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设计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设计与实践
  • 丁淑辉,曹连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174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4.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础设计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述及基础知识1

1.1 Pro/Engineer软件概述1

1.1.1 Pro/Engineer的起源与特性1

1.1.2 Pro/Engineer主要功能模块简介2

1.1.3 Pro/Engineer软件包概述3

1.1.4 Pro/Engineer野火版发展历程及功能演变6

1.1.5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系统需求7

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使用前的准备9

1.2.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启动9

1.2.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界面10

1.2.3设置工作目录14

1.2.4中英文界面的设定14

1.3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版基本操作15

1.3.1【文件】菜单的操作15

1.3.2其他菜单的操作21

1.3.3 Pro/Engineer模型操作方法与鼠标使用22

1.4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新增功能概述24

1.4.1数据交换与数据接口方面24

1.4.2草绘方面26

1.4.3实体建模方面28

1.4.4渲染方面32

1.4.5曲面设计方面34

1.4.6组件设计方面35

1.5综合实例36

第2章 二维参数化草图绘制38

2.1参数化草图绘制的基本知识38

2.1.1参数化草图绘制中的术语38

2.1.2参数化绘图39

2.1.3参数化草图绘制基本步骤40

2.1.4草绘界面与草图绘制环境中鼠标的使用42

2.2草图图元的绘制:参数化草图绘制第一步43

2.2.1线、中心线、构造线、切线的绘制43

2.2.2矩形的绘制46

2.2.3圆的绘制46

2.2.4椭圆的绘制47

2.2.5圆弧的绘制48

2.2.6锥形弧的绘制49

2.2.7圆角与椭圆形圆角的绘制50

2.2.8样条曲线的绘制50

2.2.9点和坐标系的绘制51

2.2.10文本的绘制51

2.2.11插入外部数据52

2.3草图编辑与修改:参数化草图绘图第二步53

2.3.1构造选择集53

2.3.2删除图元54

2.3.3拖动修改图元54

2.3.4复制图元55

2.3.5镜像图元55

2.3.6修剪图元56

2.3.7旋转与缩放57

2.3.8编辑文字57

2.3.9编辑样条曲线58

2.3.10编辑图元的线样式与颜色60

2.4草图的几何约束:参数化绘图第三步(1)61

2.4.1几何约束61

2.4.2几何约束的建立62

2.4.3几何约束禁用与锁定63

2.5草图的尺寸约束:参数化设计第三步(2)64

2.5 1尺寸标注65

2.5.2尺寸标注的修改68

2.5.3尺寸锁定68

2.5.4 过度约束的解决69

2.6目的管理器70

2.7草绘环境的设定70

2.8辅助图元的使用与参数化草图绘制范例72

习题79

第3章 草绘特征的建立82

3.1 Pro/Engineer特征概述及分类83

3.2草绘特征基础知识84

3.2.1草绘特征的特点84

3.2.2草绘平面、参照平面与平面的方向85

3.3拉伸特征87

3.3.1简单拉伸特征的例子88

3.3.2拉伸特征详解90

3.3.3定义拉伸特征时草绘截面的绘制95

3.3.4拉伸特征的建立过程与实例99

3.3.5特征重定义109

3.4旋转特征110

3.4.1旋转特征概述110

3.4.2旋转特征建立过程112

3.5扫描特征114

3.5.1扫描特征概述114

3.5.2扫描特征建立过程116

3.5.3合并终点”与“自由端点”选项118

3.6平行混合特征120

3.6.1平行混合特征概述120

3.6.2平行混合特征建立过程123

3.6.3平行混合特征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问题124

3.7筋特征125

3.7.1筋特征概述125

3.7.2筋特征建立过程126

3.8综合举例127

习题135

第4章 基准特征的建立139

4.1概述139

4.2基准平面的建立140

4.2.1建立基准平面的方法和步骤140

4.2.2建立基准平面的约束方法与实例143

4.3基准轴的建立154

4.3.1建立基准轴的方法和步骤154

4.3.2建立基准轴的约束方法与实例156

4.4基准点的建立158

4.4.1一般基准点159

