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分配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分配问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2340765.jpg)
- 主编郭润宇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419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0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分配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和成就3
第一章 理论3
第一节 邓小平的论述3
一 按劳分配的原则3
1.按劳分配,不能按政治分配和按资格分配3
2.要严格考核制度,要奖罚分明3
3.按劳分配的目的4
二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4
三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6
1.不能为了多得,不顾国家利益和纪律6
2.先富帮后富6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7
4.沿海先发展,然后帮内地9
四 分配原则与社会制度10
五 改革不能导致两极分化12
六 提倡艰苦创业,克服腐败现象12
七 打击非法收入13
1.干部经济犯罪严重,影响党和国家性质13
2.打击经济犯罪不能手软,且要常抓不懈14
八 反对“一切向钱看”,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15
九 提高知识分子待遇16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
2.最大的失误在教育方面,知识分子待遇太低17
第二节 江泽民的论述17
一 坚持走会主义道路 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17
二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19
三 分配方式改革的目标21
四 关于先富与共富24
1.允许先富是为了共富24
2.共产党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6
3.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6
五 扶贫28
1.扶贫的艰巨性28
2.党组织要重视,富裕地区要出力29
3.贫困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自己的优势30
4.要实行科教扶贫31
5.扶贫中要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31
6.切实解决7000万人的脱贫问题32
7.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贫富差距32
六 帮困33
七 反对非法腐败收入35
八 提高知识分子待遇37
九 脱贫与提高妇女地位38
第二章 成就40
第一节 经济建设的成就40
第二节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4
一 1995年比1985年内地居民收入增长状况44
1.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增长状况44
2.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状况45
3.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46
二 陕西居民1995年与改革开放初生活状况比较48
1.消费水平提高48
2.消费结构改善48
3.住房条件更好48
4.耐用品升档49
5.储蓄存款增长49
6.文化素质提高49
7.医疗设施增加50
8.交通日益便利50
三 1997年全国居民生活与前些年比较51
四 1998年的部分高薪行业52
五 1999年全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居民收入及其增长幅度52
六 2000年部分工薪人员的收入及其增长幅度53
1.北京高科技企业的工资53
2.上海人才市场招聘岗位薪资调查53
3.广州薪酬54
4.国企老总年薪54
5.薪金涨幅55
七 2000年城镇居民住房情况55
1.55.7%的家庭已经购房55
2.65.8%的家庭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56
3.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56
4.住房成套率达72.7%56
中篇 实践和问题59
第一章 市场经济对传统分配方式的冲击59
第一节 工薪阶层法定工资外收入的出现及行业、单位、个人间的差距59
一 某些行业、单位和个人的工资外收入60
1.铁路系统60
2.公路管理部门61
3.公安部门61
4.某些事业单位61
5.工商管理、税务人员62
6.金融业人员62
7.某副教授63
8.业余兼职者63
二 不同行业奖金的差距64
1.年终奖差距64
2.大奖差距64
3.其他奖与国家奖的差距65
三 不同行业各类人员实际收入的差距65
1.青年知识分子收入的差距65
2.高级知识分子收入的差距65
