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 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 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
  • 吕立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75041410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 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为个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1

一、新课程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问题2

二、理解与解释:本研究的方法论3

三、理解历程:获取资料的方式与过程7

四、本研究的性质与价值定位10

五、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11

第一章 国家课程设计的理论视域14

一、国家课程设计:作为一种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14

(一)课程政策与课程政策的制定14

(二)20世纪末国家课程政策制定的典型案例19

(三)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本质33

二、国家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36

(一)课程开发的内在元素与外在因素36

(二)国家课程开发的模式44

三、国家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的过程56

(一)西方课程设计中研究倾向的演变57

(二)对课程研究的范式理解及方法论定位66

(三)当代课程研究的两种旨趣:课程开发与课程反思71

第二章 我国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发展回顾74

一、我国课程政策沿革74

(一)新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课程变革75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政策文本的变化78

二、实践中的课程实验进展81

三、课程理论研究进展86

四、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89

(一)我国的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89

(二)课程研究与课程政策关系分析93

第三章 新课程研究的开端与政策问题的确定95

一、新课程研究的开端95

(一)课程改革背后的素质教育96

(二)“93年课改”:基础与超越100

二、课程政策议程的确定基础103

(一)基础教育课程状况调查104

(二)国际比较研究108

(三)课程变革经验研究110

三、核心政策文本的确立111

(一)《纲要》根本的着眼点112

(二)28次斟酌修订115

(三)争论、澄清与遗留的问题118

第四章 课程方案的规划过程122

一、新课程设计人员的确定122

(一)隐名项目招标123

(二)成立大学课程研究中心125

二、课程标准设计的过程要素127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127

(二)高中课程标准的设计148

三、评估与决策:课程政策的合法化过程150

四、课程标准实验情况的考察:信息回馈153

五、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开放的系统机制154

第五章 课程标准设计中研究者的审议与决策157

一、异质的追寻:课程设计团队的构成157

二、异中求同:课程设计中的协商文化161

(一)冲突与沟通161

(二)谁是决策者?173

三、“零选择”——一个争论与妥协的故事175

四、执行审议的必要条件181

第六章 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价值倾向184

一、寻找学科的哲学本质184

二、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要素——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188

三、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倾向192

(一)课程意识形态的把握192

(二)矫正缺失195

(三)“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196

(四)融合稳固的学科疆界197

四、课程标准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尺度199

(一)追寻理想200

(二)兼顾可能200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程式与特征205

一、三种视角下的新课程设计过程205

(一)新课程设计:作为大规模课程开发过程206

(二)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政策的制定过程207

(三)新课程设计:作为课程研究过程208

二、课程决策方式是实践理性的审议209

三、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顺序性211

四、新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特征214

五、新课程设计与课程研究旨趣214

(一)研究旨趣发生了变化214

(二)课程研究的实践使命215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