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腺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乳腺病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206256.jpg)
- 丁华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14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327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乳房疾病-病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乳腺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乳腺的胚胎学、解剖学与组织学1
第一节 乳腺的胚胎发育1
一、乳腺的发生过程1
二、乳腺发生的免疫表型2
三、肌上皮细胞的发生2
第二节 乳房的解剖学2
一、乳房的位置2
二、乳房的形态3
三、乳房的构造4
四、乳房的血管5
五、乳房的神经7
六、乳房的淋巴系7
七、乳房临床解剖学要点9
第三节 乳腺的组织学与细胞学13
一、育龄期妇女乳腺13
二、幼儿与儿童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20
三、青春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20
四、绝经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20
五、避孕药对乳腺组织学的影响21
六、男性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21
第二章 乳腺疾病的临床检查23
第一节 病史(症状学)23
一、乳房肿块23
二、皮肤改变23
三、乳头改变24
四、乳头溢液24
五、乳房疼痛24
六、区域淋巴结肿大24
第二节 体格检查(体征学)25
一、视诊25
二、触诊25
第三节 特殊技术检查26
一、乳腺X线检查技术和诊断26
二、乳腺MRI检查技术和诊断30
三、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32
四、乳管镜检查43
第四节 乳腺癌普查及妇女自查43
第三章 乳腺疾病的病理学检查方法46
第一节 针吸细胞学检查46
一、细针吸取活检的适应证46
二、细针吸取活检的操作方法47
三、超声引导细针吸取活检的操作方法48
四、细针吸取活检的报告方式49
五、细针吸取活检取材满意的标准49
六、对临床处理的建议49
第二节 乳腺粗针穿刺活检50
一、粗针穿刺活检技术50
二、标本接收与处理54
三、粗针穿刺活检病理报告要点55
四、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难点57
第三节 收检乳腺标本的种类61
第四节 乳腺肿瘤的肉眼形态类型62
第五节 各种标本的肉眼检查描述与常规取材62
一、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及微创手术标本62
二、肿物切除活检标本62
三、区段切除活检标本63
四、溢液导管+区段切除标本63
五、乳腺癌根治术标本63
六、腋淋巴结的检查与取材64
七、改良(仿)根治术与单纯乳房切除术标本检查与取材64
八、乳腺癌扩大根治术64
第六节 保乳手术标本病理检查与取材64
一、术中冷冻切片检查65
二、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查65
第七节 特殊情况下的标本检查与取材65
一、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的乳腺癌65
二、乳腺癌多灶性病变65
三、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65
四、腋区副乳腺癌66
五、男性乳腺癌66
六、再切除手术标本66
第八节 乳腺病变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与取材66
一、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的优点与局限性66
二、乳腺肿物切除和区段切除标本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66
三、保乳手术标本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67
四、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与取材的注意事项67
第九节 乳腺疾病的光镜观察67
一、光镜观察的要求67
二、光镜观察的一般原则67
第十节 特殊染色和电镜检查68
第十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69
一、免疫组织化学简介69
二、标准化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69
三、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71
第十二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79
一、染色体核型分析80
二、比较基因组杂交80
三、光谱染色体组型分析技术80
第十三节 分子病理学检查81
一、原位杂交技术82
二、PCR技术83
三、印迹技术84
四、流式细胞术85
五、生物芯片85
六、DNA甲基化检测86
第四章 乳腺疾病的细胞学诊断88
第一节 乳头溢液的细胞学88
第二节 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总论90