3.离退休人员收入的差距66
4.企业领导与职工收入的差距66
第二节 沿海、特区与内地间个人收人差距的出现和扩大66
一 沿海与内地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66
二 从内地到特区者收入的变化67
三 东部、中部、西部农民收入的差距68
第三节 改行从业和个体户的暴发68
一 主动下海 普遍暴发68
1.干部辞职当农民,利已利国68
2.大学生下海,一月收入顶几年70
3.“病退者”下海,收入涨10倍70
4.知识分子经商,成了百万巨商70
5.借钱对外贸易,三年半资产数十亿71
6.国企职工下岗,私企趁机发展71
二 被迫下海 两极分化72
1.国有企业破产,职工被迫下海72
2.被迫下海职工的生活状况73
3.观念转变的必要性74
第四节 暴富阶层的产生77
一 倒客暴富77
1.利用价差贩运发大财77
2.官倒紧俏商品发横财77
3.漫天要价,亏人暴富78
4.传销头目,剥削下线暴富78
5.倒房地产者的暴富和生活79
6.炒股票的暴富者80
二 明星暴富80
1.物以稀为贵,影视明星暴富80
2.商家为公关,影星获巨款81
3.影星下海,成了亿元巨富81
4.体育健儿有功,重奖暴富81
三 企业承包者的暴发和生活82
1.出卖优惠政策获住房82
2.嫖娼罚款,公款报销82
3.大厂养小厂,厂长养情人82
4.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达百万83
5.厂长暴富十万、百万,国家损失过千万83
6.贪污受贿,烂了一窝83
7.如此“改革”,工人不如厂长的狗84
四 拿回扣者暴富84
1.医药采购员的回扣85
2.图书采购员的回扣85
3.企业设备采购员的回扣85
4.银行贷款回扣和给国家造成的损失85
5.汽车音响回扣86
6.管工程受贿者的收入86
五 造假、诈骗分子暴富86
1.造假信息者的收入86
2.造假酒者的收入86
3.造假车票者的收入87
4.造假烟者的猖獗87
5.各类骗子的收入87
六 暗娼、赌徒等氓流暴富88
1.暗娼组织者的暴利88
2.造黄文人的收入89
3.出租黄色影碟者的收入89
4.赌徒的收入及下场89
5.贩毒者的收入和吸毒者的开支90
6.“乞丐”富豪91
7.深圳耷哑人盗窃团伙的“工资”91
七 权钱交易者暴富91
1.大笔一挥换得几十万港元93
2.以罚代管搞“创收”,聚财过千万93
3.全国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者知多少93
第五节 脑体倒挂 人才流失 事业受损94
一 精神产品被推入市场94
1.给文化事业减投资,图书馆无钱购书94
2.科研无经费,只保吃饭不搞研究95
二 人才市场的形成95
1.人才进入市场是劳动力的又一次解放95
2.进入市场导致人才向钱看96
3.人才价格体系的形成96
三 待遇不公 人才外流 事业受损97
第二章 内地的分配99
第一节 市场和物价99
一 房地产售、租价格99
1.北京99
2.四川102
3.西安102
4.兰州112
5.武汉112
二 建筑材料价格113
1.北京113
2.西安115
3.周至二曲镇117
4.重庆117
三 粮油价格117
1.北京117
2.陕西117
3.乌鲁木齐及米泉县119
四 农副产品及熟食价格119
1.北京119
2.陕西119
3.其他各地124
五 农用物资价格124
1.陕西肥料、农具、种籽124
2.湖南津市麻袋127
3.乌鲁木齐包装品127
4.河南树苗、种籽127
六 家用电器价格127
1.西安各大商店127
2.陕西周至二曲镇(彩电)129
3.万宝家电公司西安销售中心130
4.西安彩电展销131
七 交通、通讯价格131
1.西安至各地飞机票131
2.西安至各地火车票132
3.西安汽车135
4.乌鲁木齐轿车138
5.西安公共汽车票138
6.延安到榆林的客车票138
7.湖北出租汽车139
8.西安电信局电话139
9.西安公用电话141
10.商洛地区集团电话142
11.国内邮政服务142
八 烟酒等价格145
1.西安烟酒批发145
2.乌鲁木齐药酒147
3.西安毒品147
4.北京毒品147
九 药材及医疗用品价格147
1.西安药品批发147
2.西安药材150
3.北京“磁疗床垫”价格及性能150
十 衣服、布疋及洗涤品价格151
1.西安英吉利欧洲服饰精品有限公司英资151
2.西安金利来领带152
3.西安棉布批发152
4.北京西服制作152
5.西安洗涤品批发152
十一 太原洗精煤挂牌价155
十二 西安国际旅行社旅游价156
十三 娱乐、饮料价格156
1.北京156
2.西安157
3.江西庐山157
十四 婚丧费用157
1.北京婚纱摄影157
2.西安大衣柜157
3.西安席梦思床157
4.西安婚纱租赁157
5.青年结婚费用调查158
6.陕西丧葬用品158
十五 学生念书费用158
十六 物价涨幅158
1.西安农副产品抽样158
2.陕西概况158
3.云南农用物资159
第二节 居民的收人生活概况159
第三节 党政军干部和专业知识分子的收入161
一 党政军干部161
1.党政干部161
2.税务干部162
3.市场管理人员162
4.公安干部163
5.边防站人员163
6.军队、武警干部163
7.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部门干部163
8.双职业者163
9.拿回扣者164
10.官员的吃喝钱164
11.执罚者的额外收入165
12.官员的身份、面子收入166
13.以权谋私者的非法收入和住宅166
二 专业知识分子167
1.大学教师167
2.科学工作者169
3.编辑、新闻、出版工作者170
4.文艺工作者171
5.计算机技术人员172
6.文秘172
7.中小学教师172
8.出谋划策者175
9.借书员175
