将日本推向了十字路口399

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402

当中国成为世界老大时会发生什么事情?404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407

APEC在北京峰会后的复兴:亚太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407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治理:它可以做得更好吗?409

在亚太地区保持领导地位:为什么美国应当与中国共事411

中国2014年的外交政策:发展伙伴关系和丝绸之路计划414

柬埔寨东盟部长级会议三年后的南海争端416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会是新一轮的开放政策吗?418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逐渐成为国内新的争论焦点420

中国的经济外交:新倡议423

专家论坛:建立亚投行对亚太地区的影响426

是时候改变南中国海的名称了428

尼泊尔地震:更加繁荣、美丽的尼泊尔会出现吗?430

南海争端:主权问题与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432

东南亚研究所434

中国在区域连通性方面三管齐下的战略434

日本不能错过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投行的机会437

亚投行让东南亚国家不知所措440

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和经济概述444

巴基斯坦智库446

伊斯兰堡政策研究中心446

中国与印度:亚洲萌芽中的伙伴还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手?446

中巴合作面临的挑战450

以色列智库453

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453

以色列决定加入遭到美国反对的新亚洲银行453

国家安全研究院455

中国的金融实力服务于其政治野心455

加拿大智库458

地缘政治监控中心458

建立印韩合作关系是新时代的要求458

对英国长期以来身份危机的新关注460

比利时智库462

布鲁盖尔研究机构462

为中国争取空间——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揭示了什么?462

中国把“先建后还”贷款模式推向新兴世界465

瑞典智库467

安全和发展政策研究所467

中美双领导体制:一个新的东亚平衡力量的崛起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