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 李广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4826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1

1.2 水资源的特性3

1.3 水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

1.4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任务和内容6

2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7

2.1 地球水量储存与循环7

2.1.1 地球水储量与分布7

2.1.2 地球上水循环8

2.1.3 水量平衡11

2.2 全球水资源13

2.2.1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3

2.2.2 全球水资源面临问题15

2.2.3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16

2.3 中国水资源17

2.3.1 中国水资源量概况17

2.3.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17

2.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20

2.3.4 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21

3 水资源量评价24

3.1 水资源的形成24

3.1.1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24

3.1.2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运动规律30

3.2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38

3.2.1 水资源的分区38

3.2.2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39

3.2.3 河流径流计算40

3.2.4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评价53

3.2.5 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53

3.2.6 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估算55

3.3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55

3.3.1 地下水资源分类55

3.3.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原则与一般程序58

3.3.3 地下水资源补给量(Qb)和储存量(W)计算60

3.3.4 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计算62

4.1 水质指标体系与天然水化学79

4 供水资源水质评价79

4.2 生活饮用水与饮用水源水质量标准与评价80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评价80

4.2.2 饮用水水源水质量评价88

4.3 工业用水质量评价89

4.3.1 锅炉用水的水质评价89

4.3.2 其他工业用水水质评价92

4.3.3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92

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94

5.1 概述94

5.1.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94

5.1.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95

5.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95

5.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典型年法96

5.2.1 典型年法的涵义96

5.2.2 计算分区和计算时段96

5.2.3 典型年和水平年的确定98

5.2.4 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99

5.2.5 供需平衡分析和成果综合108

5.3 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112

5.3.1 水资源系统112

5.3.2 水资源系统供需平衡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112

5.3.3 模拟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运行113

5.3.4 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模拟分析成果的综合115

5.4 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116

5.4.1 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116

5.4.2 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117

5.4.3 水资源动态模拟过程概述121

5.4.4 水资源动态模拟模型的可行性验证121

5.4.5 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成果分析123

6 取水工程127

6.1 地表水资源供水特征与水源选择127

6.1.1 地表水源的供水特征127

6.1.2 水源地选择原则127

6.2.1 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128

6.2 地表水取水工程128

6.2.2 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35

6.2.3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的一般原则138

6.2.4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类及设置原则139

6.2.5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141

6.2.6 活动式取水构筑物157

6.2.7 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168

6.3 地下水水源地选择175

6.3.1 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175

6.3.2 小型分散式水源地的选择176

6.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176

6.4.1 管井176

6.4.2 管井和井群的出水量计算181

6.4.3 管井施工193

6.4.4 大口井196

6.4.5 复合井201

6.4.6 辐射井202

6.4.7 渗渠204

7 节水理论与技术209

7.1 节水内涵与现状分析209

7.1.1 概述209

7.1.2 节约用水的涵义209

7.1.3 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211

7.1.4 节约用水现状212

7.2 城市节水214

7.2.1 城市用水量定额和指标体系214

7.2.2 节水指标种类与计算217

7.2.3 城市节水水平评判223

7.2.4 城市节水措施224

7.3 工业节水225

7.3.1 用水分类与用水量225

7.3.2 工业节水指标体系227

7.3.3 工业节水措施230

7.4 农业节水232

7.4.1 农业用水现状232

7.4.2 农业节水的发展趋势234

7.4.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指标体系236

7.4.4 农业节水技术与工程措施239

7.5 污水再生回用242

7.5.1 污水回用概述242

7.5.2 污水回用目标及回用水质标准244

7.5.3 污水量计算和预测251

7.5.4 污水再生处理技术256

7.5.5 污水回用的经济分析260

7.5.6 污水再生回用对策264

8 水资源保护266

8.1 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任务和内容266

8.1.1 水资源保护概念266

8.1.2 水资源保护的任务和内容267

8.2 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267

8.2.1 污染源调查267

8.2.2 水环境质量监测267

8.2.3 水环境质量评价272

8.3.1 水体污染的含义276

8.3 水体污染的理论体系276

8.3.2 水体污染的特征278

8.3.3 水体污染三要素279

8.3.4 污染水体的物化与生化作用285

8.4 污水排放工程289

8.4.1 污水排放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289

8.4.2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290

8.5.1 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297

8.5 水资源保护措施297

8.5.2 节约用水,提水的重复利用率299

8.5.3 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299

8.5.4 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300

8.5.5 建立有效的水资源防护带308

8.5.6 强化水体污染的控制与治理312

8.5.7 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319

主要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