第四节 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176
一 收入比较高的行业、工种和阶层176
1.旅游业176
2.民航业177
3.银行、信用、保险业177
4.医药卫生业178
5.房地产业180
6.电讯邮政业180
7.电力业180
8.石油业181
9.铁路系统182
10.公路运输系统182
11.推销员182
12.制药业182
13.工程技术人员183
14.双职业者183
15.亏损企业负责人183
二 收入中等的行业和工种184
1.化纤工业184
2.大型修造业184
3.宾馆业185
4.钟表业185
5.印刷业186
6.新华书店业186
7.财务人员186
8.保安员187
9.技术工人188
三 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和阶层188
1.塑料制造业189
2.采掘业189
3.纺织业189
4.冶金业189
5.退休职工190
第五节 农民的收入190
一 概况190
二 种植业者192
1.果农192
2.菜农193
3.果菜综合经营者193
4.搞庭院经济者194
5.科学种田者194
6.纯粹按传统方式种粮者195
7.药农195
8.种花生者195
三 养殖业者196
1.牧养牛羊者196
2.养猪者197
3.养鸡鸭者197
4.养鱼者197
5.鸡、猪、鱼混合饲养者197
6.珍稀动物饲养者198
四 办企业经商者198
1.办工业企业者198
2.餐饮业者200
3.农产品加工者200
4.运输、贩运者201
5.经纪人202
6.旅店业者202
7.建筑业者202
8.医务工作者202
五 工匠和打工者203
1.工匠203
2.打工者204
六 暴富者与赤贫者的收入差距205
第六节 城市非公有单位从业者的收入和生活208
一 三资企业从业人员208
二 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208
1.餐饮及舞厅综合经营者208
2.餐馆、珠宝店、歌舞厅综合经营者211
3.医疗业者212
4.照相业者212
5.其他从业者213
三 打工者和个体从业者214
1.国家机关、事企业单位临时工214
2.应聘经理214
3.业务、营销人员214
4.司机、三轮车夫215
5.律师215
6.排字员、打字员和印刷工216
7.文秘216
8.洗衣工216
四 特殊职业者217
1.房屋出租者217
2.打假者217
3.收捡破烂者217
4.办培训班者217
5.传销者217
6.倒客218
7.模特218
第七节 邪门歪道者和非法分子的收入218
一 邪门歪道者218
1.算命者218
2.吃“神”者219
二 骗子的收入219
1.“破产者”219
2.虚开增值税发票者220
3.造假者220
三 社会氓流221
四 不良风气222
1.卖职称证者222
2.卖地皮者222
3.卖官者223
4.其他贪污受贿者223
5.贪污犯的顶顶桂冠223
6.某些当权者对穷苦百姓的搜刮224
第八节 各行业收人的比较和存在的问题225
一 各行业收入的比较225
1.个体私营企业主与国家职工、农民、雇员收入比较225
2.企业承包者与企业职工、机关工作人员收入比较226
3.双职业高收入者与单职业者收入比较227
4.联营、股份、外资、港澳台资企业与公有制单位职工收入比较228
5.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职工收入比较228
二 分配中存在的问题229
1.机关、事业单位平均主义更为严重229
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30
3.收入两极分化严重231
4.非法收入升级232
第三章 沿海地区的分配237
第一节 市场和物价237
一 粮油237
1.粮食237
2.食油238
二 肉蛋239
1.生猪239
2.牛肉240
3.羊肉240
4.鸡蛋、鱼240
三 蔬菜、水果241
四 其他常用消费品242
1.全国物价大势242
2.酱油、醋242
3.燃料242
4.鲜奶243
5.食盐243
6.食糖243
7.水、电244
五 上海市场244
1.物价大势244
2.农副产品价格涨幅244
3.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245
4.生产、生活资料价格涨幅245
六 婚姻、教育费用245
1.结婚245
2.生孩子245
3.幼托246
4.初中生246
5.职业培训246
七 房屋、建材价格247
1.公房出租247
2.天津公房出售政策247
3.上海住宅247
4.广州星级宾馆客房247
5.浙江金华市华岗岩等建材248
八 农用物资价格248
九 家电价格248
1.彩电248
2.冰箱249
十 交通、旅游价格249
1.浙江杭州汽车249
2.电话251
3.出租车252
4.照相252
5.景观门票252
6.熟食、水果252
7.住宿253
十一 极品价格253
第二节 不同地区、行业、单位、所有制职工收入比较256
一 各类经济职工收入的综合地区、行业差距257
二 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的地区、行业差距259
1.国有经济职工收入的地区、行业差距260
2.城镇集体经济职工收入的地区、行业差距262
(1)综合行业的地区差距262
(2)地区、行业综合差距262
(3)同行业的地区差距263
(4)同地区的行业差距263
三 结论264
第三节 不同工种、不同效益企业职工收入比较266
一 不同工种职工收入比较266
1.上海保安员266
2.上海收银员266
3.上海售货员、营业员266
4.上海服务员267
5.上海西餐厨工267
6.上海企业部门经理267
7.上海会计、出纳267
8.上海驾驶员267
9.上海工程师、会计师268
10.上海电工268
