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经济通史
  • 赵德馨主编;陈振中,罗运环,陈伟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3175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05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0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地理环境1

第一节 气候与植被1

一 气候的变迁1

二 植物的变迁3

第二节 水系6

一 主要河流的变迁6

二 湖泊的演变8

三 海岸线的推移11

第三节 人口与族类13

一 人口13

二 族类15

第二章 农业的起源及主要农作物的驯育栽培20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20

一 农业起源的条件和中国农业的出现21

二 原始农业产生的道路及有关问题30

第二节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与主要农作物的最早栽培区35

一 粟37

二 黍40

三 稻44

四 小麦54

五 菽58

六 大麻和苎麻60

第三章 原始社会的手工业64

第一节 石器制作65

一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65

二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78

第二节 木器制作84

一 生产工具86

二 木板的开劈和木件的接合方法98

第三节 原始陶器及其制作102

一 各时期各地区出土的陶器及其特点103

二 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逐步形成116

第四节 玉器和骨器制造124

一 玉器的起源及其在新石器时代的发展125

二 史前制玉工具及其工艺132

三 骨器(包括角、蚌、牙器)制作138

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建筑145

一 旧石器时代的穴居和巢居及其晚期的建筑业萌芽146

二 新石器时代各类型居室的营建及其发展148

三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居室营建工程技术的初步形成与进步162

第六节 纺织技术的萌芽与初步发展166

一 纺织原料的发展与利用167

二 原始纺织技术的产生174

第四章 原始公有制的兴废189

第一节 原始公有制的产生和发展189

一 原始公有制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89

二 磁山时代至早期仰韶时代的氏族公有制度195

第二节 原始公有制经济的瓦解202

一 父系家族公社与农村公社202

二 私有制的产生与社会分层208

三 奴役制度的产生217

四 从“禅让制”到“家天下”220

第五章 夏商周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224

第一节 大禹治水225

一 “疏川导滞”的方针与治水的成功225

二 治水的真实性及成功的原因226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30

一 井田规划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其沟洫制度231

二 水利设施的设计及其功用237

第三节 东周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239

一 黄河长堤工程的修筑239

二 期思陂和芍陂241

三 漳水十二渠243

四 都江堰245

五 郑国渠248

六 邗沟和鸿沟252

第六章 夏商周时期的农作制和耕作技术254

第一节 西周及其以前的农作制和耕作技术254

一 后世历史上和后进民族中残留的火耕农业255

二 殷、周的耕作技术远远超过火耕农业阶段258

三 《周礼》中有关西周农作制的记载应当肯定277

第二节 东周农业技术的巨大进步291

一 牛耕和犁耕的出现与推广291

二 土壤肥力与耕作原则的确立297

三 深耕细作措施的推广298

第三节 农时与农历299

一 我国最早的农历《夏小正》301

二 甲骨文中的殷历与农时307

三 周代的历法与农时、农历322

第七章 夏商周时期的畜牧业与渔猎334

第一节 畜牧业334

一 畜禽的种类334

二 饲养技术344

第二节 狩猎与捕鱼353

一 狩猎方式与猎物354

二 捕鱼方式与收获367

第三节 畜牧产品与渔猎产品的利用372

一 畜力的利用372

二 食用381

三 祭祀389

四 娱乐390

五 毛皮筋骨的利用391

第八章 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和赋税制度395

第一节 夏代的土地、赋税制度395

一 夏代国家的建立与土地、贡税制度的质变395

二 国家税收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396

三 夏代的井田制398

二 商代的土地王有制401

一 商代社会的进步与经济制度的发展401

第二节 商代的土地制度401

三 商代的井田制404

四 “殷人七十而助”405

五 商代的“众人”及其他劳动者的社会身份407

第三节 西周的土地制度及赋税制度412

一 西周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成熟412

二 西周的土地制度414

三 西周的井田制与赋税制421

四 西周国、野劳动者的社会身份430

第四节 东周时代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433