第三节 非肿瘤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93
一、乳腺炎症93
二、隆胸剂性假瘤94
三、乳腺梗死94
第四节 乳腺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针吸细胞学94
一、纤维囊性乳腺病变94
二、乳腺纤维腺瘤95
三、纤维腺瘤伴不典型细胞学改变97
四、幼年性乳腺纤维腺瘤99
五、管状腺瘤99
六、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99
七、腺肌上皮瘤100
第五节 难以肯定良恶性的乳腺病变针吸细胞学101
一、乳头状病变101
二、乳腺叶状肿瘤103
三、导管原位癌104
第六节 普通型乳腺癌的针吸细胞学107
一、浸润性导管癌107
二、浸润性小叶癌108
第七节 少见类型乳腺癌的针吸细胞学109
一、黏液癌109
二、髓样癌110
三、印戒细胞癌111
四、小管癌112
五、Paget病113
六、大汗腺细胞癌113
七、分泌型癌114
八、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15
九、化生性癌116
第八节 男性乳腺病变116
一、男性乳腺增生116
二、男性乳腺癌117
第五章 乳房发育和生长异常119
第一节 乳房未发育或发育不良119
一、乳房缺如和乳头缺如119
二、乳房发育不良120
第二节 乳腺发育异常120
一、多乳头症120
二、多乳房症121
三、乳腺组织异位122
第三节 乳腺发育生长过度122
一、女性乳房肥大症123
二、男性乳腺肥大124
第六章 乳腺炎症与反应性疾病130
第一节 乳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病变130
一、化脓性乳腺炎130
二、非化脓性乳腺炎132
第二节 乳房/乳腺特殊感染性病变140
一、乳房结核病140
二、乳腺猫抓病141
三、乳腺真菌病141
四、乳腺寄生虫病142
第三节 全身疾病引起的乳房/乳腺病变144
一、乳腺类风湿结节144
二、糖尿病性乳腺病145
三、乳腺皮肌炎145
四、乳房硬皮病146
五、狼疮性脂膜炎147
六、乳腺血管炎147
七、血供有关的乳腺病变149
第四节 乳腺瘤样病变150
一、乳腺脂肪坏死150
二、乳腺炎性假瘤152
三、隆乳剂性假瘤154
四、乳腺淀粉样瘤156
五、乳腺胶原小体病157
六、乳腺间质巨细胞159
七、乳腺反应性梭形细胞结节160
八、乳腺结节性筋膜炎162
九、泌乳期乳腺复旧不全163
第五节 乳腺化生性病变164
一、透明细胞变164
二、妊娠样变165
三、柱状细胞病变167
四、大汗腺化生170
五、鳞状细胞化生173
六、皮脂腺细胞化生174
第七章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177
第一节 腺病177
一、概述177
二、硬化性腺病178
三、盲管性腺病182
四、管状腺病183
五、旺炽性腺病184
六、结节性腺病184
七、单纯性腺病184
八、腺病瘤184
九、大汗腺腺病185
十、微腺性腺病186
十一、腺肌上皮性腺病191
第二节 放射状瘢痕/复杂性硬化性病变192
第三节 腺病与纤维腺瘤194
第四节 腺病与上皮内肿瘤及浸润癌194
第五节 乳腺囊肿性疾病195
一、乳腺囊肿195
二、乳汁潴留性囊肿197
三、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198
四、纤维囊性变203
第八章 良性上皮性肿瘤208
第一节 腺瘤208
一、管状腺瘤208
二、泌乳型腺瘤209
三、大汗腺腺瘤210
四、多形性腺瘤210
五、导管腺瘤211
六、透明细胞“糖瘤”212
七、孤立性圆柱瘤213
第二节 肌上皮细胞增生与良性肿瘤213
一、肌上皮细胞增生213
二、肌上皮瘤214
三、腺肌上皮瘤215
第三节 乳头良性上皮肿瘤216
一、乳头腺瘤216
二、汗腺样腺瘤218
三、乳晕下硬化性导管增生219
第九章 上皮增生和上皮内肿瘤221
第一节 概述221
一、命名的演变221
二、乳腺定向干细胞及其分化222
第二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224
一、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225
二、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233
三、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238
四、导管(型)原位癌241
第三节 小叶性肿瘤/瘤变259
第四节 不同原位癌共存267
第五节 微小浸润癌270
第十章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273
一、概述273
二、中央性(大导管)乳头状瘤274
三、外周性(微)乳头状瘤278
四、不典型乳头状瘤279
五、导管内乳头状癌282
六、囊内乳头状癌291
第十一章 普通型浸润性癌294
第一节 浸润性导管癌294
一、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294
二、组织亚型302
第二节 浸润性小叶癌303
一、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304
二、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学亚型306
第十二章 乳腺特殊类型浸润性癌314
第一节 乳腺少见类型癌314
一、髓样癌314
二、分泌黏液的癌316
三、小管癌323
四、基底(细胞)样癌325
第二节 乳腺罕见类型癌328
一、浸润性筛状癌328
二、神经内分泌癌330
三、浸润性乳头状癌336
四、浸润性微乳头状癌338
五、化生性癌341
六、富于脂质癌353
七、分泌型癌354
八、腺样囊性癌357