11.上海业务员268
12.其他工种268
二 不同效益企业职工收入、生活比较272
第四节 农民不同操业者的收人和生活状况比较273
一 收入概况274
1.各省、市、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4
2.各省、市、区农民年人均生活支出275
3.各省、市、区农民年人均节余275
二 依靠集体力量兴办工业共同富裕的农民276
1.江苏江阴华西村276
2.浙江杭州东冠村277
3.山东临沂沈泉庄277
4.福建永春美岭村277
5.山东邹平西王村278
6.共同富裕的原因和优越性278
三 其他从业致富者279
1.渔民279
2.塑编者279
3.果农279
4.菜农280
5.畜牧业者280
6.加工竹子者282
7.种粮大户282
8.花农282
9.贩运者282
10.出外经商办厂者283
四 欠发达地区农民不同操业者的收入比较283
1.种粮者与船运者283
2.科学种田者与传统种田者284
3.废旧物资回收者286
4.赌博导致的两极288
五 经验教训289
1.富裕农民致富的思想根源289
2.富裕程度与操业种类的关系290
3.贫富差距在扩大290
4.非法致富严重290
第五节 暴富阶层的收人290
一 暴富私营企业主290
二 暴富个体工商户291
三 暴富农民291
四 玩股票、证券暴富者292
五 “三资”企业中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292
六 承包经营国有企业者293
七 紧缺专业技术人员293
八 歌星、影星、节目主持人等294
九 贪污受贿者294
第六节 不同地区、行业、所有制人员收入比较295
一 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悬殊295
二 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95
三 行业收入增幅差距悬殊297
四 收入所有制差距严重297
第七节 现实分配中存在的问题298
一 非法收入增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298
1.赌博一次输赢数万元298
2.非法集资瞩目惊心299
3.贪污腐败收入令人发指299
4.国有资产流失严重300
二 脑体倒挂依然存在300
三 片面强调挣钱 群众思想滑坡301
1.漫天要价,假冒伪劣产品泛滥301
2.为牟利科研资料卖国外302
3.为赚钱电视台宣传寺院302
4.为重金替杀人犯辩护302
5.迷信泛滥,高校开设风水课302
6.为私利造黄,13岁少女怀孕303
7.为招顾客上海饭店播黄303
8.为捞钱火化工盗卖尸体303
9.缺乏教育,世界冠军抢劫303
10.为赚黑心钱逼良为娼304
四 贫富两极分化严重304
1.富者收入十万、百万、万万元304
2.部分国有职工改制后生活无着304
3.部分外资职工处境艰难,收入低下305
4.贫富分化导致购买力下降305
5.一般农民的孩子上不起学305
第四章 经济特区的分配306
第一节 市场和物价306
一 物价306
1.农副产品307
2.生产资料308
3.售房、租房309
4.文化教育311
5.家用电器(包括电子产品)312
6.饮食、服务312
二 物价分析312
第二节 公有经济工薪阶层的收入和住房情况比较313
一 全民所有制职工313
1.党政干部313
2.知识分子317
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322
4.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人323
二 集体所有制职工327
1.基层党政管理人员327
2.乡镇企业管理人员328
3.普通职工328
第三节 非公有经济工薪阶层的收入330
一 “三资”企业职工330
1.老板330
2.中方“白领”阶层331
3.“蓝领”阶层335
4.“三资”企业各类人员的收入差异337
二 私营企业职工339
1.企业主339
2.雇员341
三 个体户职工344
1.老板345
2.雇员347
第四节 农民不同操业者的收入和生活比较348
一 种植业者349
1.果农349
2.菜农349
3.粮农349
4.采用先进品种和技术,种养综合经营户350
二 养殖业者350
1.网箱养鱼出口,兼办旅游服务者350
2.饲养珍禽兼深海捕捞者350
3.筏养牡蛎者351
4.筑池养鱼者351
5.机械养鸡鸭者351
6.养珍珠者351
三 运输业者351
1.开摩托运客者352
2.开中巴运客者352
3.开卡车运货者352
四 从事工业及第三产业者353
第五节 其他从业者的收入和生活355
一 服务类从业人员355
1.餐饮师356
2.从酒楼服务员到营业部经理356
3.浴池服务员356
4.司机357
5.信息咨询业者357
6.修理匠358
7.服装设计师359
二 自由文体人员360
1.自由文字工作者360
2.自由体育工作者361
3.钢琴师361
4.歌手361
5.时装模特362
三 倒客等362
1.炒股票者362
2.倒房地产者362
3.机、车票代办者363
4.摸彩票暴富者363
第六节 非法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生活365
一 暗娼等色情服务者365
1.皮条客367
2.暗娼367
3.情妇368
4.三陪小姐368
5.按摩小姐369
二 赌徒371
三 腐败分子373
四 非法倒客374
1.倒车票者374
2.传销者374
第七节 各阶层收入分析比较375
一 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及影响375
二 各类居民和不同职业者376
1.城乡居民376
2.不同地区居民377
