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
  • 石明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9421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258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CT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第一节 概述1

一、CT的主要用途1

二、CT的优点2

三、CT的局限性3

第二节 CT的发展历程3

一、历史回顾3

二、Hounsfield的发明4

三、各代CT扫描机的主要特点4

四、CT的现在及未来8

第三节 CT成像基本原理13

一、线衰减系数μ的概念14

二、CT成像基本过程16

三、CT值的概念19

第四节 CT的基本概念20

第五节 CT扫描机的硬件结构26

第六节 CT扫描机的软件结构37

一、基本功能软件37

二、特殊功能软件38

第七节 CT的基本扫描模式38

一、各种扫描模式的概念和应用38

二、CT图像显示技术41

三、CT图像的测量和计算技术42

四、摄片(拍片)技术43

五、专用术语解释43

第八节 CT成像对比剂44

一、增强扫描的概念44

二、增强原理和意义44

三、对比剂及应用44

第九节 CT检查剂量与防护45

一、CT剂量的有关定义45

二、CT改进和降低剂量的措施47

第十节 颅脑、颈部CT扫描技术47

一、颅脑部48

二、眼及眶部54

三、耳部57

四、鼻和副鼻窦60

五、咽部62

六、喉部63

七、涎腺65

八、颞颌关节66

九、甲状腺67

第十一节 胸、腹部及盆腔CT扫描技术67

一、胸部67

二、腹部74

三、盆腔80

第十二节 脊柱、四肢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82

一、脊柱82

二、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85

第十三节 滑环CT技术和螺旋CT技术87

一、滑环技术87

二、螺旋CT技术(Spiral或Helical CT)87

第十四节 多层螺旋CT的基本结构及技术特点93

一、探测器阵列93

二、数据采集通道94

三、X线束94

四、层厚的选择方法95

五、图像重建算法95

六、MSCT的主要优点95

第十五节 螺旋CT扫描的基本概念96

第十六节 CT机的选购、安装及调试99

一、指导思想与方法99

二、技术参数确定的原则与要求100

第十七节 CT机的安装调试110

一、安装前的准备110

二、CT机房设计110

三、CT机的安装112

四、调试和验收113

第十八节 CT图像质量控制与保证113

第十九节 影响CT图像质量的主要参数115

一、CT图像的质量参数115

二、扫描技术参数117

三、窗技术119

四、图像放大技术120

第二十节 CT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和控制121

一、CT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检测121

二、CT机的验收和质量控制122

第二十一节 CT机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125

一、故障的分类125

二、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126

三、典型故障分析128

第二十二节 CT故障维修实例131

一、CT高压系统故障131

二、CT图像重建及伪影故障实例135

参考文献141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142

复习思考题143

第二章 MR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148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149

二、原子核自旋磁矩在静磁场中的进动150

三、磁共振的基本概念151

四、弛豫过程及弛豫时间153

五、磁化强度的运动方程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156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技术157

一、空间编码及梯度磁场157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160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脉冲序列164

一、反转恢复脉冲序列165

二、自旋回波脉冲序列166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169

四、梯度回波脉冲序列171

五、平面回波成像175

六、提高扫描速度的常规方法176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参数及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179

一、磁共振成像参数179

二、磁共振成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180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系统183

一、磁体系统183

二、梯度系统187

三、射频系统189

四、主计算机和图像显示系统192

第六节 磁共振对比增强剂193

一、磁共振对比增强剂的分类193

二、磁共振对比增强剂的作用机理194

三、对比增强剂的临床应用195

第七节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195

一、磁共振血管成像195

二、门控技术203

三、化学位移成像204

四、脂肪抑制技术206

五、在体磁共振波谱分析207

六、脑功能成像、灌注成像、扩散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210

七、磁共振水成像技术212

八、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214

九、磁共振平行采集技术215

第八节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216

一、中枢神经系统216

二、五官及颈部218

三、胸部病变218

四、腹部疾病219

五、骨骼及肌肉220

参考文献221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222

复习思考题224

第三章 数字X线成像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第一节 X线与X线发生器基础知识231

