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远程接入网络疑难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美)Plamen Nedeltchev著;梁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1317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远程网络-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远程接入网络疑难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远程接入基础3
第1章 远程接入概述3
1.1 管理考虑4
1.1.1 费用4
1.1.2 可用性4
1.1.3 支持5
1.1.4 内部采购与外部采购5
1.1.5 计费和后端控制5
1.1.6 用户管理与企业管理5
1.2 定义远程接入的用户群6
1.1.9 家庭访问与移动性6
1.1.8 应用6
1.1.7 安全6
1.3 远程接入服务选择7
1.3.1 模拟拨号服务8
1.3.2 ISDN服务10
1.3.3 帧中继服务12
1.3.4 VPN服务13
1.4 VPN服务介质14
1.4.1 电缆调制解调器服务14
1.4.2 xDSL服务16
1.4.3 无线宽带服务18
1.4.4 卫星服务20
1.5 提供企业远程接入服务22
1.6 总结25
1.7 复习题25
第2章 电信基础知识29
2.1 Shannon容量定理30
2.2 有线网络的调制和线路编码30
2.2.1 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31
2.2.2 正交调幅32
2.2.3 xDSL编码技术33
2.3 无线局域网的调制和线路编码技术35
2.3.1 红外线(infrared)35
2.3.4 多频率工作36
2.3.3 无线电合成技术36
2.3.2 超高频窄带技术和无线局域网36
2.3.5 超宽频带和无线局域网37
2.3.6 无线局域网的调制和编码技术37
2.4 混合网络的调制和线路编码技术41
2.5 载波系统的时钟、线路编码和成帧42
2.5.1 时钟42
2.5.2 伪三进制和二元四进制信令43
2.5.3 T1数字编码和组帧46
2.5.4 T1和T3组帧48
2.5.5 基群速率接口——1.544Mbit/s接口49
2.8 复习题51
2.7 总结51
2.5.6 基群速率接口——2.048Mbit/s接口51
2.6 尾注51
第3章 云55
3.1 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如何运营通信56
3.2 频分多路复用57
3.3 信号数字化和脉冲编码调制58
3.4 时分多路复用58
3.5 T载波59
3.5.1 T1/E1和基群速率接口、T1与DS60
3.5.3 E161
3.5.4 网络信令系统和SS761
3.5.2 T1、DS和TDM层次61
3.6 SONET、同步传输信令和同步数字层次63
3.7 运营商的设备和交换系统63
3.7.1 第1层交换运营商63
3.7.2 CO内64
3.7.3 第2层交换运营商——IXC64
3.7.4 交换和汇接65
3.7.5 LEC/IXC操作65
3.7.6 汇接局和工具局65
3.8 ISP与ASP67
3.9 数据中心和Internet上机租赁服务69
3.10 服务提供商的未来70
3.10.2 最后一英里问题71
3.10.1 服务提供71
3.10.3 3G无线候选72
3.11 尾注72
3.12 总结72
3.13 复习题73
第4章 疑难解析的方法、模型和工具75
4.1 互连模型76
4.1.1 DoD模型76
4.1.2 7层OSI模型77
4.2 疑难解析模型和基线79
4.2.1 疑难解析模型79
4.2.2 基线81
4.3 通用工具和Cisco特有的工具86
4.3.1 ping和特权(扩展)ping命令87
4.3.2 Traceroute和特权(扩展)Traceroute命令90
4.3.3 Netcat实用程序91
4.3.4 服务保证代理(agent)92
4.3.5 IOS命令show和debug93
4.4 尾注94
