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系统可靠性数值分析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工程系统可靠性数值分析方法
  • 金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85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逼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系统可靠性数值分析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可靠性指标和常用概率分布函数1

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1

1.1.1 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1

1.1.2 可靠性定义1

1.2 基本可靠性指标2

1.2.1 可靠度和不可靠度2

1.2.2 故障概率密度函数2

1.2.3 故障率3

1.2.4 可靠度、不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和故障率之间的关系3

1.2.5 平均寿命5

1.3.2 正态分布6

1.3.1 指数分布6

1.3 常用概率分布函数6

1.3.3 对数正态分布10

1.3.4 威布尔分布11

1.4 试验数据的统计特征计算13

1.4.1 位置特征参数计算13

1.4.2 散布特征参数14

1.4.3 分布特征参数15

1.4.4 相关系数15

1.4.5 数据平滑16

1.5 产品寿命服从不同分布类型时基本可靠性指标曲线特性16

1.5.1 产品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时基本可靠性指标曲线特性17

1.5.2 产品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基本可靠性指标曲线特性19

1.5.3 产品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时基本可靠性指标曲线特性21

1.6.1 样本的经验分布计算30

1.6 根据寿命试验数据进行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和故障率计算分析30

1.6.2 寿命试验样本的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和故障率计算32

1.6.3 常用分布函数在区间[ai-1,ai]上的样本点数32

1.6.4 应用举例34

1.7 小结41

第二章 典型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42

2.1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43

2.1.1 串联系统模型43

2.1.2 并联系统模型44

2.1.3 n 中取 r 模型(r/n 模型)45

2.1.4 旁联模型46

2.2.1 共因故障48

2.2 建立可靠性模型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48

2.2.2 相关故障49

2.2.3 不同故障模式的影响49

2.2.4 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产品相关故障分析49

2.2.5 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产品相关故障分析54

2.3 典型不可修系统的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和故障率计算59

2.3.1 常用分布函数的计算59

2.3.2 可靠度、故障概率密度和故障率计算61

2.3.3 应用举例62

2.4 小结69

第三章 一般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71

3.1 系统的网络图与可靠性框图71

3.2 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假设73

3.3 网络系统的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74

3.3.1 路集和最小路集74

3.3.2 割集和最小割集75

3.3.3 网络系统状态与最小路集或最小割集之间的关系75

3.4 最小路集与最小割集之间的相互转换76

3.4.1 集合的运算法则76

3.4.2 最小路集与最小割集之间的相互转换77

3.5 网络系统最小路集的联络矩阵方法79

3.5.1 联络矩阵79

3.5.2 联络矩阵的乘方规则80

3.6.1 节点遍历法的基本思想83

3.6 求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的节点遍历法83

3.6.2 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的计算机算法84

3.7 用最小路集法计算网络系统的可靠度87

3.8 网络系统可靠度计算的直接不交化算法89

3.9 提高网络系统可靠性的方法92

3.9.1 网络系统的可靠度计算92

3.9.2 网络系统的敏感度分析92

3.10 网络系统安全性分析95

3.10.1 网络系统的故障模式分析95

3.10.2 网络系统的重要度指标97

3.11 可修复一般系统可用性分析98

3.12 小结100

4.1 网络系统可靠性数值计算程序介绍102

第四章 工程系统可靠性数值计算程序及应用举例102

4.2 网络系统可靠性数值计算程序103

4.2.1 可靠性数值计算程序组成103

4.2.2 可靠性数值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104

4.3 网络系统可靠性数值计算程序使用说明105

4.3.1 仅考虑弧的可靠度,不考虑节点可靠度情形105

4.3.2 同时考虑弧和节点可靠度情形106

4.3.3 例题的详细计算结果107

4.4 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计算的优化方法118

4.4.1 传统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计算的节点遍历方法有待改进的部分119

4.4.2 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节点遍历优化计算方法119

4.4.3 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节点遍历优化方法编程实现120

4.4.4 大型网络系统最小路集节点遍历优化计算方法计算实例122

4.5 大型网络系统可靠度计算的新方法123

4.5.1 采用网络系统的不交最小路集算法的必要性123

4.5.2 网络系统的不交最小路集算法124

4.5.3 网络系统的不交最小路集算法的实现新方法125

4.5.4 应用实例126

4.6 考虑节点可靠度时大型网络系统可靠度计算127

4.6.1 考虑节点可靠度时节点遍历法127

4.6.2 考虑节点可靠度时系统可靠度评估128

4.7 大型串联和并联网络系统可靠度计算130

4.7.1 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构成的大型系统最小路集与最小割集数目分析130

