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末清初诗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孙立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302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末清初诗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说1
一、研究明末清初诗论的初衷与意义1
二、研究的范围、材料及方法3
三、研究的问题与思路6
第一章竟陵诗说的新变及对古学的兼综9
第一节钟、谭其人9
一、可怜生前身后名9
二、不合流俗与不为流俗接纳15
三、还是一个读书人18
第二节综合与求新23
——竟陵之文学史观23
一、趣兼七子、公安23
二、削名与迹,诗求独响25
一、关于“幽情单绪”29
——竟陵之诗歌创作观29
第三节真诗与幽情单绪29
二、真诗的提出31
三、真诗:续接古今真精神33
第四节纤仄与柔厚40
——竟陵之诗美观40
一、冥心放怀,期在必厚40
二、厚:以灵与学为基础44
三、竟陵诗说:理论与实践的偏离46
第五节余论:为竟陵诗说定位48
附集评53
第二章晚明社事与文社诸子的兴复古学66
第一节 文社的缘起与运作66
一、由诗社到文社66
二、组织与运作73
三、文社的选文78
一、文社的制艺80
第二节 文社的文学活动80
二、文社的诗文创作82
第三节 古典主义的信奉者84
——几社陈子龙的诗文理论84
一、生平与几社的活动85
二、趣归古典91
三、本乎志,遇乎时95
四、雅正与法度98
一、艾南英的社事活动101
第四节 八股名家选文好手101
——艾南英及其八股文论101
二、排击七子痛诋公安104
三、由唐宋文以臻秦汉文108
四、以古文济时文111
第五节 余论:文社诸子的古典主义倾向118
附集评120
第一节 明清之际遗民思想家的文学游历127
第三章方外遗民对古典诗说的尊崇与游离127
——以方以智、傅山为对象127
一、遗民思想家与文社活动128
二、方、傅与其他文人的交往132
第二节 方外大儒诗文尚古136
——方以智诗文理论平议136
一、由泽园公子到方外大儒136
二、文章论140
(甲)文章与道艺140
(乙)古文史观143
(丙)文多奇变雅驯为上147
三、诗论150
(甲)对明诗的反省150
(乙)论诗的格调声律152
(丙)诗的兴感怀抱155
——傅山的生平及诗文理论157
一、文人、寒士、遗民157
第三节 自命异端三晋大儒157
二、东南之文与西北之文160
三、山林野气之文164
四、儒学异端169
第四节余论:方、傅异同论175
附集评177
第四章王船山古典主义诗学的建构181
第一节 山中大儒与民族志士181
第二节推故而别致其新185
——王船山对旧诗论的清理185
第三节情与景189
——王船山的诗境论189
一、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189
二、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192
三、参化工之妙194
一、天籁与人籁196
——王船山的诗歌创作论196
第四节船山与庄子196
二、物我为一和情景交融202
第五节 “兴”208
——一个有关诗歌鉴赏的命题208
一、兴:作品与读者208
二、兴与兴观群怨209
三、兴在审美鉴赏中的意义211
四、兴:由独思到众感215
五、兴的限定性217
第六节 巨人与侏儒219
——王船山文学批评中的封建伦理观念219
一、重兴群与轻观怨219
二、理欲性情的规范与诗的理性情感224
三、仍是儒家传统诗教的继承者228
第七节 余论:不以门派论是非 且辨源流求真诗230
附集评233
第一节 政坛失意者 文苑一宗师238
第五章明代复古主义的终结与清诗的开山238
——以钱谦益为对象238
一、书生式的政客239
二、文苑宗师242
第二节钱谦益的诗论背景及理论来源246
一、钱谦益与袁中道247
二、钱谦益与钟惺、谭元春250
三、钱谦益与程嘉燧256
第三节 《列朝诗集》——一部明诗的备忘录257
一、论选诗之标准259
二、品诗重知人论世261
三、重地域及师承262
四、诗不当割时代为鸿沟267
五、一部小品式的学术传略268
——钱谦益诗论要旨269
一、老调重弹也风靡269
第四节 从《初学》到《有学》269
二、诗乃不得已而为之272
三、诗乃天地间之元气274
四、取径于眉山剑南之间278
五、钱谦益后期诗论之新变282
(甲)提倡诗的温厚之旨282
(乙)逃禅与以禅说诗284
(丙)诗人之诗与儒者之诗287
第五节余论:钱谦益的诗友门生及其承传与分化291
一、钱谦益与虞山诗人292
二、钱谦益与宗宋一派297
三、钱谦益与王士祯302
四、小结306
附集评308
附录一:明末清初诗论家文学活动年表辑录312
附录二:主要征引书目364
后记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