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
  • 杜智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086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92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社会调查与抽样调查1

1.1.1 社会调查的概念1

1.1.2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2

1.1.3 抽样调查概述8

1.2 抽样调查的原理12

1.2.1 几个基本概念13

1.2.2 抽样调查数据的特点17

1.2.3 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论依据23

1.3 抽样调查的过程25

1.3.1 选题阶段26

1.3.2 准备阶段28

1.3.3 数据收集阶段31

1.3.4 分析阶段31

1.3.5 总结阶段34

1.4 文献的收集与研读34

1.4.1 查阅文献的重要意义34

1.4.2 文献资料的收集36

1.4.3 文献资料的研读37

1.5 调查研究人员应具有的品格42

1.5.1 客观,实事求是42

1.5.2 诚实,遵纪守法43

1.5.3 严谨,认真负责43

1.5.4 勤奋,求知不止45

1.6 统计分析的有力工具——SPSS46

1.6.1 SPSS简介46

1.6.2 SPSS的启动与退出49

1.6.3 数据编辑窗口49

1.6.4 结果输出窗口51

1.6.5 对话框53

本章小结59

第2章 问卷设计61

2.1 问卷的结构与类型61

2.1.1 问卷、调查表和量表61

2.1.2 案例64

2.1.3 问卷的结构66

2.1.4 问卷的类型74

2.2 问卷的质量标准75

2.2.1 测量概述76

2.2.2 问卷的质量标准83

2.2.3 问卷的总体设计思想85

2.3 概念的操作化——问卷设计的基础88

2.3.1 概念的操作化概述88

2.3.2 概念操作化的方法92

2.4 问卷的形成过程99

2.4.1 问卷设计的准备工作100

2.4.2 探索性工作100

2.4.3 设计问卷初稿102

2.4.4 专家调查,修改问卷内容103

2.4.5 通过试测,修改问卷内容103

2.4.6 问卷的版面设计106

2.5 问卷的编制107

2.5.1 封闭式题目的类型107

2.5.2 问题的编写112

2.5.3 答案的编写117

2.5.4 对回答真实性的考查124

2.6 网络问卷的设计126

2.6.1 印刷问卷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的差异126

2.6.2 网络问卷的设计原则128

2.6.3 网络问卷界面的设计方法130

2.6.4 网络问卷设计中的其他问题137

2.7 问卷设计案例138

2.7.1 《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设计简介138

2.7.2 北京市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142

本章小结147

第3章 抽样150

3.1 抽样概述150

3.1.1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150

3.1.2 抽样阶段的主要工作与程序151

3.1.3 设计抽样方案的原则156

3.2 抽样方法157

3.2.1 一阶段概率抽样157

3.2.2 多阶段概率抽样165

3.2.3 非概率抽样171

3.3 样本容量的确定174

3.3.1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174

3.3.2 确定样本量的步骤178

3.3.3 经验样本容量180

3.4 样本数据的采集——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实施182

3.4.1 报刊问卷方式183

3.4.2 邮寄问卷方式184

3.4.3 发送问卷方式185

3.4.4 网络调查方式185

3.5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194

3.5.1 抽样框误差195

3.5.2 无回答误差197

3.5.3 建立正确的误差观202

3.6 抽样设计案例——对专业技术人员现状的抽样调查202

3.6.1 抽样设计203

3.6.2 部分调查结果的实际精度及抽样的设计效应205

本章小结207

第4章 调查数据的预处理210

4.1 答卷的审核与编码210

4.1.1 对答卷质量的审核210

4.1.2 对问卷进行编码212

4.2 建立SPSS格式的数据文件216

4.2.1 利用Data Editor数据编辑窗口建立数据文件217

4.2.2 读入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224

4.2.3 数据文件的合并225

4.3 数据的净化231

4.3.1 清理异常值231

4.3.2 清理互斥数据238

4.3.3 重复个案的排查240

4.4 统计分析前对数据的预处理243

4.4.1 缺失值的处理243

4.4.2 逆向题目的重新计分246

4.4.3 选取数据子集249

4.4.4 量表转换与生成新变量253

4.4.5 分组统计前的准备262

4.4.6 数据文件行与列的转置265

4.4.7 对个案加权267

本章小结269

第5章 对样本数据的频数分析——统计图表的制作272

5.1 一个单选题或填空题的频数分析273

5.1.1 统计表的结构与规范273

5.1.2 频数分布表274

5.1.3 常用的统计图278

5.1.4 利用Frequencies作频数分析281

5.2 多个单选题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284

