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280230.jpg)
- 章柏青,贾磊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750392696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电影史-中国-1949~2004-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共和国的红旗颂·新世纪的主旋律——时政电影篇21
概述23
第一节 为新中国呐喊(1949—1965)27
一、翻身的颂歌28
二、党的政策的颂歌33
三、大跃进的颂歌38
四、阶级斗争的颂歌42
第二节 “文革”电影(1966—1976)47
一、阶级斗争与路线斗争的延续48
二、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52
三、阴谋电影57
第三节 唱响主旋律(1977—2000)62
一、揭批“四人帮”63
二、改革锣鼓74
三、反腐倡廉84
四、重塑英雄91
结语100
第二章 现代与传统的裂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市电影篇103
概述105
第一节 都市:意蕴匮乏的电影场景(1949—1978)109
一、湮没在政治概念里的都市:工业题材电影里的都市形象109
二、缺乏市民文化特质的都市:喜剧电影里的都市形象114
三、充满思想问题和颓靡作风的都市:都市生态电影里的都市形象121
第二节 探求真实与深度的都市喜剧影片(1979—2000)126
一、新都市:从尴尬到适应127
二、都市之困:人在都市的无奈130
三、都市之乐:幸福生活的反讽与自嘲133
第三节 体现思想艺术个性的都市电影创作(1979—2000)138
一、都市伦理:现实重负与历史羁绊138
二、都市反思:民族心理与文化传统143
三、都市感悟:个体写作与生存困境145
结语150
第三章 悲喜交集·风雨汇聚——农村电影篇151
概述153
第一节 十七年中国农村电影(1949—1965)156
一、历史道德劝喻与革命叙事主题157
二、唯美的影像风格与浪漫主义161
三、双重叙事下的新时代人物形象164
第二节 “文革”时期农村电影(1966—1978)168
一、政治风潮与阶级斗争主题169
二、在“三突出”影响下的叙事原则与影像特征171
三、单一化的情感处理与人物性格174
第三节 新时期农村电影(1979—1989)177
一、世俗情境中的历史记忆178
二、诗意化叙事与纪实化的风格181
三、影像美学与象征符号背后的文化反思183
四、传统叙事语境中的伦理观照187
五、田园意象与城市印象190
第四节 农村电影的多元化发展(1990—2000)196
一、主流价值与道德图景197
二、时代转型期的传统叙事201
三、政治讽喻与文化寓言205
四、在怀旧与唯美意境中铸造诗化想象210
结语213
第四章 血火之战·神魂之战——军事电影篇215
概述217
第一节 时代的辉煌与历史的滞重:十七年中国军事电影(1949—1965)221
一、建国初期的军事电影(1949—1952)222
二、初步发展的军事电影(1953—1955)225
三、继续发展的军事电影(1956—1959)228
四、坎坷中前进的军事电影(1960—1965)231
五、偏颇与禁忌236
第二节 “文革”年代的军事电影(1966—1976)240
一、风云突变,军事电影遭厄运241
二、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旗帜下241
三、“三突出”原则影响着军事电影形态243
四、“中性”作品中的军事电影244
第三节 从恢复到新的发展(1977—1989)247
一、徘徊中的努力(1977—1978)248
二、新的起步,新的探索(1979—1984)249
三、娱乐、探索、主旋律交相潮动中的军事电影(1985—1989)260
第四节 多样化时代的军事电影(1990—2001)273
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长足进步274
二、军事影片类型意识的觉醒281
三、英雄形象多样化呈现285
四、国民党军队军人形象的进一步复杂化表现286
五、真实美学追求的新面貌288
六、文化内涵的追求愈益彰显289
七、置于更广阔社会环境中的军营生活片290
结语294
第五章 演艺的舞台·写意的空间——戏曲电影篇299
概述301
第一节 百花齐放的戏曲艺术片——起步期和高潮期的戏曲电影(1949—1963)309
一、戏曲电影的起步309
二、“百花齐放”方针推动戏曲电影的繁荣313
三、戏曲艺术片的讨论327
第二节 极端政治的艺术宣示——“样板戏”电影(1964—1975)336
一、“样板戏”前的现代戏预演337
二、“样板戏”独占舞台340
三、“三突出”经验和政治寓言345
四、戏曲电影的意外收获347
第三节 戏曲电影的复兴——戏曲电影的第二次高潮(1976—1988)349
一、传统戏曲重登银幕351
二、新编、改编古装戏曲争艳影坛354
三、现代戏曲余韵犹香359
第四节 戏曲电影的美学特征362
一、坚守民族文化精神364
二、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再现365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366
四、戏曲艺术表现的主导性368
五、两种审美形式的融合性369
结语371
第六章 革命经典·红色类型——惊险电影篇373
概述375
第一节 反特片383
一、“十七年电影”中的反特片384
二、公安片390
三、新时期的反特片392
第二节 历史题材惊险片395
一、革命历史题材惊险片395
二、“文革电影”中的革命历史题材惊险片404
三、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惊险片创作概貌406
第三节 警匪片——新中国银幕上的警匪故事413
一、边境警匪故事414
二、都市中的警匪较量418
三、反恐怖影片及其他421
第四节 新中国电影中的恐怖、科幻、灾难片创作427
一、恐怖片427
二、科幻片436
三、灾难片442
结语451
第七章 武舞争锋·英雄神话——武侠电影篇455
概述457
第一节 历史的分流(1949—1981)464
一、传奇与革命、豪侠与英雄的历史切换464
二、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二次创作浪潮466
三、内地武侠动作电影的先声467
第二节 时代的复兴(1982—1989)469
一、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三次创作浪潮470
二、浪峰间的低谷473
三、“缝合”社会主题与道德主题476
四、凸显电影的娱乐功能480
五、第四代导演执导武侠电影的“历史时段”482
第三节 现实的繁荣(1990—1999)485
一、归隐情结485
二、苍凉古镇上的血光486
三、刀剑武侠风云再起488
四、中国武侠电影的第四次创作浪潮489
五、武侠系列片重现影坛492
六、内地动作导演的发展496
七、塞夫、麦丽丝的“马上动作片”498
八、百变英雄黄飞鸿501
九、武侠电影的“两分天下”503
第四节 空前的汇聚(2000—2003)509
一、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五次创作浪潮510
二、李安书写剑与心的双重文本511
三、徐克开创数码武侠新样式513
四、张艺谋制造市场《英雄》514
五、程小东演绎飘逸武舞518
六、主流武侠电影的“流行款式”519
结语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