4.5 总结94
4.6 复习题94
第二部分 拨号99
第5章 拨号技术背景99
5.1 现有调制解调器概述100
5.2 电话公司方面101
5.2.1 数字衰减器102
5.2.2 线路码错误103
5.3 身份认证选项105
5.4 PPP106
5.4.1 连接死亡(物理层没有就绪)107
5.4.2 连接建立阶段107
5.4.3 身份认证阶段108
5.4.4 网络层协议阶段108
5.4.5 连接终止阶段109
5.4.6 PPP疑难解析事项109
5.5 尾注109
5.7 复习题110
5.6 总结110
第6章 拨号设计与配置方案113
6.1 拨号设计方案114
6.1.1 文本拨入网络114
6.1.2 PPP拨入网络115
6.1.3 文本拨出网络115
6.1.4 PPP拨出网络116
6.1.5 大规模拨出网络117
6.1.6 按需拨号备份网络117
6.2 拨号配置方案119
6.2.1 文本拨入配置119
6.2.2 PPP拨入配置121
6.2.3 大规模拨入配置128
6.2.4 文本拨出配置133
6.2.5 4PPP拨出配置137
6.2.6 大规模拨出配置140
6.2.7 按需拨号备份配置141
6.3 总结145
6.4 复习题145
第7章 拨号疑难解析149
7.1 NAS WAN连接疑难解析149
7.1.1 T1电路疑难解析150
7.1.2 PRI电路疑难解析154
7.2.1 步骤一:验证调制解调器是否已经准备好接收呼入157
7.2 拨入服务疑难解析157
7.2.2 步骤二:验证到来连接的类型158
7.2.3 步骤三:验证PPP协商160
7.3 拨出服务疑难解析165
7.4 AS5x00特殊命令和调试170
7.4.1 AS5200特殊命令及调试172
7.4.2 AS5300特殊命令及调试173
7.4.3 AS5400特殊命令及调试177
7.5 总结178
7.6 复习题178
第8章 拨号疑难解析场景181
8.1 场景1:身份认证超时——第一部分181
8.3 场景3:频繁重新尝试及掉线183
8.2 场景2:身份认证超时——第二部分183
8.4 场景4:脏电话线185
8.5 场景5:坏调制解调器186
8.6 常见问题解答187
8.7 总结189
第三部分 ISDN193
第9章 ISDN技术背景193
9.1 ISDN标准193
9.1.1 E-系列193
9.1.2 I-系列194
9.1.3 Q-系列194
9.2 ISDN信道194
9.3 ISDN层面(ISDN Planes):ISDN层次体系结构195
9.3.1 第一层:BRI196
9.3.2 D信道第2层:LAPD200
9.3.3 D信道第3层:Q.931标准及消息格式204
9.4 ISDN交换机类型207
9.5 总结208
9.6 复习题208
第10章 ISDN设计方案211
10.1 企业和ISP设计212
10.1.1 设置ISDN交换机类型213
10.1.2 设置SPID和LDN214
10.1.3 IP池设计215
10.2.1 PAT218
10.2 NAT和PAT218
10.2.2 NAT220
10.3 单用户(单功能)配置224
10.3.1 虚拟接口模板224
10.3.2 虚拟配置文件224
10.4 MLP225
10.5 MMP228
10.5.1 MMP配置231
10.5.2 MMP实现例子232
10.5.3 验证MMP234
10.6 总结235
10.7 复习题235
11.1 Cisco ISDN高效解决方案239
第11章 Cisco ISDN配置解决方案239
11.1.1 欺骗240
11.1.2 快照路由和OSPF需求线路240
11.1.3 DDR243
11.1.4 ISDN PPP回叫功能250
11.2 ISDN的安全252
11.3 设置POTS(电话)接口252
11.3.1 创建拨号端253
11.3.2 高级电话特性254
11.4 总结255
11.5 复习题255
第12章 ISDN BRI疑难解析259
12.1 物理层疑难解析260
12.2 数据链接层疑难解析264
12.3 网络层疑难解析269
12.4 PPP协议疑难解析276
12.4.1 PPP LCP疑难解析277
12.4.2 PPP认证疑难解析280
12.4.3 PPP网络控制协议疑难解析281
12.4.4 PPP:连接的终止291
12.4.5 电话接口疑难解析292