5.2.1 交叉列联表284

5.2.2 常用统计图288

5.2.3 利用Crosstabs进行频数分析290

5.3 多项选择题的频数分析——多响应变量分析294

5.3.1 多响应变量分析概述294

5.3.2 利用Multiple Response作频数分析295

5.3.3 案例分析300

5.4 利用Graphs制作统计图304

5.4.1 利用Bar Charts绘制条形图304

5.4.2 利用Line Charts绘制线图315

5.4.3 利用PopulationPyramid绘制分群金字塔图319

5.5 统计图的编辑与利用321

5.5.1 图形编辑窗口概述321

5.5.2 对条形图的编辑322

5.5.3 对其他图形的编辑330

5.5.4 利用统计图时应注意的问题335

5.6 利用Excel绘制统计图339

5.6.1 利用图表向导绘制的统计图类型340

5.6.2 利用“图表向导”绘制统计图的步骤340

5.6.3 雷达图的绘制345

本章小结347

第6章 数据的特征量数与参数估计350

6.1 数据的集中趋势350

6.1.1 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350

6.1.2 定量数据的集中趋势351

6.1.3 两点说明355

6.2 数据的离中趋势358

6.2.1 定类数据的差异量数——异众比率358

6.2.2 定量数据的离中趋势359

6.2.3 对多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变异系数361

6.2.4 几点说明363

6.3 偏度与峰度364

6.3.1 问题的提出364

6.3.2 对正态分布曲线的进一步描述366

6.3.3 偏度366

6.3.4 峰度367

6.4 对调查总体特征量数的估计368

6.4.1 基本概念368

6.4.2 中心极限定理372

6.4.3 对调查总体未知参数的估计方法374

6.5 相对量数379

6.5.1 问题的提出379

6.5.2 百分位数380

6.5.3 标准分382

6.6 利用SPSS估计总体的未知参数385

6.6.1 利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估计总体未知参数385

6.6.2 利用OLAP Cubes估计总体的未知参数392

6.7 利用SPSS计算不同群体的特征量数397

6.7.1 利用Data中的Aggregate397

6.7.2 利用Compare Means中的Means400

6.7.3 利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Explore403

6.7.4 利用Report中的Case Summaries405

6.7.5 利用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的Ratio406

本章小结410

第7章 不同群体的差异比较412

7.1 假设检验概述413

7.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413

7.1.2 对假设检验的体验——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417

7.1.3 决策中的两类错误420

7.1.4 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423

7.2 统计检验的前期工作——对数据分布特征的检验425

7.2.1 利用Explore考察数据特征426

7.2.2 利用l-sample K-S检验考察数据分布435

7.2.3 利用Graphs考察数据分布的正态性437

7.3 两个独立样本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两个群体差异的比较之一439

7.3.1 对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异的检验——t检验439

7.3.2 对两个非正态总体差异的检验——非参数检验444

7.4 两个配对样本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两个群体差异的比较之二452

7.4.1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异的检验——t检验452

7.4.2 两个非正态总体差异的检验——非参数检验454

7.5 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群体差异的比较之一458

7.5.1单因素方差分析概述459

7.5.2 利用One-Way ANOVA进行检验463

7.6 多个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多个群体差异的比较之二473

7.6.1 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473

7.6.2 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478

7.7 对比例的一致性检验483

7.7.1 单个总体比例的检验484

7.7.2 多个群体比例差异的比较490

本章小结498

第8章 事物间的相关关系502

8.1 相关关系概述502

8.1.1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502

8.1.2 散点图503

8.1.3 相关系数507

8.1.4 正确理解相关关系509

8.2 对两个定性变量的相关分析511

8.2.1 Analyze中有关相关分析的菜单512

8.2.2 x2独立性检验514

8.2.3 两个定类变量间的相关系数517

8.2.4 两个定序变量间的相关系数521

8.3 定量变量的相关分析530

8.3.1 两个定量变量的相关分析530

8.3.2 定类变量与定量变量的相关分析539