3.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377
4.不同所有制人员378
5.不同行业人员379
6.不同阶层人员380
三 群众收入的趋势381
1.收入来源多元化,劳动收入占主流381
2.收入普遍增加,“大款”只是少数382
3.30岁至45岁的人收入最多382
4.文化程度低的人收入也低383
四 希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384
第五章 全国各地、各业、各阶层收入和生活状况综合比较387
第一节 特区、沿海、内地物价比较387
一 粮油、副食价格比较387
1.粮油387
2.肉类390
3.饮食391
4.乳品391
二 房地产价格比较392
三 能源、家电价格比较394
1.内地、沿海主要城市能源394
2.内地、特区家电395
四 交通、通讯价格比较396
1.市内交通396
2.手机及入网费396
五 娱乐服务价格比较396
六 物价涨幅比较397
第二节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职工工资及生活状况比较399
一 1985年7月工资改革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生活状况比较399
1.行政干部399
2.知识分子400
3.工人400
二 1993年工资改革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生活状况比较402
1.行政干部402
2.知识分子403
3.工人403
三 1999年7月调整工资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工资406
1.行政于部406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408
3.新录用人员408
4.离退休人员408
四 2001年元月调整工资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409
1.行政干部409
2.工人411
3.知识分子412
4.职员、行员414
5.新录用人员415
6.离退体、退职人员416
7.边远地区津贴和运动员津贴、奖金416
五 2001年10月调整工资后高校科研单位专业人员工资418
六 沿海与内地职工收入的差距418
1.外贸干部418
2.文秘人员419
3.石油工人419
4.娱乐业人员419
5.女普工419
6.民办教师419
七 特区与内地职工收入的差距420
1.高校教师420
2.企业中层干部420
3.大学毕业生420
4.家庭教师420
5.厨师420
八 行业差距拉大 某些行业奖金、补贴超过法定工资数倍422
九 贪官污吏巧取豪夺 实际收入超过法定工资千百倍425
1.贪污、挥霍、多占425
2.公款吃喝、公车私用427
3.收红包428
十 明星一句话收入十万、百万429
十一 知识分子一度穷困潦倒430
第三节 各地农民不同操业者的收入比较433
一 特区、沿海、中部、西部农民收入比较433
1.概况比较433
2.收入最多的农民比较434
3.收入最少的农民比较434
二 不同操业者农民收入比较435
1.粮农435
2.菜农435
3.果农435
4.果菜综合经营者436
5.茶农436
6.花农436
7.养殖业者437
8.种养兼营者439
9.办企业者440
10.运输、贩运者441
11.打工者441
三 农村干部的收入441
四 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443
1.总的状况443
2.部分乡、村年人均收入比较444
3.户与户之间年收入比较445
五 不同富裕程度农民的生活447
第四节 不同体制、阶层人员的收入比较449
一 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的地位和收入比较449
1.三资、私营、个体职工与公有职工收入比较449
2.三资企业职工的具体收入450
3.私营、个体企业及从业人数450
4.个体户的收入451
5.私营企业主富裕的程度451
6.工头与雇工收入差距悬殊451
7.老板常拖欠雇工工资452
二 赴海外打工、经商者的收入及与国内同类从业者收入比较453
1.赴新加坡打工者与国内同类人员453
2.赴泰国打工者与国内同类人员455
3.赴马来西亚打工者455
4.赴澳门打工者455
5.赴日本打工者456
6.赴欧洲经商者456
7.赴外打工者之间收入比较456
三 部分高薪职业456
1.税务协管员456
2.汽车司机457
3.请客专业户457
4.钢琴调律师457
5.佛像雕刻师458
6.办信息刊物者458
7.养鸟者458
8.传销头目458
9.汽车经纪人459
10.新闻记者460
11.明星保镖460
第五节 综合比较460
一 概况比较460
1.城乡居民收入综合比较460
2.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比较461
3.劳动性收入与非劳动性收入比较462
4.对生产资料占有量的比较462
5.对资金占有量的比较463
6.居民生活水平升降的比例464
二 各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465
1.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和富裕程度比较465
2.特区的穷人470
3.西藏的富人和穷人470
4.乌鲁木齐工资471
三 一线生产者与流通人员收入比较471
1.种茶者和卖茶者收入严重倒挂471
2.写书者与卖书者收入倒挂悬殊472
3.“人有多大胆,货有多大价”的恶果472
四 专、业知识分子收入与各界收入及相关情况比较473