4.4.2草绘基准点165

4.4.3偏移坐标系基准点166

4.5基准曲线建立167

4.5.1使用“经过点”的方式建立基准曲线167

4.5.2使用“从方程”的方式建立基准曲线168

4.6草绘基准曲线的建立174

4.7偏移坐标系的建立175

4.7.1基准坐标系的建立175

4.7.2基准坐标系的定向176

4.8综合实例178

习题181

第5章 放置特征的建立183

5.1概述183

5.2孔特征的建立183

5.2.1孔特征概述与简单直型孔的建立184

5.2.2孔特征详解187

5.2.3草绘轮廓孔特征的建立193

5.2.4标准孔特征的建立195

5.3圆角特征与自动倒圆角199

5.3.1圆角特征概述200

5.3.2建立恒定倒圆角202

5.3.3建立完全倒圆角205

5.3.4建立可变倒圆角207

5.3.5建立曲线驱动倒圆角208

5.3.6自动倒圆角209

5.4倒角特征的建立211

5.4.1边倒角212

5.4.2拐角倒角216

5.5抽壳特征217

5.6拔模特征219

5.6.1拔模特征概述220

5.6.2简单拔模特征创建过程与实例221

习题224

第6章 特征操作228

6.1特征复制228

6.1.1新参考复制229

6.1.2相同参考复制232

6.1.3镜像复制233

6.1.4移动复制233

6.2复制、粘贴与选择性粘贴234

6.2.1特征粘贴235

6.2.2特征的选择性粘贴236

6.3特征阵列240

6.3.1尺寸阵列241

6.3.2方向阵列243

6.3.3轴阵列244

6.3.4填充阵列245

6.3.5表阵列247

6.3.6曲线阵列248

6.3.7参照阵列250

6.4特征镜像250

6.5特征移动251

6.6特征修改与重定义252

6.6.1特征的删除252

6.6.2操作的撤销与重做252

6.6.3特征重定义253

6.6.4特征尺寸编辑254

6.7特征的其他操作254

6.7.1特征只读255

6.7.2特征重命名255

6.7.3特征的父子关系与信息查看255

6.7.4局部组的创建与分解257

6.7.5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257

6.7.6特征的隐含与恢复260

6.7.7特征插入261

6.7.8特征重新排序261

6.8综合实例263

习题273

第7章 曲面特征275

7.1曲面特征的基本概念275

7.1.1曲面275

7.1.2曲面边线的颜色275

7.1.3曲面网格显示276

7.1.4曲面特征建立过程与使用方法276

7.2曲面特征的建立277

7.2.1创建拉伸曲面277

7.2.2创建旋转曲面278

7.2.3创建扫描曲面279

7.2.4创建混合曲面280

7.2.5填充特征创建平整曲面282

7.2.6复制、粘贴与选择性粘贴曲面282

7.2.7偏移曲面286

7.2.8镜像曲面287

7.3曲面特征的编辑288

7.3.1合并288

7.3.2延伸291

7.3.3修剪295

7.3.4加厚296

7.3.5实体化297

7.4综合实例298

习题306

第8章 模型外观显示与系统颜色定制309

8.1模型方向控制309

8.1.1方向控制相关菜单说明309

8.1.2模型重定向310

8.1.3定向模式313

8.2模型的外观编辑314

8.2.1模型颜色设置314

8.2.2表面纹理、贴花、透明等效果的设置315

8.3模型显示设置318

8.4 Pro/Engineer系统颜色定制320

习题322

第9章 模型装配323

9.1概述323

9.2装配过程与实例323

9.3装配的约束类型328

9.4组件模型中元件的放置状态与封装元件334

9.5组件中的元件操作335

9.5.1模型树操作336

9.5.2元件重复336

9.5.3元件复制338

9.5.4元件阵列339

9.5.5元件删除与阵列删除341

9.5.6元件激活与编辑定义341

9.5.7元件透明显示342

9.5.8元件的隐含与隐藏343

9.6分解视图343

9.7综合实例347

习题354

第10章 创建工程图355

10.1工程图概述355

10.1.1工程图界面简介355

10.1.2简单工程图的建立358

10.1.3 工程图配置文件简介364

10.2各种视图的建立365

10.2.1一般视图的建立366

10.2.2投影视图的建立369

10.2.3详细视图的建立370

10.2.4辅助视图的建立371

10.3创建剖视图和剖面图373

10.3.1三维模型中横截面的创建374

10.3.2全剖视图的建立376

10.3.3半剖视图的建立378

10.3.4局部剖视图的建立379

10.4视图的操作380

10.4.1视图重定义与修改380

10.4.2视图的比例控制381

10.4.3移动视图381

10.4.4对齐视图382

10.4.5删除视图382

10.5尺寸标注与尺寸编辑382

10.5.1驱动尺寸的显示与拭除384

10.5.2从动尺寸的插入与删除385

10.5.3尺寸的移动与修改386

10.5.4中心线的显示与调整388

10.6结合AutoCAD软件生成工程图389

10.7综合实例390

习题394

参考文献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