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动力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倬元,王士天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K15165·3143(地质284)
- 出版时间:1964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动力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绪论1
第一章 与地表水活动有关的地质作用7
第一节 冲沟的形成作用7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7
二、冲沟的形成条件7
三、冲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阶段8
四、冲沟的防治措施9
五、冲沟的工程地质研究10
二、泥石洪流的形成条件12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2
第二节 泥石洪流12
三、泥石洪流的特征13
四、泥石洪流的分类14
五、泥石洪流的防治措施14
六、泥石洪流区的道路选线16
七、泥石洪流区的工程地质研究17
第三节 河流的侵蚀和淤积18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8
二、河水动力学特征20
三、流水对河床的作用和河床的稳定性23
四、河床的变形25
五、河流整治及人为因素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26
六、河流地质作用的工程地质研究原则27
第四节 海湖边岸的磨蚀及堆积28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28
二、波浪和岸流的一般特性29
三、海(湖)边岸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34
四、海(湖)边岸及沿岸建筑物的防护原则及防护措施48
五、海(湖)边岸建筑区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原则50
第五节 水库边岸的再造……………………:5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51
二、控制水库边岸再造进程的主要自然条件及影响因素52
三、水库边岸再造预测58
四、为了预测水库边岸再造所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研究69
第二章 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地质作用71
第一节 潜蚀及土石的其他渗透变形7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71
二、潜蚀及土石其他渗透变形的产生条件72
三、潜蚀的防治措施76
四、潜蚀的工程地质研究76
五、黄土及粘土中空洞及陷穴的形成76
第二节 砂土的“液化”——流砂作用77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77
二、流砂作用的形成条件及促使其发育的因素78
三、预防流砂产生的措施81
四、流砂的工程地质研究8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83
第三章 地下水及地表水与可溶性岩石的相互作用——喀斯特作用83
二、喀斯特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一般规律84
三、喀斯特发育阶段及喀斯特发育史96
四、喀斯特作用及喀斯特化岩石的定量评价100
五、喀斯特区修建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处理问题103
六、喀斯特区的工程地质研究106
第四章 斜坡上与重力、风化及水的活动有关的地质作用——斜坡剥蚀作用111
第一节 斜坡剥蚀作用总论11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11
二、斜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112
三、斜坡剥蚀作用的主要类型121
四、研究和评价天然斜坡及人工边坡稳定性的基本方法122
一、概述126
五、设计保证斜坡稳定性措施的基本原则126
第二节 崩塌及剥落126
二、崩塌剥落的形成条件127
三、开挖人工边坡所造成崩塌及其预测方法129
四、防治崩塌剥落及岩堆滑动的措施131
五、崩塌剥落的工程地质研究133
第三节 滑坡134
一、概述134
二、滑坡的形态及结构特征134
三、斜坡的平衡条件及改变其稳定性的各种作用139
四、滑坡作用的某些规律144
五、滑坡的分类148
六、滑坡的防治措施150
七、滑坡和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研究156
第五章 与重力及“岩层”内部变化有关的地质作用——雪崩16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61
二、雪崩形成的原因及促使其发育的因素162
三、雪崩的类型164
四、雪崩的防治措施165
五、雪崩的工程地质研究165
第六章 与土石冻结和融解有关的地质作用166
一、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166
二、季节冻结和多年冻结概述166
三、冻结融解时土石的变形172
四、冻结区工程地质研究原则182
二、山石压力及地下坑道中岩石的变形184
第七章 与地下作业有关的工程地质作用184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84
三、岩石错动和地表沉陷186
四、由于大量排水而造成的地表沉陷189
第八章 主要为内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地震191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91
二、地震形成的机理191
三、震源分布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193
四、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地震强度与地震区域划分195
五、地质条件在地震区工程地质评价中的意义及地震烈度小区域划分201
六、地震区设计和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基本原则205
七、地震区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原则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