12.7 复习题295
12.6 总结295
12.5 尾注295
第13章 ISDN BRI疑难解析场景297
13.1 ISDN远程服务实际疑难解析的建议297
13.1.1 运用#show isdn status来查看服务层298
13.1.2 在两端预配置路由器300
13.1.3 访问远程用户路由器302
13.2 场景1:新安装问题305
13.3 场景2:拨出问题307
13.4 场景3:ISDN性能问题310
13.4.1 短期路由问题311
13.4.2 线路问题311
13.4.3 配置设置问题314
13.4.4 LEC交换机问题315
13.5 场景4:端到端通信问题318
13.5.1 LEC的ISDN交换机设置318
13.5.2 LCP问题以及Magic 22秒319
13.5.3 认证问题327
13.5.4 端到端路由问题329
13.6 场景5:Windows 2000 DDR问题330
13.6.1 步骤1:按照厂商的建议实施新产品并检查这些建议是否有效331
13.6.2 步骤2:检测和监视所有流量,尽量获得流量的模式和特性332
13.6.3 步骤3:使用已有的关于Cisco的知识解决那些已经识别的问题335
13.6.4 步骤4:选择一种解决方案并测试336
13.7 总结338
第四部分 帖中继343
第14章 帧中继技术背景343
14.1 帧中继标准345
14.2 帧中继服务体系结构346
14.3 帧中继协议348
14.4 尾注356
14.5 总结356
14.6 复习题356
第15章 帧中继设计方案359
15.1 设计参数360
15.1.1 CIR选择361
15.1.3 NNI363
15.1.2 UNI363
15.1.4 帧中继上的语音364
15.1.5 帧中继组播364
15.2 帧中继拓扑结构和拥塞控制365
15.2.1 部分网状互联和完全网状互联帧中继设计365
15.2.2 拥塞情况下的用户和帧中继交换机操作365
15.2.3 拥塞和窗口367
15.2.4 帧中继性能标准367
15.3 帧中继和上层协议368
15.3.1 IP封装、Q.933和SNAP369
15.3.2 在帧中继上封装其他协议370
15.3.3 帧中继分段370
15.4 LMI371
15.4.1 联合协会(Cisco)LMI类型372
15.4.2 附件D(ANSI)LMI类型373
15.4.3 ITU Q.933附件A的LMI类型374
15.5 地址解析:ARP、反向ARP、逆向ARP374
15.5.1 ARP374
15.5.2 反向ARP375
15.5.3 逆向ARP375
15.6 尾注375
15.7 总结376
15.8 复习题376
第16章 帧中继基本配置和高级配置379
16.1.1 点对多点配置380
16.1 基本帧中继配置380
16.1.2 点对点配置383
16.1.3 每个接口的最大DLCI数387
16.1.4 路由协议和帧中继配置387
16.1.5 帧中继广播队列388
16.2 高级帧中继配置389
16.2.1 配置无编号IP帧中继389
16.2.2 帧交换389
16.2.3 帧中继和ISDN备份配置391
16.2.4 帧中继和桥接393
16.2.5 帧中继压缩395
16.2.6 帧中继和IP组播配置399
16.2.7 帧中继和流量整形401
16.3 总结405
16.4 复习题405
第17章 帧中继疑难解析407
17.1 开始帧中继疑难解析过程408
17.2 物理层疑难解析409
17.2.1 线路和时钟问题409
17.2.2 串口0和线路协议关闭413
17.2.3 与物理层相关的性能问题416
17.3 数据链路层疑难解析419
17.3.1 PVC配置问题419
17.3.2 LMI问题425
17.4.1 链路抖动435
17.4 性能问题435
17.4.2 端到端问题437
17.4.3 帧中继整形问题442
17.4.4 帖中继压缩疑难解析444
17.5 尾注449
17.6 总结449
17.7 复习题449
第18章 帧中继疑难解析场景453
18.1 场景1:新安装问题454
18.2 场景2:不匹配的DLCI设置461
18.3.1 线路抖动467
18.3 场景3:线路抖动的性能问题和流量整形问题467
18.3.2 流量整形问题470
18.4 场景4:帧中继的IP组播问题476
18.5 场景5:帧中继主机迁移482
