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运河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傅崇兰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5448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运河-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运河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国运河的生命历程1
上篇 运河之路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童年19
在楚国出世19
司马迁命名21
当代自然地理学家对云梦大泽的考察22
我对“云梦之野”延续下来的生命的考察23
邗沟的排行争议24
邗沟的姊妹27
鸿沟运河出世32
运河童年与黄河水曾是清洌甘甜36
二、跟随秦皇汉武走向各地39
从秦皇祖先到秦皇执政都离不开河39
沟通中原与岭南的灵渠40
从长江走到钱塘江42
中州留下鸿沟足迹44
邗沟两岸遍插茱萸48
曹操情系华北诸运渠51
曹丕情系淮北诸运渠56
少年运河与天然河溪的情结58
三、生命的飞跃62
隋文帝划一全国水道62
琼花雷塘论功共禹64
大运河舟载盛唐帝国71
长安水上博览会78
四、四水贯都80
宋王朝的汴河争议81
北上漕船的长淮之险82
大运河身分半壁江山83
五、顺应历史潮流85
南北大运河弃“弓”走“弦”85
郭守敬与白浮神泉88
大运河移步走向闸河90
不再依赖黄河水源91
运河痛哭藏族宰相桑哥92
六、朱棣设了北京港95
宋礼与汶上老人白英95
陈瑄的规划99
黄河与运河分治100
朝廷将北京港迁往通州103
卫河改善与白河恶化104
七、漕艘帆船三千里107
康熙、乾隆下江南107
《英使谒见乾隆纪事》中的大运河110
靳辅、陈潢治河方略113
清代的洪泽湖与运河117
八、历史与未来的对话120
对中国运河的评价120
中国运河遗产的传递和更新122
现代运河之梦127
中篇 运河之城一、大运河是北京的生命线134
大运河转了北京气运134
运河漂来北京城136
大运河留下了历史文脉137
二、通惠河促使通州“编篱为城”139
漕仓近旁筑篱城139
南来北往的人流140
三、张家湾—通州城—什刹海成三点一线运河码头布局142
张家湾名称的来历142
郭守敬与张家湾—什刹海两点一线漕运格局142
吴仲使通州成为运河北端码头城143
张家湾是北京对外的客货码头144
通州与张家湾在近代的衰落145
四、大运河抚育天津成为繁华商埠147
五、“神京门户”、“九达天衢”的德州150
六、运河商埠——临清153
“运漕之喉”与“萃货之腹”153
运河淤塞与临清的衰落156
七、运河重镇济宁158
八、邗沟北端城市淮安161
九、与邗沟同龄的城市扬州164
十、江南运河与镇江、常州、无锡168
镇江是江南运河的起点168
常州与江南运河171
运河与古代无锡的崛起、发展172
十一、运河带来苏州的繁华175
十二、大运河南端的杭州179
下篇 当代京杭大运河一、运河的新生和运河的复兴187
新中国运河的新生187
新时代运河的复兴190
二、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运河水系194
通惠河与通州、张家湾的过去和现在194
当代的通惠河水系195
北运河与通州区河流水系201
从20世纪后期通州卫星城到21世纪通州新城204
三、德州的苏禄王墓和四女寺水利枢纽207
运河是中外友好交往的纽带207
苏禄王是菲律宾人民的友好使者207
苏禄王墓是中菲友好的历史见证208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的辉煌与河道干涸的窘境210
四、运河遗产丰富的临清213
临清手工业发达213
临清航运业发达214
临清运河文化范例215
源远流长的名优特产218
五、聊城是一座文化魅力非凡的运河水城221
运河城区随运河而兴222
聊城运河文化范例224
运河与环城湖227
六、济宁运河文化229
济宁运河文化遗产举要230
当代济宁运河文化建设举要234
戴村坝被洪水冲断引起关于运河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思考237
七、南旺分水水利工程的故事240
大运河南旺“水脊”分水与分水龙王庙240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的三个“六次” 240
八、京杭大运河与21世纪微山湖的生态旅游243
京杭大运河贯穿湖区243
雄伟的二级坝244
轻舟渔歌伴荷花244
微山岛245
九、“五线汇流”徐州城247
大运河上的城市码头248
东线、西线运河之争转变为竞争发展248
十、周恩来总理的故乡250
苏北水乡淮安250
淮安是运河文化荟萃的古城251
别具一格的河下镇252
十一、“南揽江、北揽淮”的扬州253
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扬州文化253
京杭大运河与区域水利工程255
扬州的对外交往256
十二、“天下第一江山”镇江261
京杭大运河入江口261
古运河风光带261
十三、“银带苏南行,经济随河飞”264
京杭运河常州段的整治264
运河明珠重放异彩265
运河古镇戚墅堰形成发展新格局268
鲜为人知的运河古城遗址淹城269
十四、京杭大运河与中华民族瑰宝苏州271
桥271
门272
寺272
城273
苏州的古城保护与古城更新275
大运河纵贯苏州南北276
十五、京杭大运河为现代杭州创造着辉煌277
从“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到“运河碧水,天堂美景”277
碧水工程279
现代化城镇与运河古貌281
运河与公路并行 车船并驾齐驱283
中国运河史事纪年285
主要参考文献292
后记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