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瑾,丁开杰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362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1
第一节 消除贫困满足人民生存需要1
一、贫困群体的构成与现状2
二、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4
三、目前贫困群体的突出问题与特征8
四、贫困:社会不和谐之音11
五、全方位解决贫困问题14
第二节 推动教育改革实现公平发展20
一、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与问题21
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和谐31
第三节 普及医疗保障维护人民健康33
一、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与问题34
二、医疗卫生事业对社会和谐的影响40
三、推进医疗改革42
第四节 提高谋生技能促进充分就业47
一、我国的就业现状48
二、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55
三、实现充分就业,构建和谐社会58
第五节 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安定63
一、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63
二、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深层原因探讨70
三、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74
第二章 利益冲突与社会和谐79
第一节 贫富分化与社会和谐79
一、我国贫富分化的现状80
二、贫富分化对社会和谐的影响82
三、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85
第二节 劳资冲突与社会和谐89
一、目前我国劳资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90
二、劳资矛盾的激化与凸显94
三、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99
第三节 党群干群关系的冲突与和谐104
一、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104
二、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的新问题的原因分析108
三、正确处理党群干群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7
第四节 城乡差距与社会和谐121
一、城乡差距的拉大及其表现122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125
三、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128
第五节 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139
一、“一个中国,四个世界”139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142
三、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146
第三章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基础152
第一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152
一、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154
二、中国古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155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158
四、西方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163
五、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166
第二节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和谐社会的基本物质保障168
一、能源的定义与分类168
二、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169
三、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情况173
四、中国的能源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178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184
六、能源战略的两个重点:节约型社会与循环经济的建设191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96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196
二、中国的环境现状与问题198
三、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201
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途径203
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5
第四节 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范210
一、自然灾害产生的十大危害210
二、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13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215
四、我国重大灾害的发展趋势218
五、我国防灾减灾战略221
第四章 人与社会组织间的和谐226
第一节 家庭: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226
一、家庭的性质、功能、结构与关系227
二、中国家庭结构、功能和观念的变迁229
三、中国的家庭建设:问题与危机235
四、中国和谐家庭的构建举措239
第二节 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241
一、社区的概念和类型242
二、我国社区建设基本情况244
三、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247
四、和谐社区建设的战略框架249
五、社区治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切入点253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258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与特点258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263
三、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265
四、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69
第四节 社会管理新体制:多元治理的格局273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现实意义274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276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着力点278
参考文献282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