18.5.1 和厂商一起工作483
18.5.2 准备主机483
18.5.3 路由选项485
18.5.4 端点迁移485
18.6 总结487
第五部分 VPN491
第19章 VPN技术背景491
19.1 服务运营商VPN、专用VPN以及接入VPN492
19.2 企业VPN概述493
19.3 企业VPN种类494
19.3.1 功能型VPN种类494
19.3.2 技术种类496
19.4 网络层(第3层)VPN501
19.4.1 第3层隧道化501
19.4.2 IKE和IPSec的安全关联和安全策略502
19.4.3 ISAKMP的协商和IPSec的状态和模式503
19.4.4 可变及不可变字段及ICV504
19.4.5 分段、路径MTU的发现以及ICMP的处理505
19.4.6 IPSec模式507
19.4.7 IPSec协议507
19.4.8 VPN中的认证512
19.5 尾注519
19.6 总结519
19.7 复习题519
第20章 远程接入VPN设计与配置解决方案523
20.1 远程接入VPN的设计解决方案524
20.1.1 远程接入VPN的设计目标524
20.1.2 远程接入VPN管理525
20.1.3 远程接入VPN的安全考虑526
20.1.4 远程接入VPN终止设备设计考虑529
20.2 VPN配置考虑534
20.2.1 VPN 3000集中器的配置534
20.2.2 Cisco远程访问VPN客户端543
20.4 总结550
20.3 尾注550
20.5 复习题551
第21章 远程接入VPN疑难解析553
21.1 Cisco远程访问VPN客户端疑难解析554
21.1.1 Cisco VPN Unity SW客户端554
21.1.2 Cisco 3002 HW客户端疑难解析578
21.1.3 Cisco Easy VPN客户端584
21.1.4 Cisco PIX VPN客户端591
21.2 Internet技术和远程访问VPN602
21.2.1 VPN和ADSL602
21.2.2 VPN和使用有线电视基础设施的Internet接入608
21.2.3 VPN和使用卫星和无线系统的Internet接入612
21.3.2 MTU——疑难解析Internet IPSec连接的关键因素618
21.3 影响远程访问VPN的局域网和一般连网问题618
21.3.1 一台NAT设备后面的多个VPN客户端618
21.3.3 缓慢或难以登录到Kerberos活动目录624
21.4 尾注624
21.5 总结625
21.6 复习题625
第22章 远程接入VPN疑难解析场景627
22.1 用初级的疑难解析步骤热身628
22.1.1 步骤一:确定是否存在一条Internet连接629
22.1.2 步骤二:确定VPN客户端安装正确632
22.1.3 步骤三:检查或者创建配置文件633
22.2.1 案例一:错误的组名或组口令634
22.2 场景一:无法认证634
22.2.2 案例二:多次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口令635
22.2.3 案例三:防火墙软件637
22.2.4 案例四:MTU设置过高638
22.2.5 案例五:MTU设置过低642
22.3 场景二:可以认证但传递数据有问题642
22.3.1 案例一:无法传递数据和使用NAT连接入口643
22.3.2 案例二:MTU导致分组丢失643
22.3.3 案例三:连接持续断开644
22.3.4 案例四:不能浏览内部域645
22.4 场景三:PPPoE的软/硬件问题647
22.4.1 案例一:PPPoE软件问题647
22.4.2 案例二:基于IOS的PPPoE问题649
22.5 场景四:3002连接问题651
22.5.1 检查3002的接口状态652
22.5.2 确认组名和口令正确655
22.5.3 用户认证问题656
22.6 场景五:Extranet问题656
22.6.1 协议50-ESP657
22.6.2 UDP 500-ISAKMP657
22.6.3 UDP 10000(允许通过NAT使用IPSec)657
22.6.4 隧道Keepalive658
22.6.5 死亡的对等实体检测658
22.7 总结659
附录A 复习题答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