1.专业知识分子的数量473
2.各类专业知识分子的职级473
3.社会科学工作者与税务人员工资比较473
4.高级知识分子与体力劳动者收入比较474
5.教授与明星收入比较474
6.教授与其他人员工资增幅比较475
7.科研所长与厕所所长收入比较475
8.沿海自然科学工作者与内地社会科学工作者收入比较475
9.作家与演员收入比较476
10.演艺界内部的收入差距477
11.博士在沿海、内地和海外的待遇比较478
1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478
五 贫富两极分化的现状479
1.不同经济形式职工收入差距迅速拉大479
2.不同产业、不同行业职工收入差距严重拉大479
3.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和富裕程度差距悬殊480
4.富人的财富483
5.富豪的身份485
6.富豪的生活489
7.富豪的居室491
8.贫困者的身份、收入和生活491
9.贫富各阶层的概数494
10.结论495
下篇 反思和对策501
第一章 反思501
第一节 物价不合理,影响人民生活501
一 中国物价与国际市场物价差距悬殊501
二 “极品”物价令人胆寒502
三 房价畸高,职工买不起房503
四 学费畸高,孩子上不起学503
第二节 贫富两极分化 影响共产主义大目标507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和贯彻情况507
1.分配原则507
2.大锅饭问题508
3.光想致富,忘了劳动508
4.两种分配不公——平均主义和差距悬殊同时发展508
5.投机暴富和脑体倒挂510
6.摸着石头过河511
二 分配无序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513
1.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513
2.影响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514
3.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514
4.影响社会各行业的平衡发展515
5.影响国家税收和财政经济状况好转515
6.影响群众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516
7.影响物价稳定,不利于价格改革深化516
8.影响市场稳定517
三 贫富两极分化对群众思想的影响518
1.影响群众信心,不利于社会稳定518
2.影响群众心理平衡,导致不满情绪519
3.影响群众的精神状态,导致青少年西化520
4.影响群众道德,导致思想滑坡520
第三节 非法收入和私有资产飞长 威胁国家性质522
一 非法阶层暴富 人民遭殃522
1.色情服务者收入远高于劳动者522
2.犯罪分子收入远高于劳动者523
3.非法暴富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祸害524
二. 非公有资产激增 工人成奴隶526
1.三资企业职工收入高的原因526
2.在三资企业打工,挣了钱丢了主人的地位526
3.私营企业主发财的秘密527
4.老板施淫威,工人成奴隶528
5.雇工生命安全无保障,纯粹成了老板赚钱的工具528
6.老板强奸打工妹,个别私企成了吞食少女的魔窟529
第四节 专业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529
一 影响科学技术教育发展529
1.影响基础理论研究529
2.影响科技人才选拔530
3.农技人员跳槽改行,国民经济基础告急530
4.高级人才滞留国外,加之科研无经费、科研机关濒临倒闭531
5.教师流失,教育危机533
二 影响精神文明535
1.优秀精神产品倒贴钱 创造者被迫改弦更张,社会风气被严重污染535
2.作曲家报酬低微,好歌曲难觅537
三 影响知识分子的工作和健康537
1.书价飞涨,知识分子买不起书537
2.贫困劳累,国家栋梁英年早逝538
3.待遇畸低,导致高级知识分子青黄不接538
四 觉醒和差距539
第五节 金钱至上 世风日下 影响民族精神541
一 只顾捞钱 导致荒唐愚昧 不知廉耻541
1.放松思想教育,学生不知爱国541
2.穷者温饱尚无着,富者挥金如土搞迷信543
3.不讲道德修养,要钱不要人格543
二 为谋私利 弄虚作假544
1.假货545
2.假证件547
3.假荣誉548
4.假数量549
5.假价格550
三 以职谋私 干部犯罪550
1.因穷被迫以职谋私550
2.以招生、招工、招标、评奖谋私551
3.以歌曲排榜和编《名人录》谋私551
4.以票谋私552
5.保值利息入私囊552
6.监守自盗553
7.肆意搜刮百姓553
8.百亿公款洗桑拿553
9.干部犯罪率上升554
四 为了发财 不顾道德555
1.教师宰学生捞钱555
2.为了私利,损害公共设施和他人利益556
3.为牟利以酒色公关556
4.人命关天,救命先要钱556
5.为捞钱卖废血、贩毒害人557
6.得钱财颠倒是非判案557
7.借征兵诈钱,不惜破坏国防558
8.为盈利宣传卖国贼,出版精神垃圾558
9.为发财逼良为娼559
五 只图自己享受 不管他人死活560
1.干部扶贫扶自己560
2.医生宰病人560
3.大学生不管父母死活比享受561
4.贪心不足,百万富翁做贼561
5.为谋财害死父母、丈夫561
六 结论562
第六节 贫富悬殊形成的原因564
一 政策方面的原因564
1.优惠特区、沿海,导致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悬殊564
2.“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些人靠占国家便宜先富566