4.7.2 串联和并联系统构成的大型系统可靠性分析优化方法132

4.7.3 应用举例132

4.8.1 逻辑事件积之和、积之和的积、积之和的和运算134

4.8 多输出复杂系统可靠性计算分析134

4.8.2 逻辑事件积之和、积之和的积、积之和的和计算机运算135

4.8.3 多输出系统可靠性计算分析应用举例138

4.8.4 结论141

4.9 小结141

第五章 故障树分析方法142

5.1 故障树分析方法基本概念142

5.1.1 事件142

5.1.2 部件143

5.1.3 故障分类143

5.1.4 故障树常用事件符号143

5.1.5 故障树中常用逻辑门符号144

5.2 故障树建造146

5.2.1 人工建造故障树146

5.2.2 共因事件和互斥事件处理148

5.3 故障树的数学描述151

5.3.1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151

5.3.2 典型结构的结构函数151

5.3.3 单调关联系统故障树152

5.4 故障树的规范化、简化和模块化153

5.4.1 故障树的规范化153

5.4.2 故障树的简化154

5.5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159

5.5.1 割集和最小割集159

5.4.3 故障树的模块化159

5.5.2 路集和最小路集160

5.5.3 最小割集的计算方法160

5.5.4 计算机编码时若干问题162

5.5.5 最小路集计算方法164

5.5.6 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路集与结构函数167

5.6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168

5.6.1 事件和与事件积的概率计算168

5.6.2 用结构函数求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概率169

5.6.3 故障树定量分析不交化方法171

5.6.4 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近似计算方法176

5.6.5 底事件重要度计算178

5.7 故障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意义180

5.8 故障树模块分解的计算方法181

5.8.1 故障树的图形特点181

5.8.2 寻找故障树模块的方法182

5.8.3 寻找故障树模块方法的计算步骤183

5.9 故障树的简化184

5.9.1 故障树的模块分解184

5.9.2 故障树的逻辑简化185

5.9.3 故障树的早期不交化186

5.9.4 利用对偶树简化计算188

5.10 故障树的计算机辅助建树188

5.10.1 故障树与可靠性框图188

5.10.2 决策表辅助建树方法190

5.11.1 发射场供配电系统分析194

5.11 多输出系统可靠性故障树分析方法194

5.11.2 典型环节“h 有输出”或“q 有输出”事件概率计算195

5.11.3 典型环节“h 和 q 同时有输出”事件概率计算196

5.11.4 典型环节“h 或 q 至少1个有输出”事件概率计算197

5.11.5 采用故障树计算典型环节“h 或 q 至少1个有输出”事件概率197

5.12 小结199

第六章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程序及应用实例201

6.1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程序介绍201

6.2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程序202

6.2.1 程序的组成202

6.2.2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程序的运行过程203

6.3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程序使用说明204

6.3.1 初始数据文件205

6.3.2 计算结果文件206

6.3.3 例题的详细计算结果206

6.4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应用举例208

6.4.1 发射塔架高空作业安全性分析208

6.4.2 基于故障树的智能型故障诊断系统210

6.5 小结215

第七章 系统的维修性、可用性和效能分析216

7.1 维修性指标216

7.1.1 维修度函数216

7.1.2 维修概率密度函数217

7.1.3 维修率函数217

7.2.1 正态分布219

7.2 维修性模型中常用的函数分布219

7.2.2 对数正态分布220

7.2.3 指数分布221

7.3 基本维修性指标计算分析222

7.3.1 维修性指标与可靠性指标的比较222

7.3.2 维修性指标计算223

7.3.3 应用举例223

7.4 可用度的马尔可夫过程模型227

7.4.1 单部件的可用度228

7.4.2 可修串联系统231

7.4.3 可修并联系统232

7.4.4 可修串并联复合系统234

7.5.1 可修部件的故障频率、修复频率和不可用度计算236

7.5 一般系统可用度计算236

7.5.2 可修部件的故障频率、修复频率、可用度和不可用度计算分析237

7.5.3 可修系统不可用度和可用度计算243

7.5.4 可靠度和可用度的敏感性分析245

7.5.5 可修系统故障频率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计算246

7.6 一般系统的效能分析248

7.6.1 大型武器装备系统效能分析的基本步骤248

7.6.2 大型武器装备系统可靠度和可用度的计算250

7.6.3 应用举例251

7.7 小结252

附录1 工程系统可靠性数值计算原代码程序256

附录2 故障树定性和定量分析原代码程序334

参考文献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