8.4 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545

8.4.1 相关性结论前后相悖的案例546

8.4.2 利用SPSS做详析分析552

8.5 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562

8.5.1 多因素方差分析概述562

8.5.2 Univariate的功能与结构564

8.5.3 利用Univariate进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570

8.5.4 应用方差分析过程中的几点说明580

本章小结584

第9章 事物间的非确定性因果关系588

9.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588

9.1.1 回归分析概述588

9.1.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589

9.1.3 回归方程的应用——案例分析598

9.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600

9.2.1 一元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600

9.2.2 多重共线性的诊断602

9.2.3 奇异值与影响点的诊断与处理605

9.2.4 应用线性回归方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607

9.3 利用Linear进行线性回归分析608

9.3.1 Linear的结构与功能609

9.3.2 利用Linear进行线性回归分析614

9.4 曲线估计625

9.4.1 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625

9.4.2 Curve Estimation的功能与结构626

9.4.3 利用Curve Estimation进行曲线估计628

9.4.4 应用曲线估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630

9.5 最优尺度回归633

9.5.1 最优尺度回归概述633

9.5.2 Optimal Scaling的功能与结构634

9.5.3 利用Optimal Scaling进行分类回归639

9.5.4 应用最优尺度回归过程中的几点说明646

9.6 路径分析646

9.6.1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647

9.6.2 路径分析简介651

9.6.3 路径分析案例653

本章小结657

第10章 对调查对象的分类660

10.1 距离与相似性度量660

10.1.1 聚类分析概述660

10.1.2 聚类分析中对“亲疏程度”的测量662

10.1.3 进行“亲疏程度”度量时应注意的问题665

10.2 分层聚类666

10.2.1 使用分层聚类分析的条件与步骤666

10.2.2 Hierarchical Cluster的功能与结构668

10.2.3 利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进行分层聚类672

10.3 K-均值聚类678

10.3.1 使用K-均值聚类的条件与步骤678

10.3.2 K-Means Cluster的结构与功能679

10.3.3 利用K-Means Cluster进行聚类分析682

本章小结687

第11章 问卷的质量分析689

11.1 问卷的项目分析689

11.1.1 项目分析的基本方法689

11.1.2 利用SPSS进行项目分析690

11.2 问卷的信度分析693

11.2.1 信度的概念693

11.2.2 对信度的估计694

11.2.3 Reliability Analysis的结构与功能698

11.2.4 利用Reliability Analysis进行信度分析700

11.3 问卷的效度分析706

11.3.1 效度的概念706

11.3.2 问卷的内容效度707

11.3.3 效标关联效度708

11.3.4 结构效度710

11.4 主成分分析710

11.4.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路711

11.4.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714

11.4.3 主成分分析的应用714

11.5 因子分析718

11.5.1 因子分析概述719

11.5.2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路719

11.5.3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721

11.5.4 Factor Analysis的功能与结构725

11.5.5 利用FactorAnalysis进行结构效度分析730

11.5.6 利用因子得分进行分类与评价737

本章小结741

第12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745

12.1 形成调查报告的过程745

12.1.1 准备阶段745

12.1.2 撰写调查报告初稿749

12.1.3 修稿与定稿阶段752

12.2 抽样调查报告的撰写753

12.2.1 报告写作的规范化753

12.2.2 语言的运用756

12.2.3 前言的撰写757

12.2.4 研究方法的撰写759

12.2.5 调查结果的撰写763

12.2.6 附录的撰写765

12.2.7 摘要的撰写765

12.2.8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撰写766

本章小结768

数据清单769

相关中英文术语对照表772

参考文献7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