3.重奖先富者,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567
4.不平等竞争,导致公有职工较非公有职工收入低下567
5.垄断行业捡便宜,竞争行业吃苦头568
6.小厂吃掉大厂,私企发财,国有职工遭殃568
7.厂长权力无上,成了百万富翁,广大工人没饭吃569
8.国有企业替国家背包袱,职工收入低下569
9.放弃宏观指导,导致国有职工收入畸低569
10.让骨干职工提前退休,严重影响企业效益571
11.攀比借债,超前消费,导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大量职工下岗、失业572
12.自力更生创奇迹,不是垄断企业职工收入高575
13.高利存贷,富者更富,穷者更穷576
14.专政机关谋私,使非法收入者得不到处理576
15.只讲发财,不讲为人民服务,使以权谋私问题泛滥576
二 自然条件、机遇和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原因577
1.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收入差距577
2.机遇不同,收入差距悬殊578
3.去海外打工与在国内工作,收入差距达十倍578
4.人的素质差异导致贫富悬殊578
三 富裕农民致富的经验580
1.科技致富580
2.计划生育致富581
3.依靠集体力量共同致富582
4.对外开放致富582
5.综合经营致富582
6.修路致富584
7.大农业致富585
8.特区农民致富的秘密585
四 少数人钻政策空子 违法乱纪暴富586
1.权钱交易,公务员变富豪586
2.漫天要价,牟取暴利588
3.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人骗钱589
4.不顾人伦道德,残酷剥削雇员致富590
5.借改革化公为私,大发横财591
6.偷税、卖税暴富592
7.商业欺诈暴富593
8.非法集资和盗窃暴富594
结论:必须遏制非法因素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595
第二章 对策和建议596
第一节 扶贫597
一 党中央的关怀和方针597
1.江泽民总书记的关怀和任务的艰巨597
2.变“输血”为“造血”和“以富帮贫”597
3.调动贫困群众自身开放致富的积极性598
4.争取世界援助和政府贷款598
5.解决读书、吃饭并重598
6.开发资源与保护资源并重599
7.从思想、智力、物质三个方面扶贫599
二 方式和经验600
1.思想扶贫600
2.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扶贫601
3.科技扶贫604
4.信贷扶贫605
5.开发扶贫606
6.兴教扶贫607
7.多管齐下 综合扶贫608
三 依靠的力量及典型事例611
1.先富帮后富611
2.发挥打工族的作用612
3.富厂扶穷村613
4.鼓励富人义举613
5.表彰捐献奖金614
6.提倡“光彩事业”614
7.争取外援614
8.各行各业齐动员615
9.特区、沿海帮内地616
10.将国家、社会扶贫与贫穷群众自己努力结合起来619
11.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先锋带头作用620
12.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621
13.全国支援西藏622
四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23
1.不要让城市贫民扶贫623
2.有几种人不能盲目去扶623
3.解决好扶地方和扶个人的关系624
4.投资要注意效益624
5.扶贫要下硬功夫625
第二节 帮困626
一 形势的严峻和党中央的关怀626
二 生活急救和建立保障机制628
1.加强调查研究,摸准帮困对象628
2.筹集资金628
3.动员党员和个体户630
4.建立欠薪保障机制630
5.困难救助送温暖,建立职工互助保障体系631
6.售微利房解困和继续租房保吃饭632
三 实施再就业工程632
1.教育下岗职工转变思想,适应改革开放,决心吃苦632
2.自谋职业633
3.自己联系打工633
4.鼓励下海做生意634
5.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机构636
6.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636
7.进行转岗培训,为重新就业打基础637
8.转岗培训、自救、社会救济三结合637
9.国有企业间借用下岗职工638
10.在非国有企业安置下岗职工638
11.开荒种地640
12.政府安置和输出劳务641
13.以行业安置为主,建立安置基金和社会保险体系641
14.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减少下岗人数642
四 安排好离退休职工的生活642
1.建立养老保险和实行离退休费统筹642
2.组织离退休职工干力所能及的事,增加收入643
3.对年迈体弱生活困难者,由政府救济643
五 根本出路——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643
1.造就无产阶级的企业家队伍643
2.维护国有企业和工人阶级利益643
3.加强党和群众的监督644
4.实行严格的审计制度644
5.开拓市场、适应市场644
6.公平国有企业税负644
7.保护民族工业645
8.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体制646