一 东周社会剧变与土地、赋税制的变化433

二 春秋时期土地所有权的下移434

三 井田制的逐渐瓦解与赋税制度的变革439

四 战国“名田制”与土地买卖447

五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449

第九章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手工业461

第一节 青铜器的起源、发展及青铜器在统治阶层的使用461

一 冶铜术在发明及其技术发展道路462

二 青铜器在贵族生活中较普遍使用470

第二节 青铜生产工具487

一 削刀488

二 锯490

三 凿493

四 锥494

五 钻496

六 错(锉)498

七 鱼钩(包括其他钩类)498

八 斧、锛、500

九 耒、耜503

十 锄、鎒506

十一 铲509

十二 铚、镰511

第三节 采矿和冶炼514

一 矿冶遗址的发现514

二 采矿和冶炼技术的进步530

第四节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539

一 陶质块范及石范的制造539

二 铜料等的熔化、合金成分的配制及各种铸造工艺548

第十章 夏商周时期的冶铁与铁器制造业567

第一节 春秋以前冶铁术的发明与进步567

一 世界发明冶铁术及铁器生产的一般进程568

二 殷代和西周前期损铁的使用570

三 春秋中、晚期生铁器物的使用和制钢技术的发明573

第二节 战国时期钢铁器物的普遍使用和冶铁技术的巨大发展584

一 铁矿开发、铁器生产和使用的地区相当普遍584

二 铁器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兵器587

三 冶铁技术的重大发展595

第十一章 夏商周时期的都邑和居室建筑602

第一节 城邑建筑603

一 夏、商及其以前都邑的兴筑603

二 周代都邑的大量兴筑625

三 都邑建筑的特点及其发展轨迹634

第二节 居室建筑640

一 宫室和宗庙建筑641

二 其他宫殿式建筑656

三 普通民居建筑663

第三节 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670

一 测量技术和布局设计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671

二 台基、墙体及柱础筑造工程的进步674

三 木间架结构向复杂化、高档化发展682

四 陶质建材和金属构件的发明与作用690

五 多种建筑装饰手法的使用701

第十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纺织业705

第一节 纺织业生产的重点地区增多与纺织技术的传播705

一 毛、葛、麻织品生产的发展705

二 蚕桑生产地区增多、规模增大与丝纺织技术的传播717

第二节 多品种丝织物的出现及织物组织的发展731

一 平纹及平纹变化组织731

二 斜纹及斜纹变化组织和假纱组织736

三 绞经组织和重组织738

一 各种纤维的纺、并、加捻与手工纺车的形成745

第三节 手工纺织机的形成745

二 手工织机的形成751

第四节 麻、葛、丝纤维的脱胶加工及纺织品的精炼、染色工艺技术的形成764

一 麻、葛纤维和丝的脱胶加工及纺织品的精炼764

二 染色技术的形成与提高773

第十三章 夏商周时期的其他手工业782

第一节 各类木工作业782

一 造车783

二 造船792

三 木工工艺的发展802

第二节 漆器制作818

一 原始漆器818

二 漆器制作业的初步发展及工艺的逐步形成821

三 漆器制作业的迅猛发展及工艺技术的巨大进步831

第三节 玉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836

一 夏商玉器及其特点837

二 周代玉器及其特点841

三 玉器制造工艺845

第四节 陶器和原始瓷器853

一 各时期陶器的特点、种类和使用853

二 制陶工艺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现861

第五节 琉璃、玻璃及骨器制作872

一 琉璃和玻璃器物的制造872

二 骨器制造业891

第六节 酿酒和制盐业901

一 酿酒业的发生与发展901

二 制盐业907

一、王权支配下的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不发达914

第七节 手工业生产经营的形成、特点及性质914

二 官营手工业是主要形式916

三 东周民间手工业的发展920

第十四章 夏商周时期的城邑与交通923

第一节 城邑的发展923

一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首府923

二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新格局934

第二节 交通的进步943

一 交通工具和驿站943

二 道路的修筑及主要陆上通道952

三 水路交通975

第十五章 夏商周时期的商业与货币979

第一节 商业的兴起979

一 商和西周时期的商业活动979

二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兴盛983

三 官府对商业的管理992

第二节 货币的出现和发展1003

一 早期的货币1003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1008

第十六章 夏商周时期的地域政治系统及其经济联系1018

第一节 圈层性的地域政治系统及其经济联系1018

一 畿服及其经济联系1018

二 同盟制度及其经济联系1027

第二节 采邑、封邑与郡县1031

一 采邑与封邑1031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1036

主要参考文献1041

后记1052

主编后记1054

热门推荐