一、X线的发现231

二、X线的产生及量和质231

三、X线的特性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233

四、X线管组件234

五、X线发生器239

第二节 数字X成像系统概述247

一、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优缺点247

二、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分类248

第三节 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248

一、CR系统的结构(组成)248

二、图像信息采集器249

三、IP暗盒254

四、X线图像信息转换器255

五、阅读器种类263

六、读出图像信息处理266

第四节 影像增强器-电视链数字成像系统280

一、影像增强器281

二、电视摄像机系统284

三、图像处理288

第五节 CCD平面传感器成像方式292

一、探测器的结构293

二、成像信号采集过程294

三、设备主要性能指标与临床应用295

第六节 CMOS平面探测器成像方式296

第七节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技术297

一、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298

二、图像处理300

三、主要技术指标302

四、临床应用304

第八节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技术304

一、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结构304

二、非晶硒直接转换平板面成像探测器的工作原理304

第九节 线扫描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306

一、多丝比例电离室线扫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组成306

二、探测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307

三、图像数据采集系统308

四、线扫描数字X线成像技术新的进展309

五、适用范围309

第十节 数字乳腺X线成像系统310

一、乳腺CR技术310

二、平板探测器数字乳腺X线成像技术311

三、非晶硅与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成像技术312

四、线扫描平面探测器成像技术312

五、数字乳腺X线成像新技术313

第十一节 数字X线成像系统常见故障与维护保养314

一、数字X线成像系统故障检修基本原则314

二、数字X线成像系统常见故障检修实例314

第十二节 数字X线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318

一、CR系统质量控制检测前的准备318

二、探测器检测参数及指标320

三、各类人员质量控制的职责和周期322

参考文献322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324

复习思考题326

第四章 超声波成像技术与原理、临床应用第一节 超声波330

一、超声的定义330

二、超声的物理量330

三、超声波的传播特性331

第二节 超声换能器333

一、换能器333

二、压电效应333

三、超声换能器的种类334

四、医用超声换能器的结构335

五、超声换能器的声场特性338

第三节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340

一、超声诊断设备的分类340

二、回声检测原理340

三、超声显示方式340

四、声束聚焦342

五、电子线阵与凸阵扫描344

六、电子相控阵扇形扫描346

七、机械扫描技术348

第四节 超声诊断仪的组成结构349

一、医学超声诊断仪的主要指标349

二、超声成像系统的构成351

第五节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与成像354

一、医学多普勒信号的模型355

二、D型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355

三、彩色血流成像工作原理357

四、多种工作方式复合显示的医学超声设备359

第七节 超声成像新技术361

一、三维超声成像361

二、超声造影技术362

三、超声多普勒新技术363

四、超声组织定征364

五、声学定量(AQ)与彩色室壁运动(CK)365

六、应变及应变率成像366

第八节 超声诊断仪的方框图367

第九节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基础369

一、超声成像的一般规律370

二、检查项目370

三、观察分析的内容371

四、测量和分析功能371

五、不同器官或组织成分的显像特点372

参考文献372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374

复习思考题376

第五章 核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第一节 核医学简介384

第二节 核医学的物理基础385

一、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386

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386

三、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387

四、放射性物质测量常用单位及其含义387

五、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87

六、核医学射线的测量389

第三节 核医学仪器的基础389

一、核辐射探头389

二、基本核仪器390

第四节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391

一、SPECT的探头——γ照相机391

二、SPECT的计算机构成395

三、SPECT的机械结构396

四、SPECT的图像重建397

五、SPECT的性能指标及质量控制400

第五节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401

一、PET的物理基础402

二、PET的重建方法403

三、PET的探测系统403

四、用双探头SPECT实现部分PET的机能404

五、定量PET的各种校正404

第六节 SPECT和PET的临床应用406

一、SPECT的临床采集模式406

二、SPECT的临床检查常规407

三、PET/CT的临床应用413

四、PET/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414

参考文献415

复习思考题416

第六章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第一节 PACS系统概述417

一、PACS的历史回顾417

二、PACS定义详解418

三、PACS系统的功能419

四、PACS系统的指标评价419

五、PACS系统的优缺点419

六、PACS的必要性420

第二节 DICOM协议简介421

一、DICOM的发展过程421

二、DICOM3.0标准的特点422

三、DICOM3.0标准的基本内容422

四、DICOM标准的运行机制427

五、DICOM标准的应用433

第三节 PACS系统的构成434

一、图像数据采集及输入系统434

二、图像的存储系统435

三、图像传输网络442

四、图像输出方式和设备443

五、图像处理系统447

第四节 PACS系统的分类447

一、按数据的流动和存储分类447

二、按规模和应用功能分类448

三、远程医学450

第五节 PACS系统与HIS/RIS融合451

一、HIS简介451

二、RIS简介452

三、HL7标准453

四、PACS与HIS融合453

第六节 PACS系统建设实施455

一、PACS设计原则455

二、PACS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开发要点456

三、实施PACS系统的关键技术456

四、PACS系统实施中的项目管理459

五、PACS系统的流程460

第七节 PACS系统实例462

一、系统实施规划462

二、系统具体要求462

三、系统总体建设方案463

参考文献468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469

复习思考题471

第七章 医学数字图像三维可视化及临床应用472

第一节 三维可视化技术概述472

一、可视化技术含义472

二、交互技术及用户界面473

三、三维图像显示技术473

第二节 三维可视化工作站硬件结构及软件组成474

一、硬件系统结构475

二、主要性能指标476

三、图像工作站的软件环境477

第三节 三维可视化原始图像数据预处理478

一、数据压缩479

二、滤波479

三、图像分割480

四、插值481

第四节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基本原理483

一、切片级重建方法483

二、直接从三维体数据生成等值面484

三、直接体积重建及三维显示485

第五节 医学图像处理中常用三维可视化方法486

一、表面遮盖法重建487

二、最大亮度投影488

三、直接体绘制489

四、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法490

五、影响三维重建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491

第六节 仿真内窥镜技术及临床应用491

一、仿真内窥镜的数据来源492

二、仿真内窥镜的成像原理492

三、仿真内窥镜中的模拟导航与腔内漫游493

四、仿真内窥镜的临床价值及应用494

参考文献495

英汉对照技术词汇表496

复习思考题497

第八章 医学图像打印机第一节 概述498

一、医学图像打印机的发展过程498

二、医学图像打印机的分类499

第二节 多幅视频打印机499

一、多幅视频打印机的基本结构500

二、多幅视频打印机的基本原理500

第三节 湿式激光打印机501

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501

二、基本特性与主要技术参数504

第四节 干式打印机507

一、干式激光打印机508

二、热敏成像干式打印机512

三、干式成像技术的特点516

四、医用打印技术的展望517

第五节 常用打印胶片519

一、激光打印胶片519

二、银盐热敏打印胶片520

三、微囊热敏打印胶片521

第六节 医学图像打印机的质量控制与故障分析522

一、医学图像打印机的质量控制522

二、医学图像打印机常见故障分析525

参考文献528

复习思考题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