9.加强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亏损企业646
10.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647
11.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调动工人群众劳动创造的积极性649
12.标本兼治,综合活理649
13.限期扭亏和调整产业结构649
14.杜绝提前退休,保证工作年限650
15.学习外国管理经验650
第三节 教育、监督、制裁三结合 坚决消灭非法收入651
一 加强思想教育 造成心理和舆论压力651
1.放松思想教育,导致为发财不顾廉耻651
2.牟取非法收入者的心态653
3.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消灭非法收入的前提654
二 加强监督 解决党政干部非法收入问题654
1.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独裁654
2.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655
3.建立健全民众监督机构655
4.强化党纪检查、行政监察机构656
5.选拔优秀干部,以保从政廉洁657
三 建立权力制约机制,解决企业经营者的非法收入问题658
1.建立决策班子,防止经理独断658
2.强化企业共产党组织的领导监督机制658
3.建立健全企业工人的民主监督机构658
4.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659
5.选拔高素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659
四 完善政策 加强法律制裁 形成强大威慑力660
1.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和我方阵地的严重失陷660
2.严肃纪律的威力,对贪官污吏杀一儆百661
3.去掉人为不平等因素,消除人们的不平衡心理662
4.强化执法力度,让非法暴富者破产丧命662
第四节 规范初次分配秩序663
一 清理现行分配政第 以公平促效率664
二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缩小人为不合理收入差距665
1.扶持民族工业,增加国企职工收入665
2.控制非公有企业职工的偏高收入666
3.促进各地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居民地区收入差距666
三 严格政策 限制暴利667
1.对高利润行业限利经营667
2.医疗等行业工资与单位收入脱钩,与工作实绩挂钩668
3.鼓励商家不为“回扣”所动,抵制假冒伪劣产品669
四 规范企业职工分配670
1.严格工资效益挂钩制度670
2.合理限制企业承包经营者的过高收入670
3.建立健全职工分配的约束机制671
4.合理调节双职业者的过高收入671
5.适当限制垄断行业,扶持低收入行业,缩小职工行业收入差距672
第五节 加强再分配调节力度 扶持低收入地区、行业和阶层674
一 加强税收 抑制高收入674
1.税收的意义674
2.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现状674
3.西方国家调节个人收入的税收经验677
4.关于加强税收的6项建议677
二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低收入者生老病死的基本需要680
1.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680
2.健全和统一养老保险制度681
3.健全医疗保险制度682
4.完善社会保障机制682
5.筹集社会保障基金683
6.提高保险机构的信誉683
三 以住房政策调节收入差距684
四 加强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投资685
1.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意义685
2.加强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投资,切实提高知识分子的收入和生活686
3.废除出学术著作给作者要钱的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确保优秀图书出版687
4.积极为文化事业筹措资金688
5.在大学设立助学金,以免失去国家栋梁689
五 增加对农业尤其是对水利、农技和粮食生产的投资690
六 发挥先富者的积极性692
1.鼓励富人办企业, 让尚贫穷者在其中就业693
2.鼓励先富者举办公益事业、支授灾区693
3.让民营企业家为国有企业扭亏出力694
七 简政廉政 减轻人民负担694
八 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696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696
2.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尖兵作用697
3.国家应增加投资和建设项目699
4.西部应自力更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700
5.加强东西部合作,引进外资、技术703
后记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