九、腺泡细胞癌360
十、黏液表皮样癌362
十一、富糖原透明细胞癌365
十二、皮脂腺癌367
十三、组织细胞样癌369
十四、淋巴上皮瘤样癌375
十五、伴反应性肉芽肿的癌377
十六、中心坏死性乳腺癌378
十七、大汗腺癌380
十八、嗜酸细胞癌385
十九、富于肌上皮细胞的癌387
二十、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乳腺肿瘤388
二十一、恶性腺肌上皮瘤388
二十二、恶性肌上皮瘤390
第三节 临床表现特殊型乳腺癌391
一、乳头Paget病391
二、妊娠和哺乳期乳腺癌393
三、炎症型癌395
四、潜隐癌396
五、双侧乳腺癌397
六、多灶性乳腺癌398
七、异位乳腺癌399
八、儿童乳腺肿瘤及瘤样病变400
九、纤维腺瘤内癌401
十、叶状肿瘤内癌402
第十三章 乳腺癌的病因学、发病学与流行病学406
第一节 病因学406
一、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的基因406
二、性激素与乳腺癌416
三、饮食对乳腺癌的影响417
四、病毒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418
五、乳腺增生性病变418
第二节 发病学422
一、染色体改变422
二、DNA扩增423
三、乳腺癌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扩增与异常表达423
四、GST-π基因和癌基因int-2在乳腺癌的共扩增与基因的表达423
五、乳腺癌C-erbB-2基因的扩增423
六、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424
七、杂合性缺失424
八、微卫星不稳定性424
九、干细胞425
第三节 流行病学426
一、乳腺癌流行病学的基本情况426
二、乳腺癌流行病学的某些特征427
三、乳腺癌流行病学的基本调查方法427
第十四章 乳腺癌的发展与预后431
第一节 乳腺癌的发展431
一、乳腺癌的扩散431
二、局部复发434
三、乳腺癌的TNM分期435
第二节 乳腺癌的预后440
一、病理学因素441
二、生物学因素442
三、临床因素443
第十五章 纤维上皮性肿瘤447
第一节 硬化性小叶增生447
第二节 纤维腺瘤448
一、纤维腺瘤448
二、幼年性纤维腺瘤449
三、异位乳腺组织的纤维腺瘤451
第三节 叶状肿瘤451
第四节 导管周间质肉瘤453
一、导管周间质肉瘤(低度恶性、梭形细胞型)453
二、导管周间质肉瘤(高度恶性、上皮样细胞型)454
第十六章 乳腺间叶性肿瘤457
第一节 良性间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457
一、血管瘤457
二、血管瘤病458
三、血管周细胞瘤458
四、肌纤维母细胞瘤458
五、脂肪瘤459
六、颗粒细胞瘤459
七、良性外周神经鞘膜瘤460
八、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460
九、平滑肌瘤461
第二节 交界性或生物学行为不确定性肿瘤462
一、乳腺纤维瘤病462
二、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63
第三节 恶性间叶性肿瘤463
一、血管肉瘤463
二、脂肪肉瘤465
三、骨肉瘤466
四、平滑肌肉瘤466
第十七章 乳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468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468
一、非霍奇金淋巴瘤468
二、霍奇金淋巴瘤470
三、浆细胞瘤471
第二节 白血病浸润471
一、粒细胞肉瘤471
二、髓样化生472
第十八章 男性乳腺疾病473
第一节 导管内乳头状瘤473
第二节 乳头腺瘤474
一、乳头部腺瘤474
二、乳头部汗管腺瘤474
第三节 纤维上皮性肿瘤475
一、乳腺纤维腺瘤475
二、分叶状肿瘤475
第四节 肌上皮肿瘤476
第五节 乳腺导管扩张症476
第六节 纤维囊性病变477
第七节 乳腺癌478
第八节 转移性肿瘤484
第十九章 乳腺转移性恶性肿瘤486
第一节 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486
一、发生率486
二、临床特征486
三、转移来源486
四、组织病理学特征487
五、乳腺癌的免疫组化和免疫表型487
第二节 常见转移性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487
一、转移性卵巢癌487
二、转移性肾细胞癌488
三、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488
四、转移性肺癌489
五、转移性胃癌489
六、转移性类癌490
七、转移性肠癌490
八、转移性前列腺癌491
九、转移性脑膜瘤491
十、转移性肉瘤491
第二十章 和乳腺疾病相关的腋下淋巴结病理493
一、异位腺体493
二、痣细胞聚集494
三、窦组织细胞病495
四、硅胶性淋巴结炎496
五、色素沉着497
六、反应性肉芽肿497
七、微小转移癌498
第二十一章 乳腺医源性病理改变501
第一节 化疗引起的改变501
一、新辅助化疗前活检方法的选择501
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取材501
三、新辅助化疗后的形态学改变503
四、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治疗反应评价506
第二节 放疗引起的改变509
一、正常乳腺放疗后出现的改变509
二、癌组织放疗后的改变509
三、鉴别诊断510
第三节 其他医源性改变510
一、病理组织学改变510
二、鉴别诊断问题51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